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開國中將張國華18

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在敵軍的重兵“圍剿”下,孤懸于山區的河東遊擊隊潰散了。

夕陽西下,時將黃昏。張國華、王一東走進了秘密通道。這是一條不能稱其為路的路崎嶇異常,荊棘叢生,路旁就是萬丈懸崖,稍不留意就有掉下去的危險。昏暗中,他們用手刨開與人齊高的藤蔓,小心摸索著前進,臉、手不時被樹枝荊條劃出一道道血痕。

“路太難走,光線又暗,要不做一支火把?”王一東說。

“這兒離敵人很近,用火把會暴露的。

“要是能點火把就好了。”

“長征都走過來了,還怕這個路。過去,夜行軍越封鎖線時,不準點火把,不準照電筒,不準抽菸,不準談話。無敵情點火把行軍是很壯觀的。走平坦大道,光照十里;過山,宛如一道長龍,金鱗閃閃;穿樹林,如火蛇鑽洞,紅光照天……”

說話間,他們走了二三十里,一座村莊出現在眼前。

“看到這座村子,再走一二里路就到山腳了。”王一東興奮地說。順著王一東手指的方向望去,村莊的燈火依稀可見。

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張主任,我們去夏縣吧,那兒號稱‘華夏第一都’。南有同蒲鐵路、大運公路、太三公路穿境而過,東有中條山護衛,西有稷王山把守,鳴條崗橫臥其中。境內地形複雜,山巒重疊,丘陵平川起伏交錯。而且,我家就在夏縣。”

“好。先躲過風頭再說。”

第二天,北斗星高懸的時候,伴著路旁田間發出“唧唧”的蟲鳴,王一東帶張國華來到一大戶人家門前停了下來。

“咚咚”,兩聲輕輕的敲門聲在靜寂的夜顯得清脆。屋內沒有任何聲響,王一東又敲了兩下,屋內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誰呀?”

王一東趴著門縫,小聲回答:“是我,老張。”

不一會兒,屋裡頭響起走步的聲音,“吱呀”一聲,門開了。

“快,進屋去!小心讓人瞧見!”老張把兩人拽了進來,趕緊把門關好,插上門閂。

“老爺,少爺回來了。”老張急忙跑到南屋門前通報。

見張國華疑惑的神情,王一東解釋說:“別擔心,我爹是夏縣開明士紳。老張是我家老管家,很忠厚。”

“東兒,你怎麼回來了?這裡來了很多‘白狗子’。”張國華循聲望去,只見一位50歲左右的男子掀開門簾從南屋走出來,一邊走一邊扣衣衫。他判斷說話者是王一東的父親,王老爺。

“游擊隊打散了,我們沒處去。”

“回來了,哪裡都不要去,過了這陣風頭再說。這位是?”王老爺詫異地看著張國華。

還未等王一東開口,張國華回答道:“老人家,我也是游擊隊的,給您添麻煩了。”

王老爺笑呵呵地說道:“還是你們好,有你們在呀,土匪民團、‘白狗子’不敢搗亂。”說完,忙著吩咐老張為他們燒水洗臉洗腳、做飯、鋪床。

到了王家,張國華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家,想到了母親。這一夜,他睡得很踏實、很香。

轉眼間已進入8月份,張國華在王一東家住了兩個來月。從王老爺帶回的舊報紙中,他們看到《大公報》6月份刊登的一則消息:

蔣氏正準備著手解決西北問題時,兩廣軍閥陳濟棠、李宗仁不失時機地發動了“六一事變”,公開打出“反蔣抗日”旗號,要求北上抗日……

張國華對王一東說:“這是兩個月前的消息了,現在的局勢肯定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我們到太原去,摸清楚情況,尋找到組織,也好開展工作。”

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太原老照片

於是,兩人搭乘運貨的馬車,奔赴太原。抵達太原境內時,晨曦初露,在一家客棧安頓好後,他們化裝成當地的老百姓,肩上挎著一個麻布袋,裝作進貨的樣子來到繁華的集市。周圍的老鄉揹著各種各樣農產品和土特產,到集市上趕集。由於天氣晴朗,來的人很多,集市上很熱鬧。

