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统方”数据遭重罚,“统方”已成医药反腐打击重点


贩卖“统方”数据遭重罚,“统方”已成医药反腐打击重点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医药行业的变局真的来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公布一则案例,1月14日桐庐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王晓俊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4万元,同时,对王晓俊犯罪所得赃款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贩卖“统方”数据遭重罚,“统方”已成医药反腐打击重点

根据上述报道,涉案人员王晓俊在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担任药品采购员,利用掌握用药信息、新药进院初核及日常采购权力的职务便利,为医药销售人员“统方”牟利。2010年至2019年,王晓俊及其同伙县中医院信息科、县卫健局信息科的工作人员,共收到“统方”好处费231.02万元。

最后,王晓俊还不满足于“统方”得到的“小恩小惠”,又伙同他人以“徐奇”的名义做起了“药代”生意。至案发,两人共同收受医药销售人员给的药品回扣共计人民币1019万余元。

被抓获时王晓俊随身携带的280余万元现金,已被当场缴获。法院判处结果下发后,王晓俊表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

实际上,王晓俊的经历也正是医药行业整体发展的缩影。在经历了超过10年的野蛮生长之后,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医改新政倒逼之下,整个行业都进入了净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随着带金销售模式的瓦解,原有灰色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将受到影响。除了医院内部“统方”、收取回扣等行为受到越来越严厉的处罚之外,与医药贿赂接触最密切的医药代表群体也迎来的最寒冷的季节,不能实现心态、模式转变的人员将被淘汰。

可以看到,进入2020年以来,药企内部调整的节奏正在加快,特别是针对销售人员的降薪、裁员、岗位调整的消息不断传出。在其背后,疫情的影响只是表象,新的政策环境下,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

聚焦购销环节

“统方”已成医药反腐打击重点

就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公布王晓俊贩卖“统方”数据案之前,安徽黄山一起涉及金额超过1600万元的“统方”案件也曾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根据裁定书,被告人沈某是黄山市人民医院微机中心副主任,“三甲”办副主任,曾于2009年至2018年间调任黄山市卫计委工作,回到黄山市人民医院后负责该院医务科远程会诊工作。

在其任职期间,通过市医院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自己的“统方”行为,为医药公司和医药代表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人民币总计16836664.8元。

2019年9月10日安徽省祁门县人民法院做出刑事判决:被告人沈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七十万元。同时,黄山卫健委也对其做出了开除公职的处理决定。

贩卖“统方”数据遭重罚,“统方”已成医药反腐打击重点

图/ 视觉中国

2019年10月,央视也曾曝光温州一起窃取医院“统方”数据牟利的案件,十余人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罪,被警方依法刑拘。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统方”检索,可以查到超过300条文书,涉及诸多知名企业。

“统方”就是对医生处方用药量的数据统计。在带金销售大行其道的年代,“统方”数据,是医药销售人员向医务人员发放药品回扣、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由于这些数据一般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此也奇货可居。相关报道显示,每条“统方”数据费用从200元到700元不等。

可以说,“统方”在医药腐败的灰色链条中,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结合医药反腐升级,中纪委介入医疗领域腐败使腐败成本大幅升高,以及技术升级提高“统方”难度等,医药销售人员想从医院获得数据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结合带量采购使大批药品进入微利时代,传统的带金销售生存空间已经大大压缩。

带量采购来袭

带金销售模式遭遇更致命打击

事实上,随着国家药品集采推进,带金销售早已遭遇更加致命打击。受此影响,药企的销售费用骤减,营销团队人员调整也更加频繁。

近日有行业媒体消息称,一知名药企正在裁撤销售团队,围绕一款带量采购品种,将调整医院团队的1/3人员和零售团队的1/5人员。

而在此前,亚宝药业强硬降薪政策和阿斯利康内部调岗计划,凑在医药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18年底开始启动的带量采购,已经将药品利润降到了地板。两批58个品种的平均降幅都在50%以上。

受此影响,亚宝药业旗下恩替卡韦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大幅下降43.37%和84.92%。公司净利润降幅也达到了90%以上。

阿斯利康受政策影响则更加直接。该公司的王牌药瑞舒伐他汀钙片、吉非替尼片、赖诺普利片都是带量采购品种。根据米内网数据,这三个产品2017年在中国公立医院的销售额超过67亿元,在带量采购之下,收入大幅缩水。

这样的降价力度,也意味着,传统的带金销售模式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整个行业的净化升级迫在眉睫。

在此基础上,国内龙头药企和跨国药企已经做出了积极反应,包括调整销售团队、降薪、裁员,减少销售投入等。

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进入4月份,第二批带量采购结果也应该在各地进入执行阶段了。同时,对标4+7扩围结果,11座试点城市也对第一批中标的25个品种价格进行了调整。

在未来国家带量采购常态化,省级平台纷纷开始带量采购启动试点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类似的调整只会更加频繁、剧烈。而身处其中的医药代表如果不尽快做出改变,也只能是被调整的对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