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不一定是佐餐

“雞肋”別有意義

“ 著名文學評論家曾鎮南曾以“慧眼向洋看世界,筆攬風雲織華章”來盛讚劉亞洲,他寫道:“當我第一次讀到劉亞洲描寫外軍戰爭的報告文學《惡魔導演的戰爭》時,一種強烈的刺戟,一種極度的震驚,使我久久不能平靜。一個突出的感覺是:

我們必須重新認識這個大大地變化了的世界。”

疫情之時,“好與壞”概念也有了“命運”的變異M國兩艘常年遊弋在南海水域航母,爆出了“virus”的襲擾,M老大連呼“槽糕”,艦士們感染像是上帝安排一樣,逐步解除當年以色列“魔鬼”之稱沙龍般的癔戰。和平亦有和平的路徑,強權自有“雞肋”的原因。

詩人海涅曾說;“在這個膚淺的卑躬屈節的年代裡,一定要發生點事情”。《海涅抒情詩選集》

編劇李存葆在《高山下花環》中臺詞:在他們眼裡,我們就是“雞肋”。M航母艦士們應該讀讀這兩部中國期望和平的文學作品。不曾想“virus”是衝破信仰籬笆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