張國華、王一東有時也問問價錢,眼睛主要是在尋找“獵物”。在集市上轉了大半天一直沒有收穫,直至上午11時許,一高一胖兩個賊頭賊腦的人,進入他們的視野。見這兩個人溜進一家茶鋪,張國華和王一東隨即走進茶鋪,在他們附近坐了下來。

“客官,借個火。”王一東裝作吊兒郎當的樣子,藉故搭茬。高個子瞟了王一東眼,把正在抽的紙菸遞了過去。張國華不失時機地遞香菸給他倆。胖子警惕地看著張國華,問:“做生意的?”

“小買賣。”張國華回答得很自然。

兩人接過香菸。胖子繼續問道:“什麼生意?”

“現在生意不好做,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主要經營百貨。”

“快收市了,還沒挑到貨?”胖子瞟了一眼他們的麻布袋。

“成本太高,去除路途的開銷,還得倒賠。轉悠了一上午,也沒有收穫,口乾舌燥才來喝口茶,歇會兒。”張國華一臉無奈。

“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還指望東西跌價呀?你們是小地方來的吧?目光短淺!告訴你們,現在趕緊進貨,過不了多久,保管這些貨要像翻跟頭一樣漲價。”高個子得意地說。

“啊,真的?今天我們是遇上貴人了。我們從小地方來,很多都不懂,還望兩位大哥指點。”張國華故作興奮,轉頭對王一東說,“去,打壺酒買點下酒菜來。”王一東會意,馬上跑出茶鋪,不一會就買回了酒菜。

他們一邊喝酒一邊閒聊,幾杯酒下肚,話匣子打開了。

“大哥呀,為啥現在進貨不會吃虧,反倒會賺錢呢?”張國華問。

“你們有所不知,前不久,日本策動和協助蒙軍對綏遠發動了進攻,全國興起了抗日救亡運動。”胖子大口嚼著滷肉說道。

“這和我們有何相干?”王一東不屑地回答。

“哼,說你眼淺吧。”胖子打了個酒嗝,瞪了瞪王一東。

“別打岔,兩位大哥肯定是見多識廣的人,好好聽大哥的,只要能掙錢。”張國華假裝埋怨。

為了使張國華、王一東相信自己,胖子把身子湊上前,壓低嗓門道:“知道我們是幹什麼的嗎?”

“不知道。但憑我闖蕩江湖的經驗,兩位一定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張國華故意奉承。

你還有點眼力。我們是特別行動小組的。”胖子說話間,高個子立即用手肘碰了一下胖子,胖子沒再繼續說下去了。張國華、王一東裝作聽不懂,說起了笑話,兩個特務見狀哈哈大笑,放鬆了警惕。

“說明白點,就是有大仗打了。這不僅是兩黨之間的事,還有與日本人的事。你們說,這仗一打起來,最缺的是啥?物資唄。你們現在把貨囤放起來,到時只管數票子。”

“真有這樣的好事?”張國華裝作高興的樣子,進一步試探。

高個子狡黠地說:“眼下,紅軍對各地方實力派搞統戰。東北軍的張學良和西北軍的楊虎城要求開赴綏遠前線抗日;李宗仁、白崇禧派代表到陝甘蘇區,要求訂立合作抗日的協定;綏遠的傅作義已開始同紅軍接觸商談合作抗日問題。”

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特務說話間,張國華的大腦飛速運轉,他不僅要甄別這些消息的真偽,還要分析當前的局勢以及紅軍的處境。直覺告訴他,特務講的是實情。張國華把近幾個月發生的事聯繫在一起,思路越來越清晰,他抑制住內心的喜悅,巧妙地與兩人周旋。兩個特務醉醺醺離開後,他們趕了回去,商議尋找組織的具體計劃。

接下來的一個月,他們奔波穿梭於太原的大小街道,凡是有可能會是聯絡點的地方,他們都去找過了。由於沒有人牽線,他們尋找黨組織的路走得異常困難。

9月,在王一東的提議下,兩人匆匆趕赴北平(今北京)。在這個大城市裡,憑自己單薄的力量尋找組織,好比大海撈針。張國華打探得城南有一家江西吉安會館,吸引了不少在北平謀生的吉安人居住。為了安全和尋求相互有個照應,他們也住進了吉安會館。

