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海外產品經理是什麼樣?

背景:

起因是最近也在招聘一些海外產品經理,過程中就在思考,海外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應該是怎樣的?好的海外產品經理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做海外產品經理已經幾年時間,基於過往的經驗,想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個整理。

問題:好的海外產品經理,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和能力?

分解:

1、海外產品經理的內核是產品經理+國際化能力?

2、國際化能力的背景是什麼?即國際化面臨的困難有什麼?

3、產品經理國際化的能力有哪些?


一、海外產品經理的內核是產品經理+國際化能力?

海外產品經理的本質是產品經理的基礎能力和國際化能力的綜合,所以基礎的產品經理能力仍然是非常看重的一點,這裡引用王詩沐《幕後產品》中提到的四個產品經理基礎能力:

1)創業精神:主動性、責任性、抗壓能力

2)終身學習:保持飢渴的學習狀態

3)善於聯想:也就是思考能力,特別是深度思考的能力,出謀劃策

4)善於決斷:基於優先級、時機做出對產品目標最有利的決策

這四個基本能力決定了產品經理的天花板高度,其中聯想和善斷則是 讓產品經理不僅僅是一個執行者,而且能夠獨擋一面,成為產品負責人的關鍵因素。在招聘過程中,會特別關注這四個方面的能力。

國際化能力,即面對不同於中國地區的市場特點和用戶特點的情況下,如何去適配和調整的一種能力。這個過程包括如何去發現差異,理解差異,學習/補充 差異點,解決/適配差異點。就目前國內各個公司的情況來看,國際化意識做得比較好不多,Bigo,頭條、崑崙、獵豹算是其中佼佼者吧。


二、國際化能力的背景是什麼?即國際化面臨的困難有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先需要了解,海外的情況和國內的情況到底差異在哪裡?

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大,因為海外是個比較籠統的概念,目前主流的市場定義有歐美,日韓、中東、南亞(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東南亞、南美、巴西。其實每個市場都有其特殊和差異的地方,所以以下要說的差異更多是通用上的差異。

1、用戶群體的差異:喜好,行為習慣、文化水平、基礎認知

理解用戶的差異是每一個海外產品經理出海的第一步。國內的話,語言、文化相同,所以很多時候產品經理能夠感同身受的理解用戶的感受,但是面對海外市場,你如何能理解印度三線城市一個泰米爾地區的20歲男性青年對於短視頻App的理解?面對這樣的困難,基本的解決思路是必須藉助本地同事的支持 以及大量的實地走訪和調研。這裡對於產品經理很大的挑戰就是語言能力,不管是和本地同事的溝通 和 實際走訪,英語都是不二的選擇。所以如果有可能,海外的產品經理需要鍛鍊一下自己的英語技能。

2、社會的差異:宗教、政治、法規、習俗的差異

社會的差異也是擺在產品經理面前很重要的一個難題。穆斯林社會(印尼)在內容的分級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印度各個地區和語言的內容交叉策略如何處理?中東地區的直播的內容尺度是什麼?產品經理在規劃和實際功能時,以上的問題,可能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決策。作為國內的產品經理,身處國內,如何去第一時間瞭解到海外目標地區的情況,除了更多的與當地同事進行互動了解外,本身也要多瞭解當地的一些主要媒體和信息,關注一些最新的動態。

3、海外互聯網環境差異:做法策略跟國內不一致

海外的互聯網環境和國內相比較,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以下幾個地方尤為明顯:

1)流量分發環境:不同於國內多個應用商店紛爭的情況,海外目前是Google和Apple一統兩端,因此基於兩個平臺來進行各種優化對於流量的獲取和優化就尤為重要。

2)第三方依賴:登錄、Push、支付等

登錄、Push支持等第三方支持,目前很大還是依賴各位海外大佬(FB,Google,Twitter),其中Push平臺主要就是Google 的 Firebase 和 Apple的Push系統。而支付和體現,除了接入大佬們的SDK外,目前部分地區的第三方公司也在抓緊開發自己的體系,例如印度的PayTM 和 東南亞的支付,都在快速發展,使用體驗和費率都會更好一些。

3)基礎建設:流量,網絡情況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網絡情況以及流量的資費情況,很容易影響到用戶的使用行為。因此,針對海外各個地區的基礎建設 千差萬別,產品經理也需要儘可能瞭解情況。比如印度網絡供應商JIO推出的低價4G流量套餐 讓印度人民基本不用擔心流量耗費(但是質量巨差),泰國地區的流量消費目前耗費仍然很高,所以大家對於流量很敏感。


三、海外產品經理國際化的能力有哪些?

總結來說,海外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應該是:基本能力模型+海外能力

好的海外產品經理是什麼樣?

海外產品基礎模型

海外產品能力的幾個關鍵點:

1、海外互聯網特性理解能力:這個點主要是對海外各種基礎產品特性和差異點的瞭解。需要持續關注Google,FB,Apple的各項調整,熟悉相關的一些基礎特性的細節,比如Firebase對於Push的支持細節,FB對於賬號登錄的支持以及關係鏈開放的程度等。 另外,一些基本的國際外需要處理的問題也需要重視:多語言的處理流程,分國家、分語言的地區劃定問題等

2、海外用戶理解能力:對海外用戶習慣和習俗的瞭解,以及是否瞭解和分析用戶習慣的一些手段方法。

3、海外社會/環境理解能力:這個部分的能力要求是對於一些主要海外地區的社會風俗,重要風險點,社會特點、政策特點等信息的瞭解,雖然不必像運營同事那樣知根知底,但是適當的理解對於產品前期規劃也非常有幫助,避免走彎路。

4、語言能力:不是海外產品經理的必須項,但是會作為一個增值項,對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能夠獲取第一手的用戶反饋和信息。避免信息折損。


綜合來看,海外產品經理是一個更具備挑戰性的方向,不僅要細細修煉產品內功,還要不斷學習和掌握國際化的一些知識和技能。但是,可以預見的將來,國際化一定是大部分中國公司的必經之路,因此,海外產品經理的空間也是極大的。


作者:BinGess,本文在PMCAFF社區發佈,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