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小冒堅持原創的421天 以為是看不明白的棒球劇,沒想到不同於《囚犯醫生》,另一種風格的反轉不停,讓人慾罷不能的職場好劇。


南宮珉小哥哥今年年初憑藉在講述監獄醫療背後驚天故事的反轉不停的暢快爽劇《囚犯醫生》裡的精彩表現,年度演技大賞最佳男主角應該不負眾望可以斬獲,輕鬆完成今年獲獎指標。

年末新劇,他在一部講述棒球隊準備賽季的電視劇裡,居然又一次驚喜出演男主白承洙團長。他化身神奇的點金手,化腐朽為神奇,要大刀闊斧,將連續數年穩居倒數第一的職業棒球球隊Dreams,在下個賽季,不僅不做吊車尾,更異想天開要拿優勝的勵志故事。

乍一看這簡介,有種濃郁的勵志風——每集不停解決球隊遇到的各種問題,不停打怪,甚至真的可以問鼎冠軍。這是熟悉的中二熱血運動劇的典型套路。

再加上國內並不太熱衷的棒球題材,我差點要錯過這部劇——

一集之後,一路讓人神清氣爽的過癮反轉停不下來。

《棒球大聯盟》/《Stove League 》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球隊名為“夢想”,實際上內部已經一地雞毛,包括球隊成員和眼淚都流乾了的鐵桿球迷在內,大家都已經放棄並接受了球隊倒數之一的狀態。

新上任的白團長,非常有能力,簡歷很華麗——帶過各種互相沒關聯的運動團體,還都拿到了優勝,比如手球,摔跤,冰球等等。

是的,沒有任何棒球從業經歷。

所以,他就要來這倒數第一的棒球隊?

也是因為他過於華麗又帶有悲劇色彩的經歷——總要在拿到冠軍優勝後,所在的團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解散。

就這樣“優勝——解散——失業——跨界再就業”,週而復始。

普通順風順水的中年人,經歷一次跌落谷底的“職場中年危機”,大概都要一蹶不振,焦頭爛額很久。可白團長面對自己剛帶成冠軍的手球隊又一次被財團解散的被迫失業,只是平淡地說了句:

“總會有人需要我的”。

他哪裡來的淡定自若?他又是怎麼做到這華麗的一次次跨界?他又要怎麼帶領這支集問題於大成的棒球隊?

他是如何應對“中年職場危機”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一)好領導不應該是說話好聽對人好,而是能直言不諱指出要害,抓住核心問題和解決主要矛盾,顧全大局。

職場中年早已不是小白,正常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性,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競爭力和稀缺性。能做一個獨當一面的綜合型領導,能起到關鍵崗位的關鍵作用,才是“職場中年”優於活力滿滿的新人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發現問題的能力,其實才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技能。

白團長在面試階段,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自己觀察出的各種棘手致命問題:

  • 內部四分五裂,兩個副教練各自帶領的派系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而主教練又被人無視,沒有權威,無法平衡。
  • 球隊整體因為倒數第一實力差導致形象下降口碑差,人氣低,新人不願意來,覺得丟人;
  • 經費緊張,設施老舊,導致訓練積極性嚴重下降。

他不像其他面試者那樣保守圓滑中庸,反而得到的機會更多。

為人和善,沒架子,對下屬的請求都能滿足,這樣的領導也許確實讓人心不累。

但更應該先看,他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帶領團隊,找到癥結,解決問題,創造未來。但領導真正重要的“人好“,會真心為下屬,為團隊未來著想。換言之,領導不是工會,如果不能著眼於發展的目標,而是將大部分精力花在為下屬謀福利,或者絲毫不考慮集體的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取捨,那這個寬鬆愉快的環境確實很難長久。

這種發現問題的能力,就是“職場中年”所謂的經驗豐富。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二)工作中的每一天都做好最充足的準備,高效快速吸收新知識,更新對趨勢動態的瞭解,持續學習,從不停止進步。

職場中年,起起伏伏,太正常。相對於年輕人,缺少太多精力,活力,看似輸在年齡上。白團長每一次失業後的跨界從業,之所以都不害怕,不露怯,有自信有底氣,原因有三:

1.深度學習和快速超強理解的能力

白團長隨時隨地攜帶關於棒球的基礎知識書,並不為自己對專業的陌生和無知而自卑和丟人。承認自己不會,那就在人前人後,都努力高效學習。而學習,也不是一味埋頭,而是機智地學會抓主要矛盾——判斷什麼最關鍵最有用,然後再去努力。

