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讀了8本書,我只推薦這一本

今天推薦一本雖然評分不高,但依然值得一看的書籍《明智行為的藝術》,副標題是“你最好讓別人去犯的52種行為錯誤”。

11月讀了8本書,我只推薦這一本

這本書的優點就是將大量“非理性行為”進行總結,很多地方都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缺點就是,太簡短,只是大致描述一些行為,並沒有深入探討,但這也是情理之中,因為很多“非理性行為”甚至都能夠重新寫成一本書去深入探討。

總之,這本書很適合成為一本經常拿出來翻一翻的手冊,以此來複盤一下最近有沒有做一些不理性的行為,或是怎麼樣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夠讓行為變得明智。

舉書中的3個例子:

1、凡事加上一個“因為”,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例如當你聽到:不好意思,我遲到了。


你會覺得有點反感,竟然遲到了。


但是,當你聽到:不好意思,我遲到了,因為路上堵了很久。


只要加上一個“因為”,對方就容易接受很多。


而我們有時候的不理智程度,甚至都不需要合理的理由,而僅僅只是一個“因為”。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


當你排隊想要打印東西,你和前面的人說能不能插隊,只要加上一個“因為”就會大大插隊的機會,例如,因為我趕時間。


但很有趣的是,你說一個不合理的理由,也會有一樣的效果,例如,因為我想打印。


人們並不在乎理由是什麼,而僅僅只是需要一個理由。


2、做越少的決定,效果會越好


我們經常會忽略一件事情,那就是意志力會隨著選擇增多而不斷消耗,以致高估自己能做的事情。


有一個實驗把人分為兩組,第一組為“需做決定者”,第二組是“無需決定者”,讓第一組做一些決定之後,然後要求他們把手放進冰涼的水中,看看能夠堅持多久,以此來測試意志力和自律的能力,而第二組能夠堅持的時間更久,因為他們先前沒有選擇,存留的意志力更多。


這個細節我覺得非常重要!為什麼呢?


很多時候我們做出的傻事,都是因為工作完一整天,意志力薄弱的時候,自控力下降而衍生出來的問題,例如和伴侶吵架、喝酒抽菸、不想學習、吃甜食等等。


這並不是我們能力有問題,而是在工作中消耗太多意志力,這也是為什麼996絕對是不可取的,不僅僅消耗時間,更重要的是意志力也會變得薄弱,而無法完成其他事情,走上惡性循環的道路。


知道這個道理之後,我會從三方面入手調整意志力水平。


一是減少意志力的消耗,例如養成列清單的習慣、避免先處理瑣事、良好的情緒管理。


我要特別說明一些關於不良的情緒,例如生氣、焦慮、迷茫等,會對意志力造成巨大的損耗,而且會不斷地糟糕下去。


所以,我大部分時間心情都是很平靜的,就算有一件事情令我煩惱,我會也為了珍惜意志力,而想辦法儘早擺脫煩惱。


另外,我會盡可能簡化生活,不管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只用有必要的東西,這個觀念來自《斷舍離》一書。


例如不會購買過多不需要的東西,滿足生活基本條件就夠了,偶爾買一些提升生活品質和效率的東西倒是可以,例如一幅好的耳機。


再者就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屏蔽朋友圈和刪掉抖音,只用幾個非常有必要的APP,例如微信、印象筆記、知乎,關注一些特定的博主。


二是為意志力充電,例如補充血糖、好的睡眠、冥想練習等。


意志力就像一塊電池一樣,睡眠就是最好的充電方式,也是最主要的方式,所以我絕對不會為了做某些事情而犧牲睡眠。


接著就是一些補充,像充電寶一樣,並不是主要的,由於意志力的消耗會導致血糖下降,所以會準備一些巧克力或糖果(別吃太多)。


冥想也是一個極好的方式,我目前堅持了50多天冥想,有時候睡眠不一定能夠讓大腦放鬆,僅僅是讓身體得到休息,而冥想就能讓大腦得到真正的休息。


神經學家發現,如果你經常讓大腦冥想,它不僅會變得擅長冥想,還會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壓力、剋制衝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


一段時間之後,你的大腦就會變成調試良好的意志力機器。在你的前額皮質和影響自我意識的區域裡,大腦灰質都會增多。


三是增加意志力的容量。


運動就是最好的增加意志力容量的方式,在《自控力》一書中就有說明,本身意志力比較薄弱的人,非常建議多運動,不要想著高強度運動,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3、別被自己的努力感動


這本書提出一個挺有趣的現象——“勞力辯證”,當我們付出越多的心思在某方面,我們就會覺得他的價值越大。


這就造成很多人會利用“勞力辯證現象”來控制我們,例如:


學生會通過很暴力的測試,才能夠讓別人加入,這種有門檻的測試能夠增加會員的自豪感。


公司讓你996,你付出的勞力越多,會覺得這份工作越有價值,就算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提出,你也會欣然接受。


又或是宜家需要你親自組裝傢俱,而我們動手會在心理上提升傢俱的價值。


你對一個人付出越多,不一定會讓對方喜歡你,反而會導致自己更離不開對方,陷入“我對你這麼好,你卻...”的困境。


這個行為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記住,就算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也要站在遠處去看待結果。


付出大量時間複習,還是考砸了,不是抱怨考試太難,也許就是因為付出的時間太多,而導致效率太低,就像天天在圖書館早出晚歸,但真正有效的複習時間並不多。


已經是公司的老員工,卻得不到升職加薪,不要認為“我待了這麼久,總歸先晉升我吧”,而是主動找出一直無法晉升的理由。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


所謂用心,只有在你有實力的時候才有價值。你沒有實力,再怎麼用心,也只能自我感動而已,而自我感動是世界上最沒有價值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