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力薦《人生海海》:有一種人生智慧,值得用一生去銘記

你是否覺得半生坎坷,無數次感嘆命運對自己何其不公?

你是否已經拼勁全力,但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你是否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絕望和痛苦,找不到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如果這都是你,我建議你去看一下《人生海海》,這本書講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殘酷的生活打不倒他,自私的人性摧殘不了他,而這一切伴隨著時間帶來的仁慈治癒著他,讓他始終堅守著那份正直、善良、勇敢和對生活執著的熱愛,這就是他的英雄主義,相信你在書中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執著和堅守。

正如楊洋所說:

“這本書讓人有迎接風浪,直面困頓的力量,也有拼盡全力,燃燒青春,活出別樣人生的勇氣。”

楊洋力薦《人生海海》:有一種人生智慧,值得用一生去銘記

而作者麥家曾經這樣推薦和保證:

“如果你覺得你的命運是可恨的,你和你的命運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甚至受不了的時候,不妨去看一看《人生海海》。”

作品簡介

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語,形容人生像大海一般廣闊無邊,複雜無常,潮落之後會有潮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它教人好好活,珍惜眼前的時光,無懼風浪和跌宕,勇於直麵人生。

作者麥家,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24歲開始寫作,著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等一些列諜戰小說。2008年,《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其中,《解密》《暗算》入選“企鵝經典”文庫;2014年《解密》被英國《經濟學人》評為“全球年度十佳小說”,2015年獲美國CALA最佳圖書獎,2017年被英國《每日電訊報》選入“全球史上最佳20部間諜小說”。

楊洋力薦《人生海海》:有一種人生智慧,值得用一生去銘記

《人生海海》是麥家2019年出版的最新長篇小說,是他沉澱八年後的新作,不同於以往的諜戰題材,他“另立山頭”,勇於直面內心最脆弱而難以割捨的童年和故鄉情節,講述了一個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正如他所說的: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與人性的密碼”。

整部小說是以一個十幾歲少年的視角來展開的,而少年身上隱藏著作者麥家的影子。

麥家出生於一個農村,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由於兒時家庭政治地位比較低下,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親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使得他從小就被別人歧視和排擠,沒有朋友,內心孤獨,甚至連為人師表的老師也汙辱他,只能通過寫日記來排解心中鬱悶孤獨的情緒。

而正是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他與文字結下了深刻的感情。在寫了多年日記、讀了很多小說之後,一個偶然的契機喚醒了他對小說的創作激情。

而他本身是軍校畢業的,長年的部隊生活,縈繞在內心深處的軍人情結,足以讓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個勇敢、正直、善良、堅毅的上校形象,書寫出一個在時代中穿行的傳奇人生。

而書中的少年,跟麥家一樣,在相同的時代背景下,有著相似的孤獨而痛苦的童年。

膽怯、孤獨,少言寡語,內心敏感,感情細膩,喜歡偷聽偷看。由於曾經相濡以沫的爺爺一時糊塗鑄成大錯,連累他受到村裡所有人包括老師的排擠,差點丟了性命,為了活命不得已流亡到海外二十二年才得以重返故鄉,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成為成功的華僑企業家。

可以說,這部小說不僅僅只是講述了一個傳奇故事,更是麥家自己苦難童年和人生經歷的縮影,它告訴人們命運的殘酷和時間的仁慈,用他獨有的英雄主義洞察人性和人心,教人直面跌宕起伏的人生,激勵著無數年輕人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楊洋力薦《人生海海》:有一種人生智慧,值得用一生去銘記

故事梗概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小山村,是以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口吻講述的,村裡的人都有綽號,就像少年爺爺老巫頭說的那樣:

“綽號是人臉上的疤,難看,但沒有綽號,像部隊裡的小戰士,沒有職務,再好看也是沒人看的,沒斤兩的”。

故事圍繞村裡一個傳奇人物的經歷展開,他綽號太監,但更多人叫他上校,他和少年父親是一對死黨,從小玩到大。很多人一面在背地裡罵他,詆譭他,一面敬他愛他,受他照顧,有事都去找他,好像他才是村裡真正的“老巫頭”。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功勳顯赫,後半生卻悽苦冷清。