白團長每一次跨界具備的專業知識,都是在腳踏實地的努力中,突飛猛進。

2.做事要認真,做人要靠譜的端正態度。

雖然白團長經常接受到,要他隨便搞一搞就好的反饋。他還是堅守自己工作的原則底線,哪怕這一次還是要以“解散——失業”收場,他也一定要做到先優勝。

對自己工作完成質量的高要求,完全源於自覺,絕不是外界誘惑或強壓可以外力驅動,一定是內心的堅持驅使。

認真和靠譜,專業和高效,是工作中最有力也最不會背叛自己的“背書”。

3.提高將新知識和自身知識體系融匯貫通的能力,發揮綜合素質。

白團長借鑑曾經工作經驗中相似部分,從而讓自己能快速理解新知識,抓住自身知識體系的“廣而不精”也能成為一種“不可替代性”,可以發現另一種看待工作的視角。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三)工作哪有簡單的重複,不僅要求會“填坑”,更要學會防範於未然,將“挖坑”扼殺在萌芽。

“職場中年”多年工作經歷,不應該只是在混資歷,熬時間,等到更高階的位置。我們在基礎崗位上的打磨,就是為了在無數瑣碎事情中,培養自己的能力。

白團長這更“高階”的靠譜能力,讓我彷彿看到了棒球版的《囚犯醫生》,每集精彩反轉不斷。

問題一個接一個棘手,就因為全面認真思考,願意比其他人多想一步,白團長這個被大家輕視的外行人,關鍵時刻就能反敗為勝——因為有時候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不是你會多少東西,而是最關鍵的問題,你能不能想辦法解決,有沒有勇氣和決心,為人所不敢為。專不專業,不重要。

比如,他從新人選拔的問題中,一步一步發現了球探組長驚人的向家長公然索要賄賂,還持續不斷要挾已入選的球員。這個坑,他完全可以視而不見,平穩度過,皆大歡喜。然而他不僅主動揭發這一真相,還提前預知對方的反擊,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對方無法反駁。

要糾正錯誤,也不會造成新的損害和問題——與其非要像女主一樣,只將希望全放在已入選球員,公開這一切,卻沒想到他會顧慮,說出真相會影響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

白團長直接換個提前預知到球員的猶豫,準備了一個更有說服力,且絲毫不畏懼說出真相的殺手鐧。

其實所謂的“填坑”,就是把impossible變成possible的過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我就是可以搞定別人做不到的事,這才是經驗和能力。

這些經驗和教訓又促使自己遇事多想一步,多做一些。事前這看似多餘的一小步,雖然不是百發百中,但是真的會避免事後再去補救的很多人的很多步。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四)遇到難題,除了正面應對,也應該出奇制勝,學會旁敲側擊,另闢蹊徑——能力的稀缺性和眼光的獨到性

“職場中年”拼的不應該是體力和努力,而應該是智力,魄力和精準的判斷力。

比如,團霸選手多年紮根在球隊,作威作福,球隊考慮到作為重要的人氣門面選手,也不能輕易放棄,只能聽之任之他的作為。

白團長要剔除這個影響對內團結,風氣和士氣的地頭蛇的時候,其他的人,都在想沒有這個選手,要帶來多少損失;用他去交換的選手,太不划算;

就沒有人敢像白團長一樣,敢於做決定,就是要換掉不良影響,弊大於利的隊內頂級球員;

敢於大膽設想,還要反其道而行,用他去換取更有價值的球員——這根本是天方夜譚,但不去想,不去試,甚至不拼盡全力,創造條件,達成使命,“職場中年”怎麼才能體現自己的優勢和價值?

絕不做賠本買賣,熟諳人性,還能讓交易對手心服口服,主動配合。當別人都想著怎麼和別人戰鬥的時候,你想著怎麼共贏,就贏在起點。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五)聰明成熟的人,不會隨意到處樹敵;機智地化敵為夥伴,才是高手。

白團長,要面對團裡團外,上上下下,形形色色的人,跟各種層面打著交道。由溝通帶來的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團隊的內耗問題,嚴重起來,都不堪設想。

哪怕被對方惡意威脅,甚至暴打的時候,白團長仍然是雲淡風輕,理性地對事不對人,先齊心協力想想怎麼deal with,然後再去argue劃分責任和錯誤,最後再去feel自己的委屈和心酸,甚至省去了最後的情緒。

在職場久了,“職場中年”退去小白的怯意和羞澀,可能多了自信和氣場,也會被磨去耐心,變得易燃易爆炸。也有可能被磨去鋒芒,變得低調沒存在感,沒主見好說話的“濫好人”。