這家吉安會館位於城南的一個小衚衕裡,建築風格為典型的江西風格,老闆姓李。進正門就是一間大堂,大堂兩邊有20餘間房子,後面是老闆家人居住的宅院。張國華以“劉桂華”的名字登記住進了會館。會館居住的吉安人,來自北平中等階層,信息來源廣泛,因為相處和睦,大家經常討論時局。綜合各種消息,張國華判斷紅一方面軍結束西征後在陝甘寧邊區及附近地區休整。由於囊中羞澀,張國華決定讓王一東先去西安探探虛實,自己留在吉安會館等消息,並約定了以後的聯絡方式和暗號。

9月中旬,王一東隻身一人前往西安。張國華的生活已經捉襟見肘,儘管省吃儉用,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

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開國中將張國華

9月下旬的一天,張國華接到王一東的來信:“到西安不幾日,即找到家人。家裡一切安好,勿念!現寄來15塊錢,以作生活費,擇時再託人帶些生活用品給你。”

這是事先約好的暗語,王一東已找到了組織!張國華從王一東沒有留寄信地址,也沒讓他前去的情況分析,王一東還在等待組織對其身份的審查。

在熱切、焦急的盼望中,張國華終於盼到了王一東託西安地下黨成員寇子嚴捎來的一封密信。寇子嚴說:“王一東同志已將你們脫離組織的有關情況作了報告。由於日、偽、頑在各大城市大搞白色恐怖,許多黨的組織受到破壞。為保護黨的組織、加強安全防範,我們採取單線與上線取得聯繫的方式。我負責給你傳信和交待接頭暗語,接頭地點在密信裡!待你的身份被組織確認後西安方面會給你安排新任務。”接著,寇子嚴又將接頭方式和暗語告訴了張國華。

待寇子嚴離開會館後,張國華打開了密信,一行字映入眼簾:

接信後,速到天津日本虎島街大同公寓,家裡有人探望。來信可寄西安東大街晉陽客棧劉全(收)。

這意味著組織認可了王一東!張國華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幾個月來與組織失去聯繫的孤獨與無助,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行李,來到長途汽車站,登上了發往天津的汽車。經過幾小時的顛簸,天津到了。下車後,張國華招了一輛人力車,徑直到了大同公寓。

張國華生怕錯過與人接頭的機會,幾乎寸步不離住所,飯菜都是讓店小二送到房間。他腦海裡不斷翻騰著與來人接頭的場景,心裡反覆默唸著接頭的暗語,甚至有一天在睡夢中還夢見有人來敲門:“劉先生在嗎?我是法租界對角街6號的。”他急忙答道:“在家,我曾去過。”然後就去開門,門開了,卻不見來人……

做了這個夢之後,張國華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約定的時間已過了7天,仍不見接頭人的蹤影。張國華急得坐臥不安:“是不是聯絡地點有變?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回想到寇子嚴曾說過“謹防組織內的奸細”,一股熱血直穿頭頂,他的心怦怦直跳。

“有可能發生了意外,上級才取消了這次行動。”在沒有得到上級明確指示前,張國華不敢貿然赴西安,怕擅闖西安會影響組織的計劃和行動。思前想後,他決定立即啟程回北平,等待王一東的再次聯繫。

返回北平江西吉安會館,張國華寄出一封信,將去天津接頭的情況告訴了王一東。之後,張國華一直盼著王一東的回覆,他像一隻孤雁,渴望儘快回到雁群之中。

10月中旬的一天,在焦急等待和忐忑不安中,張國華終於接到了王一東的回信,他急忙斯開信封,“速赴西安”四個遒勁大字展現眼前。

(未完待續)

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顛沛流離4個月,張國華輾轉找組織,終於等來回信:速赴西安

【注:《井岡山上走出的“井岡山”——張國華傳》作者尚有少量存書。如有需要者可私信留言聯繫。參加對印反擊戰或者18軍的老戰士,作者敬贈此書,贈完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