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总结:十余年保险生涯沉淀出3点核心经营方法论



​VUCA时代,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已经穷途末路。尤其是大型组织,带着不可避免的官僚主义大企业病,一方面渴求以“全员创新”激发组织活力,另一方面习惯性用“科层制”控制着团队的一切行为。由此,很可能形成管理意图与管理手段南辕北辙的无效局面:高层愤怒,中层尴尬,基层抵触。

究其原因,没有领悟到当今时代个人与组织领导力建设的底层逻辑,导致团队管理方法无效,组织场域无法支持绩效,因此组织整体效能不足。一言以蔽之:传统的领导方式已经失效,移动互联时代呼唤有效的组织与领导力建设方法论。

经过十余年来不同类别的项目实践,我把核心经营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三点:


团队建设方法论:观察、感知、共识、共创


近年来一直用4个关键词来建设队伍,推动达成,效果显著。

观察:行业瞬息万变、科技推波助澜。传统的盲人摸象拍脑袋式的决策的假设,是领导智慧高于一切,与移动互联时代人人享有平等信息权的现实背道而驰;组织做出决策之前必须全面调查客观情况,高、中、基层必须全面观察外部市场及内部现状,形成组织共享的“统一画面”。

感知:有了“统一画面”,再去问问内心感受。每个人都不愿意频繁变化,因为不确定性,很少有人期待变革产生;而有驱动力的变革往往都是“目睹”一些事情的发生后产生的“感受”。所以,在观察之后产生统一“感知”,是由客观走向主观的重要一步。

共识:在共同感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谈到共同的认识。所谓“痛定思痛”,没有共同的痛感,就没有“思痛”的的产生。而只有思痛,才有可能思通。

共创:有了真正的共识才有可能产生行动力,继而共创解决方案。没有共识的共创都是要么是假共创,要么干脆没人响应。

对一个团队而言,有了全面观察才可能有共同的感知,共识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然后才能到共创,最后才是集体执行的环节。很多组织陷入工业化思维走不出来,盲目要求“执行力”,且不知在“观察、感知、共识、共创”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何谈“有效执行”呢?

或许有的人说,这样太慢了,时间紧任务重,哪来得及一步一步如此建设队伍?正是因为你多年来都没有如此稳扎稳打地去建设队伍,现在的队伍才“执行力严重不足”。

实证案例:以本方法论为指导,曾带领国家电网旗下一个支局做“降损增效”行动学习项目,在资源及人员都不变的情况下,给项目团队注入结构化的解决问题办法,催化团队融合,提升协同能力。项目组用6个月时间实现成本节364.7万,项目成果获得上级集团高度肯定。

滴血总结:十余年保险生涯沉淀出3点核心经营方法论

OPCC

创新实践方法论:思维无边界,成事有章法

按字面意思解读,在创新思考的阶段收集创意可以天马行空,鼓励发散、鼓励整合、鼓励思维嫁接;在执行阶段则需要稳扎稳打,按科学的方法论操作,一步一步做成事,做出品牌。

创新需要开放的氛围,这种氛围不是文件上的“领导强调”,也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是实打实的“容错”,是组织本体对现实无比恐慌而产生的对未来的极度渴求。创新需要制度支持,就算制度支持短期难以明确,组织也必须有“容错”的氛围。

从人性的弱点上讲,所有的人都愿意活在舒适区,逃避风险的产生。旧的方式手到擒来,沿用起来没风险,所以安全;创新的方式本身就有风险,在没有实践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不被认同的可能性很大,失败的几率也很高。但即便如此,一个真正有梦想的组织和领导者还是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创新。世界在变,不创新发展等同于自甘堕落。

与此同时,掌握了创新的规律与方法,提前觉察并规避好可控的风险,大胆假设小心试错,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

实证案例:以本方法论为指导,以“客户导向”为出发点,借鉴“滴滴评分”独立策划基层保险团队服务一线客户的“双闪行动——柜面:闪光行动,查勘:闪电行动”,引导一线服务人员强化客户互动能力,主动提升服务水平。5个月内,超过2万名客户发朋友圈为公司服务代言,点赞总数超过3万个,社会影响力预计超过500万人次。


滴血总结:十余年保险生涯沉淀出3点核心经营方法论

双闪—引流500万关注


战略执行方法论:方向大致正确,团队充满活力

战略和执行哪个重要?实际上,没有团队认同就谈不上战略,更谈不上执行。在战略方向不出大问题的情况下,组织业绩是否能达成,与团队场域是否有效息息相关。

很多组织认为优秀的战略工作要每把一个细节的规划到位,战略动作执行到位,战略就能落地。这种观念由于完全忽略了“人”在其中的影响而罕见成功。

战略动作是否到位,是靠执行队伍来实现的。没有队伍对于战略的认同,再完美的战略也是纸上谈兵。有效的团队场域能加速队伍的认同感,无效的场域会让队伍产生抵触排斥。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嘀咕:“让我向东,凭什么?为什么?有什么好处?不向东你能把我咋地?”

所以说,战略方向大致正确即可,如果执行团队处于一个有效的场域中,团队会产生内驱力,会自动修正失误,一直自我进化,从始至终充满活力

;没有内驱力的队伍得过且过,混吃等死,最终业绩自然只能“靠天吃饭”。

实证案例:以本方法论为指导,2016年曾负责一个保险业务渠道进行二次启动,6个月的时间,团队成员从40人扩展至90人,渠道月销售额从547万上升到2337万,当年该分公司成为该渠道全系统明星机构。次年,此渠道无论业务总规模还是人均产能均为全国第一。


滴血总结:十余年保险生涯沉淀出3点核心经营方法论

业绩突破

三个方法论简述如上,如有机会再做深入剖析。

近5年来,发现有一部分渴望快速发展但实际上又步履蹒跚的组织,大多在团队、创新与战略以上三个维度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和组织干部队伍息息相关,一方面表现为近年来干部梯队建设“青黄不接”,一到用人时就“无人可用”;另一方面表现为认知障碍严重,形成了两种心态:一种心态是积极地抵制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变革的发生;另一种心态是妄想“以不变应万变”来实现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必须警醒的是,在某些干部身上,这两种心态同时存在,而且流毒甚广。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卓越的组织获得成功的方式不一而同,但失败的组织犯的错误几乎是雷同的。历朝历代更迭的规律也是类似,前朝垮台除了顶层昏庸,也集中表现在干部队伍的建设不足与使用失误上。

愿各位领导者引以为戒,好自为之。

最后希望:疫情当前,苦炼内功;祝福2020,业绩长虹!


滴血总结:十余年保险生涯沉淀出3点核心经营方法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