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用自控力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一次,朋友小A週末約我們出來吃大餐。我很納悶:“你不是在減肥嗎?”小A還有半年就要結婚了,她要抓緊時間減肥,才能拍美美的婚紗照。

小A摸摸肚皮,不在意地說,“吃飽才有力氣減肥嘛,最近為了減肥,我頓頓吃青菜了!”說著又夾起了一塊紅燒肉。結果小A當然沒有減肥成功。

你是否也曾和小A一樣,常常會為了自己的努力而自我感動?你是否為自己設定了無數個目標,卻因為無法自控,而屢戰屢敗?《自控力》恰恰就是為了幫我們戰勝懶惰的本性,提高自控力而寫的。

本書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是心理學專家。她在斯坦福大學開設的關於自控力的課程,是該校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課程的目標是教導人們,如何用十週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取得廣泛好評。在這門課程的基礎上,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編撰了《自控力》 一書,旨在幫助人們理解自控力,養自控力,讓人們更有精力去追逐自己的目標。

這些目標小到遞交退稅表格,不再對自己的孩子隨便發脾氣,大到克服三十年的嗜甜症,戒除伴隨多年的網癮和煙癮。

在讀這本書之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網癮、煙癮甚至是減肥失敗是怎麼一回事,覺得只是不好的習慣之一。其實每一次自控的失敗,背後都有複雜的心理機制在干擾我們。下面,我們就來了解如何戰勝拖延,提高自控力。


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用自控力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一、自控力中的自我感動,心理學上是什麼行為?

前段時間,“小龍女”吳卓林因同性身份和結婚事宜頻上熱搜。成龍也曾在宣傳電影《警察故事2013》的時候無奈透露,自覺對這個私生女疏忽了很久。成龍大哥無疑是個樂善好施的明星,他很早就成立了“成龍慈善基金會”,曾多次為玉樹地震災區和雅安地震等受災民眾捐款。

一個人在公德方面問心無愧,在私德方面德行有虧的話,有可能就是受道德許可證的影響。

為什麼呢?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道德許可”。當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表現了自己的道德感後,就會自我感覺良好,這時候大腦會產生一種衝動,而這種衝動會引誘你做出負面的行為。

“道德許可證”使我們無視了自己真正的目標,向誘惑屈服。它就像個外貌風度翩翩的偽君子,做出虛偽的行徑瓦解我們的意志力,引導我們向目標相反的方向走去。

二、“道德許可證”是怎麼欺騙我們的意志力的?

那麼,這個外表風度翩翩,內心奸詐無比的道德許可證,是怎麼樣欺騙我們的意志力的?

現實中的道德許可證的體現,往往並不是體現在什麼大是大非上,而是遊走在日常中我們每個不容易覺察的瞬間。

1、自我欺騙,把進步當成放縱的理由

我們開頭提到的小A明顯符合這種情況。

我們在運用意志力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的過程中,會取得階段性的勝利。這個時候,道德許可證會跳出來,欺騙我們的大腦,破壞勞動成果,用魔鬼般的聲音誘惑道:“看,你都這麼努力啦,對自己好一點啦。”

堅持了一段時間的我們,很容易因此半途而廢。而一旦鬆懈下來,我們就會繼續拖延下去。


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用自控力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2、過度樂觀精神

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的教授羅賓·坦納(Robin Tanner)和杜克大學的庫爾特·卡爾森(Kurt Carlson)曾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邀請很多人做自我測試:“你下個月每週(平均)會鍛鍊幾次?”然後,他們問另一組被試者同樣的問題,但加上一個重要的前提:“在理想狀態下,你下個月每週會鍛鍊幾次?”

兩組被試者在做估計的時候沒什麼差別,大家默認的答案都是“在理想狀態下”,即便研究人員要求他們按實際的而非理想的狀態做出回答。

我們總是憧憬著未來,卻沒能看到今天的挑戰。

這讓我們確信,未來我們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今天想做的事。我們覺得,推遲到以後再做是理所應當的。我們相信,未來不僅能彌補今天沒做的事,還能做到更多。

那些在地鐵口給你發傳單的健身房銷售人員,也深知這一點。據不完全統計,每天會堅持去健身房的人,往往只佔會員總人數的不到5%。

之前我們有個同事,特意報了健身房項目,一年沒去過幾次,還自我感覺特好。大家也笑稱:報了健身房就等於鍛鍊身體了。網友們也經常自嘲,收藏了健身視頻,就等於做運動了。

我們總是對未來過於樂觀,容易還沒開始行動,就陷入自我感動的滿足感中。

3、光環效應

每年雙十一,雙十二,我們會為了活動產品而瘋狂搶購。但是現在的商家狡猾得很,為了滿足折扣條件,我們有時候不得不購買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一番加加減減下來,實際上並沒有節省多少。

這就是道德許可證的第三種危害。

它讓我們關注省了多少錢,而忘了總量變多了;零脂肪的巧克力,但糖分一點也不少;有機的奧利奧,其實和一般奧利奧卡路里一樣多。把壞的放到好的一邊,總能一起賣掉。


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用自控力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三、我們應該怎樣避免被道德許可證誤導,增強自己的自控力?

知乎上有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其中有人回答:為了提高自控力,每天早上五點起床,他以為這樣就可以開啟美好人生,就發現一週下來,工作的效率變得很差。晚上下班以後,因為長時間的工作,人已經變得疲憊不堪。又因為自己太早起床,覺得自己今天已經努力過了,不再爭分奪秒地學習。

答主自嘲地說:那段時間,感覺自己活在自我感動中。

其實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我們很多人身上。

努力工作,努力學習,本來就是”反人類“的行為,為了維持自己可持續地行動,我們往往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肯定,以獲得繼續行動的動力。

然而,自控是個長期而穩定的過程。自控就是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以上穩定地堅持。反反覆覆的行為反而會破壞習慣的養成。

為了提高自控力,避免被道德許可證欺騙,我們需要更清醒地關注實際目標和價值觀,放棄自我感動的滿足感。

1、把道德和普通的困難分離開。我們能克服一些困難,並不意味著我們道德高尚應該獎勵,那是我們本來就應該做到的。

2、 取得進步的時候,尤其注意不要放縱自己。

3、記住我們為什麼會拒絕誘惑。當面對放縱的誘惑時,記住這件事會改變我們的感覺,取消“道德許可”。

4、多思考這個問題:你是那個追求目標的你,還是那個需要被控制的你?你是更認同自己的衝動和慾望,還是更認同自己的長期目標和價值觀?

有時候,我們的自控力不夠,根本原因是被道德許可證欺騙。當我們的心理的防線被突然打開,本來緊繃著持久作戰的狀態就會隨之消逝,意志力也不復存在了。《自控力》一書就是為了提醒我們,要放棄一時的,自我感動的滿足感,更關注實際想要實現的目標。

一時的自我滿足並不能意味著實現目標,想要實現長期的目標,還需要我們時刻保持清醒,檢討自身。

END-

今天的問題:你曾經被什麼因素干擾了,影響你保持自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