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當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應該放棄治療

畢業一年左右,我接到了來自父親的電話。

他說:"你趕緊來見爺爺最後一面吧,已經隨時可能去了。"

因為一次摔跤,爺爺被送去了醫院,可同時還查出了肺癌晚期,癌細胞已經在全身範圍內轉移。

爺爺有5個子女,經過所有親人的一致協商,大家選擇了放棄治療。

我請了假,回去看見了爺爺。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消瘦的爺爺,他躺在躺椅上,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兩頰凹陷,仿若骷髏。

看到我,他掙扎著雙唇說:"偶皮(我的土話小名)回來啦!"

他說的時候聲音很是微弱,除了目光閃動外,全身再沒有其他的動靜。

說了一聲"爺爺好"後,我便轉過頭,不敢再看。

姑姑和我說:"你爺爺現在很受苦了,稀飯都喝不下去,呼吸都會痛。"

難怪他那麼瘦,也不怎麼動。

我看到其他人也回來了,堂姐堂弟,叔叔嬸嬸,大家都來陪爺爺走過生命的最後一程。

明明爺爺人還在,所有人包括我卻已經在心裡說了再見。

一個月過後,再度回來,我參加了爺爺的葬禮。

現在回想,放棄治療對於我們不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們反而慶幸能在最後的時光裡大家都陪了爺爺一段時間。

因為治療對於爺爺來說已經沒有了意義,倒不如在家人的陪伴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

但是這個情況對於大多數人卻依舊是艱難的抉擇:當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應該放棄治療?

怎麼考慮老人的生存質量?怎麼處理親人好友的留戀?還有可能涉及到龐大醫療費用?

16世紀晚期,法國作家蒙田寫道:"死於老年是少見、異常、奇異的死法,遠不如其他死法來得自然——這是最不可能的、最極端的一種死法。"

但是在醫術發達,人均壽命較長的現代,關於衰老和死亡,已經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豆瓣評分9.0,這本《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也許能告訴我們一些道理。

《最好的告別》:當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應該放棄治療

01衰老的真相

要想真正地做到為老人考慮,我們就要先明白他們的處境——衰老是什麼?

也許一箇中年人通過多年的打拼,會覺得自己似乎無所不能。他創建了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業,照顧好了自己美滿的家庭,人生正處於他的高光時刻,一切盡在掌握。

但老了,一切就都變了,衰老是一個人全方面潰敗的過程,首先失去的就是對身體的掌控。衰老的第一個故事,就是器官走向衰竭的故事。

30歲開始,,心臟的泵血峰值就會穩步下降,這意味著我們的運動能力開始下降,人變得跑不久跑不快,一口氣上五樓絕對會很吃力;

40歲開始,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開始走下坡路,我們的身體開始變得乾癟,到80歲左右,25%到50%的肌肉就不見了;

50歲開始,骨頭以每年約1%的速度丟失骨密度,風溼骨病開始容易找上門,也再不能承擔一次摔跤的傷害。

還有很重要的,我們的大腦也會萎縮。30歲的時候,大腦處於它的黃金時期,剛好塞滿我們的顱骨。而到70的時候,因為大腦灰質的丟失,頭顱裡大概會有2.5釐米左右的空襲,所以遭遇打擊更容易導致顱內出血。更為關鍵的是掌管判斷力的額葉和掌管記憶力的海馬體也會萎縮,到了85歲,40%的人都會得上老年痴呆症。

通過運動、健康飲食等方式,我們可以延緩機體的衰老,但延緩不是阻止,該來的總會來,就像天黑一樣,哪怕黃昏再美再漫長,世界總會墮入無邊的黑暗。

書中有一個例子,因為衰老,名為貝拉的老奶奶日益衰弱,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她徹底喪失了視力,變得完全看不見,聽力和記憶力也變差。

後來因為一次感冒導致耳朵積液,接著耳鼓膜破裂致,貝拉失去了本就不健全的聽力。

因為無法和愛人進行溝通,承擔照顧責任的丈夫菲利克斯崩潰了。所幸後來通過治療,貝拉恢復了右耳的聽力恢復。

經歷一系列變故的菲利克斯心有餘悸,他感慨:"老年是一系列連續不斷的喪失。"

這就是衰老,一個人慢慢失去對身體的掌控,失去感覺,無法思考,失去一個人生活的能力。而衰老的第二個故事是——生活和精神上的孤獨。

老人基本沒有工作,而沒有工作就會感到自己不被需要,這是一種價值感的缺失,除此之外,還有孤獨感的侵襲。

在《奇遇人生》中有一期,毛不易去探訪老人院,一個老人講述了自己的凋零感。她說女兒把自己安置在這裡之後,大概兩三天來探望一次,她就可以安心地和同事吃飯,出國遊玩,追求自己的人生。而她只能和這裡其他的老人一樣,逐漸凋零。

《最好的告別》:當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應該放棄治療

這是衰老的另一個殘酷真相,老人的精神需求是被忽略的,子女所謂的孝道經常簡化成生活上的照顧。好像老人只要吃好喝好就夠了,只剩下基礎的生理需求。

衰老就是這樣,失去健康,失去工作,失去樂趣,以及更不堪的——失去了決定自己生死的權利。這份權利被讓渡給了子女,通俗上來講,就是病床前,由子女來接受老人是否要繼續治療,延續生命。

身為子女,該如何決定父母的生死?

