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電影上映之前,就特別好奇,這部集結了葛優、範偉、趙薇、閆妮等隨便一個就可以擔任領銜主演的影壇大咖以及喬杉、潘斌龍等春晚常駐喜劇演員的電影作品,為什麼取了《兩隻老虎》這個看起來有些簡單到有些隨便的名字?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帶著這個疑問,走進了影院。

電影故事用一句話概括:一個從小被欺負、長大女朋友跟有錢人跑了的年少無為男青年於凱旋想通過綁架鉅富商人張成功一夜致富卻淪為不斷為張成功跑腿代購解決心理創傷然後共同療傷最終都與糟糕的自己和解的故事。

雖然這句話有點長,所以看不懂也沒關係,接著往下看,會有對電影細節的詳細闡述。


Ⅰ:迴歸觀影之前的疑問,電影為什麼要叫《兩隻老虎》?


除了兩個主角張成功和於凱旋都是虎年出生表象意義之外,請大家回憶回憶兒歌《兩隻老虎》的歌詞: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電影裡的張成功,除了錢,一無所有。愛人,在他懷疑疏遠下,離他而去;戰友,在他忘恩負義下,雙目失明;親人,在他一無所有時,自殺身亡;青梅竹馬,在他斷絕聯繫後,永留故鄉。

你看,五十歲的張成功,人生跑得又快又很,他比絕大多數的同齡人都有錢,但脫去金錢的外衣,他的內在都“病入膏肓”,他在最事業有成的時候準備跳樓。這像極了童謠裡跑得很快卻沒有耳朵的老虎,都是一個有缺陷的動物。只是老虎缺在外在,所以人們都覺得奇怪。而他,缺在了內在,除了自己,他人一無所知。

於凱旋又是另一種更顯現的缺陷。而立之年,結婚買不起房、事業看不見光、財富幾乎為負、女友跟人跑路,這個幾乎看不見未來的男人也想自己的人生跑的快一點,於是最一事無成的時候,想出了通過綁架發家致富的歪路子。於凱旋毫無疑問是另一隻有缺陷的老虎,於他而言,除了貧窮所帶來的種種缺憾之外,他還有一段被校園暴力的少年記憶。

我想這或許是取名《兩隻老虎》的內在意義:看兩個各自有缺陷的人,如何在人生的這條跑道上,放下缺陷,能過就過。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Ⅱ:於凱旋幫張成功做的三件事,能否打開張成功的感情枷鎖?


於凱旋綁架了張成功,要求贖金100萬,否則撕票。

張成功說,幫我做三件事,給你200萬。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①:問大明星周原,對自己的看法。

周原無疑是張成功此時唯一深愛的女人,但由於他的猜忌、強勢、多疑以及骨子裡的不信愛、不會愛、不懂愛,周原最終離他而去。

我想從周原走的那一刻起,張成功的感情枷鎖就又多了一把。無論是愧疚遺憾、愛還是思念,總之,周原是他心裡的一個結。所以,想要尋死的他,在意特別在意周原對他的看法。

於凱旋找到了周原,在兩次的交談中,他得到了周原對張成功的看法。他“略加改編”的轉達給張成功後,張成功痛哭流涕。

從後來的信件裡知道,張成功一直都知道於凱旋轉達的看法不是真的,但他選擇了相信,也選擇了釋懷。諷刺的是,曾經周原對他的愛都是真的,他卻選擇了懷疑。

而在影片的最後,於凱旋和周原的最後一次交流,才知道於凱旋轉達的看法都是真的。

你看,生活從來沒有欺騙你,因為生活從來都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真真假假分不清,你相信什麼便是什麼的。

所以,何必執拗於真真假假,用心感受,能過就過,不能過硬著頭過唄。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②:找失明戰友範志剛,投資盲人按摩店。

範志剛是張成功的戰友,且是關係最鐵,對他最好的人;是願意把零食留給他吃,是第一個跟他暢想未來和夢想的人;是為了救他中了子彈,退伍後跟他借錢取子彈卻遭他拒絕最後雙目失明的人。

