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子裡甲鄉俄科羅村黨總支部書記鄧仕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子裡甲鄉俄科羅村位於縣城南部,子裡甲鄉北部,距福貢縣城22公里,距鄉政府駐地7公里,轄13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147戶4701人,截止2019年末,先後動態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774戶3681人,已脫貧295戶1414人,未脫貧479戶2267人,貧困發生率為48.22%,是全鄉乃至全縣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就是這樣一個貧困村,因為有了一位默默奉獻,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峽谷漢子,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俄科羅村慢慢變了樣,讓俄科羅村民慢慢過上好日子,他就是子裡甲鄉俄科羅村黨總支部書記鄧仕華。

记子里甲乡俄科罗村党总支部书记邓仕华

(左一為鄧仕華)

一顆初心,毅然扛起脫貧攻堅“大旗”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19年3月,為切實轉變俄科羅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狀況,子裡甲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調整配強村黨總支部書記。但是選誰呢?又成了一個大難題,通過綜合分析,最終鎖定了在福貢縣聯通公司職工,俄科羅籍黨員鄧仕華,鄉黨委派出工作組和俄科羅籍退休幹部(原福貢縣人事局局長)陳永明做鄧仕華的思想工作,陳永明老同志從一名黨員應有的擔當,一名村民應盡的職責出發,與鄧仕華深入交流,最終,鄧仕華同意回鄉為群眾服務。

當脫貧攻堅的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自2019年任職以來,鄧仕華始終把如何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帶領村民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作為工作的目標任務,積極熟悉村情,完善各項村規民約,規範村級黨組織活動,全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帽子也於2019年底成功甩掉。他組織村民完成草果種植870畝、山胡椒100畝、百花前胡230畝,推進核桃提質增效項目4017.3畝;配合實施完成太陽能熱水器、以電代柴2個項目;投入使用1個學期點建設項目;完成207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推進村組道路建設、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村莊人居環境提升、黨群活動場所建設等,全村“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记子里甲乡俄科罗村党总支部书记邓仕华

一個承諾,“得罪”了村裡的親朋好友

任職之初,在表態發言會議上,鄧仕華說道:“組織把我安排在這個崗位上,我將以百倍的努力,履好職、盡好責,做到秉公辦事,絕不優親厚友。”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乾的。

俄科羅村馬主底小組、雙米底小組、拉谷小組長期以來交通閉塞,人民群眾出行難,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為切實改變貧困面貌,鄧仕華積極爭取縣級配套資金開挖公路。本來挖路是件好事,但還沒開挖到1000米的距離,就有人出來阻工,原因就是設計規劃的路線,有可能導致他家祖墳塌方,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鄧仕華的舅舅,部分好事的村民等著看笑話,也有另有居心的村民甚至鬧到村委會說“為什麼不挖公路了,是不是因為書記家的親戚就可以改變一個規劃。”

记子里甲乡俄科罗村党总支部书记邓仕华

鄧仕華經過多次勸說均無果,最後甚至被舅舅拒之門外,說他當了村書記,就不認親戚了,這個侄子不認也算了。這一夜,鄧仕華徹底失眠了,但是,他從同意回來做這個村書記時起,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第二天,他依然厚著臉皮找到舅舅,無論舅舅怎麼罵,罵得多難聽,他都憨笑以待,努力勸說,最終,舅舅心軟了下來,同意通過做擋土牆,確保祖墳不受影響。

任職不到一年,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昔日的好友找他要求幫忙弄成“貧困戶”,隔壁阿鄧要求給他安排個護林員崗位,三姑四姨要求把原來享受的低保檔次再提高等等,他都一一回絕了。這些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的親朋好友將其視為“不厚道”“有權力就不得了了,不認親朋好友情了”……每當談起這些話題,鄧仕華難掩苦衷,但總是故作堅定地說:“如果今天我濫用職權給他們開了綠燈,那麼,我將違背自己當初‘公心處事’的諾言,制度將形同虛設,也無法正常帶領其他村民。他們現在不支持、不理解,但有一天一定會明白,而且我問心無愧。”

记子里甲乡俄科罗村党总支部书记邓仕华

一份堅守,在不計個人得失間實現自己的價值

俄科羅村部分群眾“山頭搬山腳”後,形成了一個新村落——特建,鄧仕華也是搬遷群眾中的一員。他目睹了長期以來,沒有公共活動場所,黨員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狀態,為切實解決這個問題,鄧仕華積極申報黨群活動場所項目,2019年,項目來了,但是建設用地卻成了問題,原來計劃建設的用地由於佔用基本農田,無法使用。多次協調建設用地無果後,他果斷作出一個決定,把自己的老宅拆了,建黨群活動場所,就是這個決定,差點讓一直對他放棄縣聯通公司營業廳店長每月5000多元收入,回鄉幹每月才2500元村書記補貼有埋怨之心的妻子與他離婚。最終,他畫了個“餅”才“騙回”了媳婦的心。

由於7歲半的大女兒才讀一年級需要接送,又需要帶2歲多的二女兒,鄧仕華的妻子也於2020年初,辭掉了福貢縣城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把女兒的學籍轉到子裡甲鄉,返回俄科羅村,寄住父母家,當起了全職妻子。

记子里甲乡俄科罗村党总支部书记邓仕华

在一次次的取捨抉擇中,鄧仕華總是能把個人的得失放到身外,果斷選擇為民謀利。如今,他的付出也逐步得到回報,俄科羅村的通村公路硬化了,最邊遠的馬主底小組也即將通車;全村各個村民小組也安上了太陽能路燈;一棟棟新房拔地而起、一間間危房也被改造一新;讓群眾鼓起腰包的土雞養殖、茶葉種植等種養殖項目也陸續推進中,俄科羅村人民群眾的笑臉也日益燦爛了起來。

編 輯:張 盟 何舟

責 編:何 劍

監 審:張學坤

終 審:楊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