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自從兒子上了口才班,本來就已經很能說也算是很會說的他,算是找到了一個很好表現自己的舞臺,原本只是喜歡在家裡跟爺爺奶奶“嘮嗑”,現在已經把交流的對象從小區的鄰居,擴散到了身邊的人,例如公交車司機。

每天快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原本還要我引導著去跟司機師傅打招呼,如今已經敢大大方方地走到司機旁邊,然後說:“司機師傅,婦幼保健院下車。”當然,說完這句話之後,他還會更大聲地說一聲“謝謝!”。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最近幾個禮拜,他突然再次擴大了他的交流範圍。事情發生的很突然,有天在公交上,有位老奶奶問司機師傅“中醫院怎麼走”,可能是人多,司機師傅沒有回答,兒子居然主動跟老奶奶說,“這一站是北京商場,過了中華門,到新瑪特的時候,就可以到中醫院啦!”

這一點讓我很是驚奇,為了確認他是真的記住了站名,晚上回家的時候,我特意問了他反方向的站名。讓人驚奇的是,僅僅四歲的他,居然每一個站名都記對了。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你可能從未發現,閱讀是如此有趣

我突然意識到,正如老師所說的那樣,0-6歲的孩子正處於吸收知識的黃金時期,無論是他可以很快地、囫圇吞棗的背誦唐詩,還是僅僅根據兒歌裡唱的《三字經》,就會背“人之初,性本善……”,他正以驚人的速度吸收著周圍傳遞來的信息。

只給他講了幾遍睡前故事裡的《三隻小豬》,他就已經可以準確地複述出來,而且還會加上自己的評價:“幼兒園裡的某某某就是第一隻小豬,我要做第三隻小豬……”同樣,我也突然意識到,我所熟悉的故事、寓言、童話,除了已經忘記的,差不多都給他講完了。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近期有幸聽了一位在臺灣開辦少年閱讀班的張老師的公開課,張老師在課上講了很多青少年在中文閱讀上出現的問題。

其中有很多就是因為在幼兒園時期,兒童沒有掌握好良好的閱讀習慣,只知道一味地複述卻找不到重點,所以導致了很多孩子在小考、期中考試的時候,成績還不錯,但真正到了畢業考試、升學考試的時候,“耍小聰明”而來的閱讀習慣,往往會讓他面對突然陌生的習題手足無措,從而成為習慣性的“發揮失常”。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那,什麼又是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該怎樣去培養這樣的好習慣呢?在什麼時期,孩子又應該讀些什麼呢?我請教了一位有著十多年幼教經驗的老師她嘆著氣對我說:“原本在幼兒園時期的時候,應該讓孩子多讀讀繪本,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興趣,但家長們總是讓孩子背這背那,好出去炫耀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於是孩子就有了閱讀的逆反心理。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到了小學的時候,家長們意識到了這點,又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興趣,但這個時候,恰恰是應該引導著孩子有‘我要學’的最好時期,無論是學閱讀,還是學其他的藝術技能。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等過了義務教育時期,家長又開始讓孩子補課。去學鋼琴、小提琴等,為的是能考試加分。而實際上這個時候,更應該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藉此修正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中國式的家長,就總是這樣在給孩子補課。該上什麼課的時候,沒有讓孩子走這條路,等孩子大了,卻又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財力重新走,孩子總在補課,家長總在掏錢,本來一件原本可以按部就班就輕鬆解決的事情,反而拖成了雙方(家長、孩子)都不願的事……”。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想起給晚報小記者做培訓的時候,很多家長問過的一些問題,如“孩子當小記者到底有什麼用?”或者問“我孩子讀了五六本書了,作文怎麼不見長進,寫的文章沒有發表過,語文成績也沒見提高呢?

”大多數時候,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這類問題。因為提出這類問題的本身,就說明家長對孩子閱讀作用的認識太功利,他們所理解的“有用”,“會閱讀”恐怕不算“有用”。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但是,我找到了三個這樣的例子,胡適小時候因為得到半本《水滸》,激發了研讀古籍的興趣;魯迅先生因為長媽媽贈送的一套粗糙的《山海經》,對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產生了好奇;

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因為小時候聽父親讀魯迅的小說《肥皂》,被其中的象聲詞“咯支咯支”所吸引,遂產生了熟讀魯迅作品的願望……我不知道,在我們的家長看來,半部《水滸》、粗糙的《山海經》、一個頗值得玩味的句子到底有什麼作用,但它們的的確確成就了一位位名家大師。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如果要求孩子讀幾本書就能讓語文考一百分,就能考上名牌大學或成為作家、評論家的話,任何一個老師都可以很負責任地說,讀書不可能“見效”這麼快。但讀書會使孩子的行為、思想習慣……這些隱性東西發生變化,特別是將來某一天,當孩子在某方面有所成就時,他會動情地回憶起小時候讀過的一本書。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信陽晚報30週年座談會上,有位老讀者曾動情地說:正是當年在晚報上發表過的一篇“豆腐塊”,讓他對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喜歡上了閱讀和寫作,參加工作後,也一直沒有放下。

而我本人,正是因為當年偶爾的一個全市小主持人比賽,靠著講述《故事大王》裡的一篇故事,一路殺進決賽,從此對語言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儘管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工男,但從畢業開始,就一直在做文字工作,歸根結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既然沒有辦法讓兒子到別人家去寫作業,提前找到親家甩鍋;也沒有辦法用“每個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是上蒼賜予家長的禮遇……”,這樣的“毒雞湯”來麻醉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還得靠我們父母自己來解決。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提升孩子學習的興趣,當然,更要提升父母教育孩子的興趣。

「原創」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額,是讓咱倆補課

孩他媽媽,老師說了要補課……是讓咱倆補課補啥課?先學學怎麼提高兒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吧!

來源:麥萊恩教育(mylion-e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