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我是如何渡過執業初期的艱難的?

2000年10月,我破釜沉舟,毅然辭去當地律師的工作,從淮安南下至鎮江,在鎮江當地某律師事務所做了一名普通執業律師。經歷16年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艱難辛酸的打拼,2016年12月,我終於如願以償在鎮江市自購了較為寬敞、舒適、明亮的辦公用房,創辦了江蘇力挽律師事務所並一直執業至今。這期間感觸頗多,擷取刻骨銘心片段,以求拋磚引玉與同行讀者共勉。


來到鎮江後,人地生疏,執業初期如何破繭成蝶熬過陣痛?我走親友、訪老鄉、跑公司,紮實開展送法到基層、到企業、到社區、到庭院……找準不同客戶需求點、切入點,適銷對路、深入淺出開闢以案釋法的法治講座,積極參加有益的社交活動,積累人脈、積累資源、積累潛在客戶。

律師:我是如何渡過執業初期的艱難的?


律師對於外界來講,可能有些光鮮亮麗,名利雙收。可是,外人又怎能知道其中的心酸苦楚?作為一名外來律師,創業初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開拓業務,我走訪企業,深入工棚,沉入底層調研,深感外來務工人員維權艱難。2001年5月,我創辦了外來務工人員律師維權網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勞動用工、工傷、保險、人身傷害等方面的免費法律諮詢。

律師:我是如何渡過執業初期的艱難的?


2004年8月15日上午10時,烈日炎炎,我剛開完庭,突然接到了一個平時在網站上諮詢過我問題的外來務工人員張某的侄子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哀號的求救聲,稱其叔叔張某在工地打工,不幸被失控的機器撞傷,從3樓摔到地面,生命垂危,120急救車已將其送至醫院搶救,眼下急需搶救治療費用。可是,為推卸責任,承包方以不認識張某為藉口,與包工頭互相推諉。


張某侄子想聘請我為代理律師,幫他維權。掛了電話,我直奔案發工地,現場拍照、攝像,向在場人員調查取證,掌握第一手證據材料後,已是中午1點。顧不上吃午飯,我又火速趕往建管部門反映上述情況。經過2個多小時的協調,承包方及包工頭同意墊付10萬搶救治療費用。張某的燃眉之急得以解決,我也舒緩了一口氣,整個人累得筋疲力盡。


3個月後,張某出院。雖然醫療費護理費均已由責任方支付,但脾臟破裂切除及肋骨骨折等致6級傷殘的殘疾賠金等費用責任方拒絕支付。經細緻瞭解,承包方正在辦理銀行貸款,以此為契機,我建議張某,於2004年12月提起民事訴訟,運用訴訟保全凍結承包方賬號的方式,迫使對方主動與委託人調解結案。


2005年3月經調查,得知涉案承包方施工前曾為張某等購買團體意外傷害險,故又作為張某的保險合同糾紛代理律師與保險公司交涉最終和解結案,避免了訟累。張某一次事故獲取兩次賠償計80萬,至此一事二案圓滿辦結。拿到賠償時,張某情不自禁熱淚盈眶。事後委託人非常滿意,專程送來錦旗。

律師:我是如何渡過執業初期的艱難的?


口口相傳,有10多位類似案件當事人慕名前來聘請我維權。試想如果沒有之前網站上積累的資源,也就接觸不到這個案源。通過這兩個案子,很快又衍生了10多件類似的律師業務,其他案件也陸續湧入。


我想,業務開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對專業知識精益求精,努力提升辦案能力並充分運用辦案技巧,急委託人所急,想委託人所想,這樣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循序漸進提高業務收入,提高業內知名度和影響力。


經過3年多堅持不懈的努力,通過外來務工人員維權網站,我既維護了眾多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又解決了生計所需的收入。我終於渡過了執業初期的艱難,這段經歷也成為我律師生涯中的一段寶貴財富。

江蘇力挽律師事務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