這是一個龐大的抉擇系統,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慮,如個人的情感因素、老人的生存質量因素、道德的風險因素,以及財務因素等等。

"我不想失去爸爸"、"爺爺這樣太痛苦了"、"這筆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面對生死,有太多的聲音干擾我們做出決定。儘量摒棄其他因素,讓我們先考慮到老人自身的感受。

治療的目的是為了延長生命,獲得未來的時間。如果醫療為老人爭取的時間不夠,或是最後的時光太痛苦,那麼倒不如放棄治療,給老人一個更為舒適的晚年。

BBC有一部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擇》,記錄了英國人西蒙因為絕症,而選擇去瑞士進行安樂死的故事。

《最好的告別》:當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應該放棄治療

西蒙得的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得了這種病的人一般只有半年到2年的生存時間,而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患者會逐漸失去說話的能力,身體機能逐漸衰竭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相當於一場極速地老去。

西蒙說:"我是一個獨立的人,以這樣的方式死去不是我想要的"。

他還把自己的身體比喻成"一輛廢舊的汽車",他形容自己已經不值得去修補了,所以他寧願選擇進行安樂死。

妻子對他的行為極度不理解,她說:"病症並沒有阻止你活下去,你還可以吃飯,你四肢還可以動,你能看,你能聽,但你並沒有想過這些,你只是說我正在預約個時間去安樂死。"

西蒙解釋說自己不是害怕死亡,他只是不想被病症折磨而死。

最終,西蒙如願進行了安樂死。

對西蒙來說,折磨比死亡更可怕,失去尊嚴地活兩年,不如不活著。這個"生不如死"的道理對絕大部分人,尤其是老人是適用的。

因為人老之後,很容易看到生命的侷限,要做的第一個功課就是看淡生死,所以比起死亡,在病床上賴活著可能更可怕。

而且人對於一件事情的體驗是有侷限的,有一個理論叫做峰終定律,它揭示了一個道理——如果在一段體驗的高峰和結尾,體驗是愉悅的,那麼對整個體驗的感受就是愉悅的。

對於人生也是如此,假如人有靈魂,也只會記得他這一輩子最榮耀的時刻和最後離開的時刻。所以,與其讓老人在病床上痛苦,倒不如握著他的手,好好說再見。

03最好的告別

要如何說再見?

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擇》裡,安樂死的前一天晚上,西蒙舉行了"告別晚宴",親人、朋友、大學同學都有來參加。而在人生的最後一天,西蒙在自己的妻子、妹妹和3個朋友的陪同下去了瑞士。

安樂死按鈕按下前,一段西蒙留給妻子的錄音響起:

"Hi Debbie,我是Simon。我真的非常地愛你。可是我一直覺得我自己配不上擁有你,Hannah和Zoe (他的兩個女兒)。 我脾氣不好,但是你們還是那麼照顧我。 但是Debbie我真的好愛你。 我們的這場婚姻讓我無比的快樂。 我好慶幸自己能遇見你。

看著我生命這麼衰敗下去,雖然這是我的不幸。 但是所幸的是我能在過去10個月裡跟你一起回憶我們的過去,跟你說我所有想要對你說的話。我慶幸我是這麼一種死法,能跟你說出這一切,而不是在一場車禍中瞬間離去... 所有的一切盡在不言中,你是一個超棒的妻子.. 我知道你很愛我,我也很愛你.....時不可待... 我愛你Debbie... 再見了...."

《最好的告別》:當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應該放棄治療

這是屬於西蒙的最好的告別——他和關心自己的人以及自己所關心的人都好好說了再見,並攜帶著還算健康的身體,舒適體面地離開了人世。

離別要達到這個效果,子女有兩件事可以做:一、開展關於生死的艱難對話;二、臨終關懷服務。

為了避免生死,我們儘量不談論生死。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必須瞭解老人關於生死的態度,才能在選擇到來時,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關於生死的對話註定艱難,但必須進行。

《最好的告別》的作者和自己的父親就進行了最後的對話。父親明確表示:不希望用呼吸機,不想受罪;他希望待在家裡,和他愛的人在一起。

因此在生命的最後幾天,作者讓父親盡情享受著他在人世最後的快樂。他會享受美食,薄煎餅、米飯、咖啡、咖喱四季豆都還能刺激他的味蕾;他和孫子孫女們在電話中交談,翻看過去的照片。

到了最後幾個小時,作者依照父親的指示,給父親注射鎮痛的嗎啡,讓父親在安詳中離開他眷戀的家人。

和開展生死的對話一樣,選擇臨終關懷服務同樣艱難,這就像一聲提早說的再見,好像是我們默默地做下了關於生死的判決一樣。

但是真心為了老人好,我們要學會放下自己的情緒,摒棄這種道德上的恥感。這不是關於我們的故事,這是關於老人的故事。

在一項對於末期癌症和末期充血性心臟病患者的研究中顯示,堅持治療和臨終關懷能為病人爭取的時間幾乎沒有差異。甚至,對於某些病人,反而是選擇臨終關懷,可以存活更久。胰腺癌患者平均多活3周,肺癌患者6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則是3個月。

結論好像頗有些禪意:放下對於生死的執念,反而能活得更久。

當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是不是應該放棄治療?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治療問題,也不是關於生死的問題,這是一個關於幸福的問題。

人生有它的侷限,生命的最後階段本就不體面。如何在最後的時光裡和老人做好最後的告別,才是我們應該思慮的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