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的寶寶能認識1000多個字,把握好這幾點是關鍵。


大家好,我是空媽。


最近琳琳小朋友的日子過得非常'苦悶',因為今年9月自己就要上小學了,父母為了能夠讓琳琳獲得更好的教育,打算把她送到對生源要求比較嚴格的'私立學校'就讀。

這也就意味著琳琳需要經過學校的層層篩選,初試、面試等等環節後,才能最後決定是否能夠被學校錄取。

所以爸爸媽媽們給孩子做了很多'雞娃'的舉動,給琳琳報了好幾個幼小銜接班,希望孩子可以順利通過學校的考試,而在銜接班裡琳琳發現很多同齡的孩子,不僅加減法算得比自己好,就連漢字也都比自己認識得多,有些孩子甚至還認識,比較簡單的英文單詞,這不僅讓孩子,同樣另琳琳的父母都感到十分詫異。


學齡前的寶寶能認識1000多個字,把握好這幾點是關鍵。


那麼哪些同齡的學齡前寶寶,到底是如何做到能夠小小年紀,就認識這麼多字的呢?


1、長期堅持是關鍵


學齡前的寶寶能認識1000多個字,把握好這幾點是關鍵。


很多家長都是在學齡前,才發現自己的孩子這方面能力有欠缺,然後就開始搞'突擊'、'惡補',其實認字這個技能跟其他的學習能力不同,一時半會兒是沒有辦法一蹴而就的。

它並不像是加減法、繪畫各種才藝表演一樣,可以通過短時間的訓練,就收到一個比較滿意的效果,這是一個特別講究細水長流的過程。

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寶寶認字的能力。等到像琳琳父母那樣,孩子馬上就要進入小學面試的時候,才恍然反應過來,卻已經來不及追趕了。


2、親子閱讀是王道


學齡前的寶寶能認識1000多個字,把握好這幾點是關鍵。


也有家長不知道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認字的能力,其實目前被越來越多家庭逐漸重視的'親子閱讀',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培養途徑。

親子閱讀其實也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的,家長們在跟寶寶互動,或者為孩子念繪本的時候,可以通過一個'小動作'的增加,就能夠逐漸培養孩子認字的水平跟能力。


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就是——在共同閱讀的時候,家長用手指著字來為寶寶講讀。


這樣一個微小的動作,一時半會兒是看不見什麼效果的,但是它卻在有意識地加深孩子對於這個'字'的印象。


我們都知道條件反射的訓練方法,如果我們在給狗狗餵食的時候,不停地搖鈴鐺,那麼久而久之,狗狗就算是在沒有吃東西的時候,只要聽到了鈴鐺聲,也會不自覺地流出口水來。

這就是條件反射,我們在給孩子念繪本故事的時候,只要多加上這一個'指文字'的小小動作,也能夠在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的重複循環中,讓孩子逐漸理解、記憶住這個文字的外形跟含義,這也就達成了我們教會孩子'認字'的最終目的了。


3、畫圖認字是趣味


學齡前的寶寶能認識1000多個字,把握好這幾點是關鍵。


我們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認字方面,還可以利用圖畫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培養這個能力。

很多有趣的圖畫,也是能夠幫助孩子認識文字的,而且這種趣味性的認識,還能加深孩子的記憶。

比如"哈"字,就是一個小女孩張著大嘴在笑,家長在畫圖的時候,就可以一邊畫一邊告訴孩子;"岸"字,有山、有海,還有一棵枝幹像極了"幹"字的大樹;"採"字,一株綠葉紅花,上面懸著一雙手要去摘;

家長們還可以通過繪聲繪色的故事,來幫助孩子理解、記憶文字,比如我們可以把'陽'、'月'、'鳥'、'山'這些字組合起來,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來讓孩子知道並且記住這些字的意思,以及含義。


最後總結一下:想要讓孩子認識更多文字,需要從小開始著手培養,並且堅持下去,親子閱讀、圖畫趣事都是不錯的培養方式。


學齡前的寶寶能認識1000多個字,把握好這幾點是關鍵。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