年輕時當過國民黨軍隊上校,軍醫,軍統特務,立過功,也救過解放軍首長,當過解放軍軍醫,參加過抗美援朝,成為英模,四處演講,一時可謂風光無限。後因作風問題被開除軍籍,重回故鄉,過起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他的生活並不普通,日子過的比誰都舒坦,從不下地幹活,天天在家看報紙,嗑瓜子,養著一對貓,寶貝的不得了。

他到底是不是太監,為何會被解放軍開除,為何被開除後,依舊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村子裡的人對他一直存著一股好奇心,但也正是這股好奇心害慘了他,逼瘋了他。

文化大革命時,他被當成反革命分子批鬥,這種鬥爭在他眼裡就是“小打小鬧”,他當然是不放在心上的,不逃跑也不抵抗,但後來因為一個秘密,一向與人為善的他竟傷害紅衛兵逃跑了,隱姓埋名當起了“和尚”。

後來,因有人舉報,上校被公安局逮捕,被扣上了毒害紅衛兵的兇手、大特務、大漢奸、大流氓等多項罪名。經歷過無數戰爭洗禮的他,面對即將到來的死刑,當然無所畏懼,但當無知良民要當眾揭開他身上揹負著的一個巨大恥辱時,他崩潰了,徹底瘋了。

他見人就打,要罵。被村民領回去之後,由少年父親單獨照料。

半年之後,一個女人跑到村裡來,說是上校戰友,要帶上校去城裡看病,村裡人沒有反對的。一年之後,女人帶著上校回來了,上校的瘋病算是治好了,但智力卻淪為一個七八歲小孩的樣子。

女人隨後與上校結婚,一面照顧行為舉止像小孩子一樣的上校,一面照顧他剛出獄,風燭殘年的母親,無不妥帖周到。後來老人家去世,辦好後事的女人帶著上校回了她的老家,從此過上安逸寧靜的生活。

村裡人都說,上天對上校太殘忍了,這麼好的一個人,為國家立了那麼大功勳,卻被活活逼瘋了,智力淪為八歲小孩,但這對他來說卻是最好的結局,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擺脫身上的恥辱,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上校到底是什麼為了保住什麼秘密和恥辱,甘願當光棍、太監、罪犯,最終竟被徹底逼瘋?也許只有讀完小說才能更加深刻理解上校到底承受著多大的恥辱,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楊洋力薦《人生海海》:有一種人生智慧,值得用一生去銘記

傳奇故事中的深刻人生智慧

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村裡公認的壞學生小瞎子,也就是那個被上校割了舌頭,挑斷手筋的紅衛兵,為了刺探上校身上的秘密而受到傷害,後半生過得悽苦,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靠村民的救濟維持生活。

當小瞎子的父親老瞎子知道自己死後兒子便是廢人一個,要想活著,只能依靠村裡人的慈悲和憐憫之心。

他便在祠堂門口跪了三天三夜,用自己的性命來祈求村裡人善待小瞎子,這種壯烈的死法最終感動了村裡的人包括上校的死黨——少年的父親,他們原諒了小瞎子對上校造的孽,在生活上一直接濟他,使得他頑強的活了下去。

少年因為爺爺犯的錯誤,不得不流亡海外,當牛做馬的辛苦工作了二十二年才得以回到故鄉,他起初對小瞎子是懷恨在心的,看到他的可憐模樣很是得意,但後來他也選擇了放下,對小瞎子開始施以援手。

正是所有人的善良和憐憫之心,小瞎子越發頑強的活了下去,在電腦科技逐漸發達的年代,他還學會了用腳打字,成為網紅,將自己包裝成博學多才的算命先生,笑傲於自己的網絡江湖。

