互聯網大品牌都在玩的快閃店會讓你一直尖叫麼?

互聯網大品牌都在玩的快閃店會讓你一直尖叫麼?

互聯網大品牌都在玩的快閃店會讓你一直尖叫麼?

▲YSLx騰訊 香港快閃▲

上週末去Goodone舊物倉北京倉開倉活動,發現一個叫“酒時浪”的時光酒館,很有意思,跟吧檯聊了會,瞭解到他們做快閃,沒實體,在線上有網店。而7月15號世界盃決賽那晚,在三里屯看球時,也看到一家科技感十足的快閃店“Next Box”,後來知道是戴德梁行聯手百度及一些新興科技品牌,在北京的首個科技快閃體驗店,以“未來世界”為主題,設置了人臉識別、VR遊戲、解讀身體密碼等互動體驗裝置,通過創意和沉浸式體驗吸引客群

地產服務商開始做商業IP玩起了快閃,其實也不新奇,現在快閃店的玩法早已不是過去時尚、美妝、服裝零售等品牌的專屬了,今年五一期間的北京、上海草莓音樂節,就吸引了像抖音、西瓜視頻、公路商店等這樣的互聯網文化品牌做快閃。而在去年,快閃營銷最火熱的一年裡,知乎在三里屯做過“不知道診所”、餓了麼×網易新聞做過“喪茶”、36氪聯手眾互聯網年輕品牌做過“沒想到遊樂園”……

互聯網大品牌都在玩的快閃店會讓你一直尖叫麼?

2018年6月8日至6月10日,“京東JD Fashion Space”潮流快閃店

現在,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品牌玩起快閃,那麼它到底魔力何在呢?

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在《中國快閃店研究報告》中指出:快閃店本質上是一種運營手法,最早由Patrick Courrielche發起。後被時尚教母川久保玲借鑑引入時尚界,成為時尚品牌進行推廣、銷售、門店選址試水的手段。接著又被電商和APP借鑑,成為引流手段,被吸納至互聯網領域,在品類上不斷髮展。運營方式上繼LINE Friends“快閃店+IP”的延展後,又出現了侃爺的“快閃店+明星”的玩法。

快閃店這種形式,除了快,最重要的特點是吸引眼球,靠顏值、創意攫取喜歡新鮮感、充滿好奇心的客群流量。首先這一形式本身就是一場話題營銷,線上事先的宣傳推廣就已經制造了話題,而現場參與活動的人們很容易自發地拍照、拍抖音,發朋友圈和微博等去分享,讓更多人瞭解其品牌,導入新流量,同時增加粉絲用戶的品牌忠誠度,完成一場所謂的沉浸式場景體驗營銷

這不單是線上網紅IP、互聯網品牌線下引流的一個不錯選擇,也是拉近他們和粉絲用戶距離的一個很好的手段。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說現代的營銷已經進化成為人文主義的營銷。 消費者原有的身份消失了,被重新還原成具有個性和多樣性、受價值和情感驅動的人群,他們是企業潛在的合作者。

更進一步,他們不是品牌內容的消費者,而是品牌內容的創造者

在他的著作《營銷革命3.0: 從產品到顧客,再到人文精神》中,他認為消費者正變得自覺、主動和強大。在以產品為基礎的1.0時代和以消費者為基礎的2.0時代之後,我們將進入以人文為基礎的3.0時代。而在《營銷4.0:從傳統營銷到數字營銷》中進一步指出,在注意力缺席和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品牌需要為消費者創造“Wow Moment”。在創造 Wow 體驗上,體驗營銷要比內容營銷更具優勢。

但是快閃店的性價比一定比線上營銷推廣高麼,也不見得,能不能花較少的錢做效果更好的事情,還要考慮線下的租金、裝修、道具佈景和人力成本等。

去年在8個月時間裡做了12個快閃店的餓了麼,今年就不再做快閃了,而是在年初和桂源鋪開起了一家“慢閃”店。頻次太快,大量品牌快閃店的湧現讓這種營銷方式失去新鮮感是一個重要原因,大家用創意把快閃店流行推向高潮的同時,也在加速它走向疲態。

互聯網大品牌都在玩的快閃店會讓你一直尖叫麼?

2017QQ音樂三里屯快閃店

睿意德認為未來快閃店與藝術館、主題街區的結合會成為新的趨勢。不得不說,現在很多美術館、藝術中心的展,都愛冠上個“沉浸式”的名堂,即便談不上沉浸式,人們去看展更多可能不是在欣賞藝術,而是覺得拍照好看,北京紅磚美術館今年的埃利亞松個展《道隱無名》就是非常網紅的拍照打卡展,我想對文藝活動有興趣的人可能沒去現場,也在微博或朋友圈裡看過多少次了。

快閃店雖然已經不那麼新鮮,但在未來,品類和運營方式上預計還會被雙向擴展,演繹出更多有意思的玩法,類型趨於多元化。體驗經濟和體驗營銷的研究專家B. Joseph Pine II 和James H. 認為令人影響深刻的活動和鼓勵消費者參與的體驗是提升未來品牌競爭力的關鍵。關係營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的專家Livy Alvey進一步指出情感鏈接(Emotional Connection)是培養品牌忠誠的基礎。而快閃玩法恰恰是符合這一切的手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