這兩個極端都不可取。

最好的狀態,始終要記得,我們的努力和付出,要能化作被人看到和認可的“成績和成果”。

互相理解,互相多考慮一步。多一點協商,少一點針鋒相對。

不是要戰勝別人,而是尋求雙贏,共贏,更好地推動事件,贏得別人的信任和肯定。


剋制與修煉,不動聲色的成熟,提高情商和智商,真的是永遠的功課。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六)做個時刻警惕,頭腦清醒的“敏感中年”

當下社會,已經看不出還有什麼行業,是非常確定的終生鐵飯碗。比如最近華為10億遣散費辭退7000員工,和全球銀行業今年官方公開裁員7.8萬從業人員的消息。

職場中年,保住自己的飯碗很重要,但當大勢已去,無力迴天的時候,努力的個人也會被時代淘汰。

像白團長這樣,時刻有危機感,這個職場不行了,也能立即找尋到合適下家。這全靠自己的敏感性和平日積累。

我們青睞在大公司名企業工作,不就是需要這段工作經歷收穫的能力為自己背書嗎?

只要一點,一定要清晰。其實很多成果,不是個人單兵能力的體現,而是依託平臺所完成。離開title和平臺的“職場中年”,依託個人能力,能做些什麼,所具備的經驗和能力還剩下什麼?

這才是最重要的。

伴著這種危機感,總會或快或慢地不斷自我提升。別人拿不走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的積累。


(七)”中年“走紅的主演,和所有演員的演技,讓這一切故事真實又高級。堅持到最後,增加爭取選擇權和話語權的底氣。

男主南宮民小哥哥,氣場兩米,真的是靠演技征服我的演員之一。

《囚犯醫生》裡終於當起堂堂正正的大男主,飾演羅以帝,是泰江醫院應急醫學中心的精英,醫術高超,醫者父母心,是一個不在意社會地位高低,有著強烈道德感,使命感的良心醫生,絕不會忘記醫生和患者的緣分的充滿人性魅力的男人。後期因為人生巨大變故,被人毀掉一生,有了新的覺悟和目標,歸來複仇,他是在太適合這種腹黑人設了。今年終於大爆,喜聞樂見。

但其實,他也算是“中年”走紅,大器晚成系列。

做了不少反派配角,但就是閃閃發光的存在,讓我不能忽略他的人格魅力:比如《看見味道的少女》裡飾演道貌岸然的變態大反派,靠溫柔多情的精英形象誘騙女性的連環殺人犯,他一收斂溫柔笑容,變臉,簡直看得我瑟瑟發抖,對完美男友人設留下了心理陰影;

他也接過很多不優秀的劇本。在愛情戲裡,做挑剔高智商富二代,或者毒舌商場精英,真的有點埋沒他。

對好演員來說,番位,戲份,角色大小,劇本好壞,都不影響他對自己的高要求:可能有爛角色不好看的劇,但絕對沒有爛演技。

當他這個職場中年,終於奮鬥到有選擇權時,他就成為一部劇最好的背書。




最近的職場新劇,非常多又優秀;每一部都從不同視角去揭示大家可能遇到真實的共性問題和困境。

比如講述底層臨時工新人教師生活的《黑狗》,和職場人生百態的《檢察官內傳》。


當中年領導辭職,變成騎手送外賣,當中年女明星都開始公開呼籲,為自己打廣告爭取工作機會的時候。終於有這麼一部劇,認真關注職場中年,優秀,但就是被迫一次次經歷失業和跨界,從不放棄的故事。

人到中年,拖家帶口,各種無奈與心酸,謹小慎微,不敢有情緒,經不起任何任性地犯錯,試錯,是大多數人的日常。

習慣了舒服區,突然“皮之不在,毛之焉附”,真的是可悲又可怕的人生無奈。


囚犯醫生南宮珉新劇反轉不停,失業跨界再就業的職場中年如何逆襲


劇裡的南宮珉小哥哥當然在開掛,但是他的所有職場專業表現和個人素質,讓這一次次反轉逆襲,都真實可信。


看得越多,越會發現,努力生活的大家都很不容易,我們只是選擇性看到別人輕鬆和成功的時刻。

我們覺得劇裡開掛不現實,是因為當你走到困境,才想起這一切,當然晚了——所有開掛的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滴水穿石,穩紮穩打。人前的毫不費力,就是因為人後看不見的付出更多。

未來的世界,很可能變成,不是因為想努力做到些什麼才要去生活,只是為了平凡地活下去不得不去努力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