報紙上說,歲月不饒人,人生難回頭。其實,歲月也是饒人的。二〇〇一年,不知是不是回來多的緣故,我看夠了他洋相,恨夠了,過癮了,一次我在矮腳虎的連鎖超市門前遇到他,他一如既往地對我哇哇叫,向我討好,乞討要錢。我不知怎麼的,一反以前嫌惡不睬的冷漠,丟給他兩張一百元。等我從超市出來,他用殭屍手推我到一邊,讓我看他寫在泥地上的一行字: 大人不記小人過,謝謝你。我對這句話沒什麼感覺,我才不要做他的什麼大人,更不要他感謝。但我沒想到,我居然感謝起自己來,這個不經意間的所謂的善舉給我留下了經久不息的安慰。這是我的勝利,我饒過了他,也饒過了自己。我戰勝了幾十年沒戰勝的自己,彷彿經歷了一場激烈的鏖戰,敵人都死光了,一個不剩,我感到既光榮又孤獨,孤獨是我的花園。我開始在花園裡散步,享受孤獨留給我的安寧。

一位哲人曾說,如果沒有寬恕之心,生命會被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所支配。這樣的人生是可怕的,人只有學會放下,內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才是成長。

“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本書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講述人,跟許多普通少年一樣,他的童年過得是快樂的,有一個疼愛自己的爺爺,一個內斂而嚴厲的父親,還有一個一起瘋玩的死黨,他喜歡聽爺爺的大道理,和父親一起去上校家裡吃肉,聽上校講故事。

然而,在他爺爺犯錯之後,為了保存性命,他不得已背井離鄉,隻身一個人偷渡到西班牙,因介紹費被中間人私吞,不得不賣身給龍頭,在工廠做著釘皮鞋的工作,一干就是六年。

其間,他受盡欺凌和生活的打擊,也想過罷工等死。但一個女孩激勵了她,告訴他:“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我要不遇到它,死幾回都不夠”。把自己一家人被紅衛兵毒害,走投無路不得不賣身抵出頭費的苦難經歷告訴他。

後來,這個女孩成了他的妻子,在她身懷六甲時,不幸出車禍去世,臨死前為了鼓勵他活下去,告訴他:“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也正是這句話給了她生活的勇氣,讓她一直含著屈辱和仇恨活著,並對生活充滿嚮往。

雖然少年內心對著句話並不完全認可,但他始終堅強的活了下去,並且越活越好。

正如他聽完了上校的所有經歷後說的:

“我不知道什麼是生活真相,什麼是英雄主義,對愛不愛生活這個說法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好的。要我說,生活像人,有時或有些是讓人愛的,有時或有些又是不讓人愛的,甚至讓人恨。總之我對這句話並不太認可,但我一直記著它。”

在妻子離世後的三年,他帶著妻子的骨灰盒,露宿街頭,靠著吃垃圾堆裡面的過期食物和撿垃圾維持生活。後來,逐漸發現垃圾賺錢的門道,做起了跨國販賣洋垃圾的生意,生意越做越大,直到開了三家公司。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少年的人生一路坎坷,為躲避災難,一路顛沛流離,受盡委屈和磨難。但正是憑著一股對生活不屈不撓的決心和毅力,才支撐著他勇敢的走下去,逐漸變得強大。

上校的一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他在經歷了前線的生死、忍受著女漢奸帶來的抹不去的恥辱、好不容易成為解放軍英模,眼看著到手的升職機會卻因為被小人的利用和為了保護心愛的女人,不得已被開除軍籍,成為普通人的他並沒有放棄活下去的勇氣,而是一直樂觀向上的活著,同時給予身邊的人無私的幫助,直到自私的人性將他被逼瘋。

就連他最後的彌留之際也透露出對生命的倔強和執著。他差不多活了一個世紀,在百歲大壽前的四天不小心一腳踏空,從樓梯上摔了下來,當場不省人事。然而一線遊絲一樣的氣息,又讓他挺了四天,用上校妻子的話說:“他可真能活啊”“我總算熬過他了”。

就像書裡所說的,“生活是如此令人絕望,但人們還是興高采烈的活著”。

也許你現在也處於這種迷茫絕望的生活狀態之中,不妨看一下這本書,看一眼這群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的人生,也許你會頓時領悟,人生海海,迷茫和困頓就是人生的常態啊,與其被一時的失意打倒,縮進角落裡當個懦夫,倒不如像上校和少年那樣,勇敢的直面跌宕起伏的人生,笑看一時潮落,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創造下一個潮起。

魯迅先生曾說,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魯迅先生還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任何時候,請收起你的悲傷,放下過去,勇於做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