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經典10句,教你做一個“君子”,第一句最有名

《易經》,又名《周易》,是中國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華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儒家尊之為“群經之首”。

《易經》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長期以來,《易經》一直被看作是“算命書”,其實,《易經》博大精深,其中的很多關於君子的敘述,至今有現實意義。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也能做個君子了!


《易經》經典10句,教你做一個“君子”,第一句最有名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卦第一》


【譯文】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的,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不可懶惰成性。

【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君子,會在有限的生命裡,不斷進取,積極創造。


2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坤卦第二》


【譯文】大地地勢至順極厚而順承天道,君子應效法天地,以深厚的德行來包容萬物。

【感悟】要想走得遠,就必須擁有仁厚的品德。


《易經》經典10句,教你做一個“君子”,第一句最有名


3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周易·上經》


【譯文】君子整天勤奮努力,夜晚認真地反省,這樣即使遇到困境,終究也不會有災難。

【感悟】會努力,會反省,才能避免犯錯誤,招至禍事。


4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享、利、貞。”

——《周易·上經》


【譯文】君子以仁作為立事處事的根本,則可以號召眾人;以禮待人,則具備美好的秉性,助人為樂,則符合道義,辦事機智,則可以就事業。君子若能具備以上四種美德,就是達到了《乾卦》所說的“元、享、利、貞”。

【感悟】君子行此四德,就能幹大事,成大業。


《易經》經典10句,教你做一個“君子”,第一句最有名


5

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周易·屯卦第三》


【譯文】虞:掌管山林之官。惟:考慮。幾:機智,理智。吝:艱難。追逐野鹿時,沒有掌管山林之人的引導,不知道是否進入樹林中去。君子理智地認為不如放棄獵物。因為他知道若輕率地繼續追蹤,則很可能會有禍事。

【感悟】在沒有把握的時候,學會放棄,才能避免災禍。


6

君子以類族辨物。

——《周易·同人卦第十三》


【譯文】君子要明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區別事物的種類,辨明事物的狀態。

【感悟】善於區別事物,辨明事物,瞭解事物的規律,才能順勢而為。


《易經》經典10句,教你做一個“君子”,第一句最有名

7

童觀,小人無吝,君子吝。

——《周易·觀卦第二十》


【譯文】目光短淺,想法幼稚,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不會有害處,但對於擔任教化重任的君子來說,就將鑄成大錯。

【感悟】辦大事者,眼光須要看得長遠些。


8

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言。

——《周易·遁卦第三十三》


【譯文】君子應同小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彼此劃清界限,這樣一來,就能震懾住小人。

【感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待小人,君子應該拿出應有的態度,不能模稜兩可,受其影響。


《易經》經典10句,教你做一個“君子”,第一句最有名


9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周易·家人卦第三十七》


【譯文】君子要言而有信,不能信口開河,行動要合乎規範。

【感悟】言而有信,謹言慎行,才是大家風範。


10

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哀,用過乎險。

——《周易·小過卦第六十二》


【譯文】君子行事不要太過謹慎,居喪不用過度悲哀,吃穿用戶不用太過節儉,唯適中而已。

【感悟】萬事萬物,適中最好,過猶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