範志剛於張成功而言,不僅揭示著他對友情的背叛,還有道德的譴責。

因為張成功拒絕好友的求助,不是因為他沒錢,而是因為擔心戰友還不起。

彼時冷血的張成功,或許沒想到在越來越有錢的以後,會因為自己的冷血而日日飽受良心的譴責。

所以,自殺之前,他想彌補,想救贖。

在戰友的盲人按摩店裡,他一言不語,眼睛裡卻寫滿了時過境遷的歉意和愧疚,他讓於凱旋以天使投資的名義投很多很多的錢,卻不知在範志剛給他按摩的那一刻,就認出他了。

一句:“多吃點,還那麼瘦。”感動的又起止按摩椅上淚流滿面的張成功,還有熒幕前無聲感嘆的我們啊。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戰友最終拒絕了他投資的好意,因為怕還不起。

感情就是這樣,我可以原諒你曾經的傷害,因為你是我在乎的人,我希望你釋懷,你輕鬆,你快樂。但我無法接受你日後所謂的彌補,因為曾經流過的淚,是收不回來的。

有些傷疤,一旦形成,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再次癒合的。


③:去張成功故鄉讀信,真正意義上的剖開自己的內心。

張成功給於凱旋寫了一封信,卻賣了很大的關子,一定要到張成功多年未回的故鄉的高山之巔去讀。

在於凱旋的”回鄉“之旅裡,我們看到了還在鄉村心裡充滿愛意的青梅竹馬彩霞,也知道了成功父親自殺的故事。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父親在他年幼時的跳崖自殺,應該是張成功從心底裡不相信感情的源頭。

所以他一次次的猜疑感情、背叛感情,因為他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人愛他,連他自己都不愛自己。

也許張成功覺得生活欺騙了他,因為生活只給了他事業和金錢,卻沒有給他愛。

他認為所有人親近他都有目的,可當與自己和解之後,他會發現不論是離他而去的周原、還是被他拒絕的戰友範志剛甚至是被他遺忘在家鄉的彩霞,都依然默默地關心著他,愛著他。

生活從來沒有欺騙過他,能欺騙他的,只有他自己。


Ⅲ:張成功幫於凱旋打史劍,幼時的創傷能否在成年得到治癒?


於凱旋除了而立之年的一事無成,在少年時期,還有一段特別痛苦的經歷:被一個叫史劍的同校男孩校園暴力,連續打了一年多,直接剝奪了於凱旋寫詩的愛好。

於凱旋以前很愛寫詩,但因為寫詩被史劍校園暴力,每天寫詩也打不寫詩也打之後,索性他就不寫了。

這一段於凱旋講述的雖好似時過境遷之後的雲淡風輕,但有過少年心理創傷的人都知道這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影響巨大的。

碰巧,張成功經歷過少時父親自殺的創傷,所以他想幫於凱旋。

他們找到史劍,讓他背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背一句打一巴掌。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最後鬧到了警局,三個人在警局的和解能代表於凱旋與少年的自己和解嗎?

我想導演或許想表達這層意思,但現實呢?

校園暴力一直是廣泛關注但很難根絕的一中校園社會現象,對於在青少年時期不幸遭遇了校園暴力的同學,應怎樣予以即時的心理治療和補償應該得到重視。

難道要每一個被暴力的同學都去用漫長的一生來自我治癒自我救贖嗎?


Ⅳ:人生難免有痛與掙扎,難道生活欺總是欺騙著你?


就像一週前外公的意外離世,生活特別喜歡在你覺得安逸的時候給你當頭一棒,讓你措手不及,遺憾不止,疼痛無比;

就像已經很努力的工作,卻還是需要很精打細算,讓所賺的每一塊錢都花在刀刃之上;

就像你用盡全力奔跑也追不上一直在前面看風景的某某某;

在叫做生活的這條跑道上,大多數人都是在痛與掙扎裡步步向前的,但這所有的痛與掙扎,真的是生活帶給我們的謊言嗎?

不,那也許只是我們給自己上的枷鎖。


《兩隻老虎》: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會在與自己和解的那天找到出口


當有一天,我們審視內心,學會將心裡所有的遺憾、傷痛、愧疚、不甘、缺陷等等情感通通都放下的時候,我們也就與自己和解了。

那時你會發現,所有的痛與掙扎都有了出口,而生活從來沒有欺騙你,就像詩裡說的那樣,所有過去了的,都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