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普渡橋

在縣治東南一百二十里橋頭地方西喇木倫河上。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初,建木石橋梁。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兩次重修,均以駭浪衝沒。北岸秀巒橫臥,石坡伸展河底,至中流突出怪磯如蹲獸;水自西搏石,激浪旋轉,奔注如雷嗚。地當經赤孔道,行旅往來震掉,而於延凌開凍,年有湛溺人畜之患。


前駐經毅軍張統領敬亭,慨於王陽畏道,輿商會長王世佐、劉正修等陳請重修。於險磯之東,石底之上,疊石為柱,西出銳角,以分水勢。兩端接陂陀,鋪石如砥,旁護雕欄。底三孔,中大而兩小,中鎸“普渡橋”三字。遙矚跨練臥虹,近履灞岸渡鵲。經始於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告成於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八月)——《熱河經棚縣志》。


百年普渡橋


普渡橋,俗稱“羅鍋橋”。是民國時期經棚至赤峰省級公路上的唯一石橋。位於今克什克騰旗柳林鄉橋頭大隊南臺村之北。橋身用堅硬的玄武岩石砌成,橋底用天然的褐色石頭奠基,橋拱大小三眼涵洞。造型美觀,高大雄偉。觀之者,無不讚嘆不已,滾滾的西拉沐淪河從橋下湍流而過,波濤洶湧向東流去。


橫貫克什克騰旗境內的西拉沐淪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沿河兩岸的各族人民在這裡長期聚居、放牧、繁衍生息。它養育著兩岸人民,但它又是南北交通的最大障礙。“上游河床狹窄,水深流急,無法涉渡。下游河床寬,水流較緩慢。但河底有泥沙,人畜過河有陷入河底之危險。來往行人,久感不便。據經棚縣誌記載:“每追開封之時,登涉者往往有陷水之患,炎夏盛流之際,濟渡者每每有滀水之災。”

百年普渡橋


公元一七六七年(乾隆三十二年),為了經濟貿易往來,歷經艱險,曾在這裡建築木橋。十多年後,被水沖毀。又於公元一七八二年(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木橋。數年後,仍被駭浪衝毀。致使交通再次中斷,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道光年間。


公元一八三八年至一八四三年,歷時六年,第三次在原橋舊址破土修橋。但此景不長,到了清末再度毀於洪水。橋樑水毀後,西拉沐淪仍為南北交通一大障礙,每逢初春,冰河開化,河水常溢出河床,方圓幾十以裡積水成淵。到了雨季,山洪暴發,又常造成水患。河床四方之要路便被阻隔。經棚縣誌記載:“當初,車馬行人,慘遭淹沒者,每年不下數十起。屍骨漂流,拯救無策,睹之傷心,聞者裹足。”


百年普渡橋


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毅軍副總指揮張殿如,外號張二扁擔,字敬廷,剿平巴布扎布叛亂後,奉命駐守經棚。他考慮到橋頭是經棚至赤峰的南北交通要衝,為適應軍事、經濟上的需要,必須建築永久性橋樑,於是倡議重建石橋。由經棚商會會長王世佐、劉正修等幾十家商號聯名呈請,經當時正在經棚視察邊防的熱河督統薑桂題批准,交縣衙督辦。姜帶頭捐款二千元,還通令其所轄各縣文武官員酌量捐助。這樣,官方、商號、民眾三方共募捐數萬元。於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春,開始採石興建。公元一九二一年竣工。共用石料三千八百丈(約合一千四百立方米)、 石灰二十五萬四千餘斤(一百二十七噸),建成三孔石拱橋,顏名普渡。


百年普渡橋


這次重修石橋,吸取了清初多次建橋被水沖毀的經驗教訓。首先是資金雄厚,官、商、民三方協力募捐資金,比起清切單靠商號及民眾捐款在資金數量上要多幾倍,這就決定了建橋規模和質量要超過以上幾次。其次,這次建橋在結構上,也有很大改進。普渡橋採用清代通行的單孔蘭分橋制式,“三孔以上者,兩券之前做分水金剛牆已承券腳”,橋面平闊,橋體起拱高,跨度大,結構合理,施工精密,非常堅固。


百年普渡橋


以前建橋採用石砌橋墩,木樑、橋樑跨度小,橋墩在急流中形成很大阻力,再加上橋的高度不夠,一旦遇上山洪暴發,河水漲滿,就會墩毀橋塌,這次建橋採用三孔石拱橋,橋身拱柱高端,座跨度大。在一個單孔跨徑上,兩頭各馱了一個小拱圈,跨度分別為六米、十米和八米。總體看去,形似“羅鍋”,所以人們又叫它“羅鍋橋”。橋的總跨度為二十九點六米,橋長三十六米,橋高七點四米,橋面淨寬四點六米。橋兩頭均採用幹砌塊石橋臺,可減輕大孔圈的負荷,又減少了橋身對洪水的阻力,是非常合乎科學道理的。這種三孔式石拱羅鍋橋的建成,是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它為改善交通、發展生產、繁榮貿易、方便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百年普渡橋


普渡橋建成後,為民造福,受到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的讚揚和稱頌。車馬行人來往方便,河水從此順軌而流,人們奔走相告。


在距普渡橋橋身100米的地方,有一座供奉龍王、河伯的河神廟,默立在西拉沐淪河的北岸,與南臺村隔河相望,這是人們為了慶祝普渡橋的建成而修築的。河神廟造就之時,在西拉沐淪南岸的南臺村裡,有一位人稱二先生的鄉賢汪樹潘,能說善畫,被村民推舉出來,為普渡橋寫橋名,為河神廟寫對聯。汪樹潘老人不負眾望,用蒼勁的楷書提了普渡橋和“鎮千里河流順軌,保八方雨暢宜時”,分別被巧手的石匠虔誠地鐫刻在橋身中間和石廟中間的兩根門柱上。汪樹潘的對聯承接古意,屬傳統民間心聲,卻也質樸豪邁,與河神廟的神韻相吻合。


百年普渡橋


廟裡曾立有兩方石碑,碑刻把建橋過程做了詳細記述,以示永垂久遠,可惜在1967年的文革時被譭棄了。


河神廟全部為石件構築,東西長9米,寬5米,前簷雕有方椽,屋面飾以瓦稜。1992年8月,普渡橋和岸邊的河神廟被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定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神廟的建成祈禱著為河兩岸人民降福,這雖然多少帶有迷信色彩,但是它充分反映出當時兩岸人民飽嘗水災、交通斷絕之苦,決心改善交通條件的迫切心願。建普渡橋是南北經濟貿易發展的關鍵。也是為民造福的一件好事。正如普渡橋碑文中記載的那樣:“更見童叟無愁深淺,曉夜不息驅馳,若此,雖不足影美於前賢,亦可遺名於後世。”


百年普渡橋


建國後的20世紀60年代,交通部門對普渡橋進行了消凸補凹的維修,並加高了兩側的引道。如今,普渡橋情況尚好。普渡橋仍然是經棚通往萬合永、書聲、土城子、新開地及赤峰的交通樞紐。


至今橋名與對聯雖經風剝雨蝕,仍清晰可辨。作為一種美好祈願的代言,日日夜夜向西拉沐淪的子孫,訴說著一段河水般悠長的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