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在美國東北部廣闊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種大約只有家貓的大小的兇猛掠食動物——

漁貂。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的一篇研究對它如此形容:“實際上對攻擊的獵物的大小沒有任何限制。”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它對獵物大小不設上限呀。這漁貂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漁貂體型不大,卻異常兇猛,擁有許多不同的適應方法來幫助它們狩獵和生存。雖然研究人員從未親眼目睹過一次襲擊,但有證據表明它可以幹掉比自己體型大2-3倍的加拿大猞猁。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但這恰恰是鼬科家族成員最擅長乾的事,以小博大

  鼬科四哥,北美特有的中型哺乳動物!

  漁貂(學名:Pekania pennanti),俗稱漁貓,屬於鼬科貂屬動物,為北美原產的中型哺乳動物。主要棲息在北美洲中低海拔地區的針葉林和針葉混交林。現在在加拿大和美國四個地區(新英格蘭、五大湖,落基山脈北部、西北太平洋地區)能看到它們的蹤跡。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漁貂的英文名為“fishers”,不過要知道的是它們很少吃魚。這英文名字來自早期的美國移民,它們注意到這種動物與歐洲林鼬相像,後者也被稱為“ fitchet”,“ fitch”或“ fitchew”。

  漁貂被生物學家稱為中型掠食者,意味著它們是食物鏈中頂端或頂部掠食者的過渡。體型上,雄性漁貂普遍比雌性要大。雄性體長為90至120釐米,體重為3.5至5.4公斤。雌性的體長為75至95釐米,體重為2至2.5公斤。它們的皮毛顏色隨季節而變,介於深色和斑駁的棕色之間。冬季為深棕色甚至黑色的,夏季顏色相對變淺,甚至還有些斑點。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絕大多數鼬科動物,一般都“身懷絕技”,而漁貂也不例外。漁貂從名字看就知道,水性極好,擅長游泳。另外其爪子可像部分貓科動物一樣可伸縮,而且後爪可以旋轉近180度,所以爬樹直上直下沒有問題。

  不過漁貂屬於機會主義者,對吃的沒什麼要求,碰上什麼吃什麼。它們通常以野兔、松鼠之類的小型哺乳動物和小型鳥類為食,有時還會吃堅果,種子,漿果和蘑菇。

  戰績斐然:捕食豪豬、襲殺加拿大猞猁!

  先說北美豪豬。相信看過動物世界的同學都清楚,豪豬全身約有30000根左右銳而硬的中空毛髮,穿透力非常強。所以經常看到花豹、獅子那些大貓在捕食非洲冕豪豬的時候,都非常無奈。豬肉沒吃到,反惹一身毛呀,而且還痛得要命。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但漁貂捕食北美豪豬卻有一手。碰到北美豪豬時,漁貂先把自己的速度發揮起來,圍繞豪豬轉圈。左三圈、右三圈……接著跳到豪豬的正面,快狠準地咬住豪豬的口鼻部位,絕殺。所以漁貂已知捕食北美豪豬的幾種動物之一,不過該物種並不是其主要食物來源。漁貂:好久沒有吃過豬肉了!

  而漁貂襲殺加拿大猞猁的結論是來自野生動物專家麥克拉倫(Scott R. Mclellan)的一篇研究報告。

  由於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的地理範圍從加拿大向南延伸到美國,屬於美國瀕危物種。儘管對加拿大猞猁的棲息地保護不足是瀕危主要原因,但該物種在美國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瞭解。於是麥克拉倫團隊啟動了遙測研究,以評估美國緬因州北部加拿大猞猁的種群狀況,結果發現以前從未記錄的死亡原因。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在1999年至2011年之間,團隊捕獲了187只猞猁,為85個配備了無線電項圈,並調查了它們死亡情況。死亡在大自然裡本是常事,但團隊發現猞猁的65起死亡中至少有18起是被捕食,其中14起死因略有蹊蹺。他們設法找到了死亡猞猁的腿和各個部分,尤其是脖子和頭部,這些地方可能會顯示咬痕表明兇手的證據。結果屍檢報告表明,殺死這些猞猁的兇手是漁貂

  這些死亡猞猁都是成年健康者,體重都在10-15公斤左右,不是老弱病殘,漁貂是如何下手的呢?痕檢還原顯示,漁貂是在暴風雪中襲擊了休息中的猞猁,藉助大雪紛飛掩護,對猞猁的脖子一擊必殺。隨後分解猞猁的屍體,並在各個地方隱藏起來。厲害吧,這算不算鼬科對貓科的“first blood”呢?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當然,漁貂之所以那麼容易襲擊猞猁,應該跟猞猁的特化有關。加拿大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鞋兔,這種野兔佔加拿大猞猁食物的95%。捕捉野兔對貓科動物來說很簡單,但由於積雪深厚,要想捉到野兔,必須增強雪地上的跳躍能力。所以加拿大猞猁的後腿變得十分發達、腳掌寬厚,抓雪兔屬性暴漲200%,但其他防禦屬性大大降低,導致被漁貂短時間擊殺。

  結語:

  不過這並不代表漁貂的戰鬥力有多逆天,只能說有心算無心吧。其實漁貂在大自然的天敵還不少,其中短尾貓、美洲獅、郊狼是三大天敵,如加州的漁貂有半數死於這些天敵爪下。

  但不管怎麼說,小小漁貂敢對比自己大一倍的加拿大猞猁下手,這點就能看出鼬科動物的不保守。反正看上去能吃的,只要體型差距沒有太過離譜,基本都在攻擊範圍…若差距太大,就看頭腦是否發熱了。蜜獾:你這是在諷刺我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