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2020年的前三個月過得不是很太平,大家每天的心情起起落落,都跟疫情的消息緊緊繫在一起。這三個月我一共只看了八本書,去年有的時候一個月就可以看8本,春節和提前復工佔據了我不少時間,所以只能在三月份慢慢恢復,爭取四月份可以多看幾本書。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1. 《肉桂色鋪子及其他故事》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布魯諾·舒爾茨的作品被餘華評價為“二十世紀最有魅力的作品之一”。

魅力何在?

在於他華麗而又明亮的文字:

流光溢彩的早晨,阿德拉從外面回來,宛若波莫娜從清朗白晝的火焰中顯形,她菜籃中五色斑斕、美輪美奐的朝暉不斷往外傾瀉:櫻桃閃閃發光,透明的表皮下汁液飽綻,神秘黑莓的芬芳比它們的口感更勝一籌,而杏子金燦燦的果肉蘊含了那些悠長下午的精髓。

這只是在他書中隨便一摘,卻有著油畫般強烈而又斑斕的畫面感。

布魯諾和諾獎獲得者託卡爾丘克都是波蘭人,無歸屬感和模糊的現實感使他們作品的特點之一,當然這也和波蘭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的歷史不無關係。

在《肉桂色鋪子和其他故事》裡,布魯諾用亦真亦幻的筆觸描寫著鱷魚街的建築、街景甚至一草一木被黑白灰的統一現代化標準侵吞,描寫著父親苦心經營的鳥類王國,被女傭粗暴地破壞。

布魯諾像是在描寫他的家族,又好像是在描寫他的祖國。


2. 《南腔北調》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這本書其實可以算是方言的不完全百科全書。一篇篇獨立的雜文把我們帶進不一樣的方言世界,甚至可以透過方言發現中國人的飲食和風俗習慣。

臺灣人為什麼說話臺灣腔?

其實臺灣腔不僅僅生於閩南語,更是混雜著江浙口音。國民黨敗遷臺灣時,帶去了不少江浙人士,而江浙一帶吳語地區一般不會出現粗重的後鼻音(事實上,不少江浙人是分不清前後鼻音的,因此多數發出的都是前鼻音,較輕),兩種方言一混雜,再加上粵閩一帶多用“啦、嘛”之類的詞結尾,自然臺灣腔聽起來軟糯,即使說話者已經生氣,光從口氣上也聽不出來。

當然,《南腔北調》中不僅談到目前我們語言環境形成的歷史原因,也多次提到,語言目前仍然是在進化中,或者也可以說是在退化,因為複雜的音慢慢開始被使用者簡單化或是用其他簡單的音節替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廣府白話。

3. 《兩個人的車站》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梁贊諾夫其實是前蘇聯著名的導演,寫劇本也是他的愛好之一。這是一本小說集,其中收錄了《命運的捉弄》、《兩個人的車站》、《辦公室的愛情》和《車庫》,其中前三部也被合稱為梁贊諾夫的“愛情三部曲”。

故事的背景都發生在前蘇聯發展的鼎盛時期,而故事的主人公也都是中年人。不知道為什麼,這種以中年人的愛情為題材的劇本在現在並不多見,大多都是以校園或者青年職場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梁贊諾夫對於愛情的歌頌,是在經歷過生活苦難的中年人身上,還能保持對愛情的單純情感,這種跨越階級、跨越生活場景的愛情,或許比起都市裡小布爾喬亞式的戀愛更讓人感動。

在當時的繁榮時期,人們開始了對生活和愛情的追求,放下對他人的成見,在愛情面前,沒有地位、貧富的障礙,每個人都有自由愛情的權力,雖然中間或許會伴隨著失望、憤怒、悲傷,但是坦誠地對待自己內心的情感,終究還是會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4. 《送行》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臺灣的作家似乎都帶著一種憂鬱,在這種無法排解的憂鬱下,他們往往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袁哲生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寫作就是用一種深情的方式和這個世界說再見。

這句話選擇《送行》的第四部分,同時也印在了這本書的書封上。大概這就是袁哲生先生對這個世界最後的遺言。

書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反覆提到的德國作家聚斯金德的一本書《夏先生的故事》,夏先生不管颳風下雨,每天一定會去湖邊散步。在孩子看來,他精力充沛,並且悠閒得讓人羨慕,然而事實上,夏先生卻是一個古怪的人,一個孤獨的人,甚至是一個患有“空間恐懼症”,無法停下來或者靜靜坐著的人,因此他只能痛苦地繞著湖畔散步。

作者袁哲生花在這篇小說上的筆墨尤為的多,不難想到他的自殺同樣引起一片錯愕。一個看起來開朗樂觀的人,怎麼走得這麼突然?或許他看到故事中的夏先生,就把他和夏先生結合在了一起——外人只看到他的樂觀,卻沒有看到他內心的不安和惶恐。他在最後也留下了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我們並不知道夏先生的一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而我們都會欣然同意夏先生才是這篇故事的主角:時間及其無所不在的苦難。

同樣,我們也無法得知袁哲生的一生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他將自己與經典作品中的人物聯結,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正在苦難中煎熬。


5.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在回憶起雅爾塔會議的時候,英國首相丘吉爾幽默中不無心酸地說道:“一邊坐著飢餓的俄國北極熊,另一邊是強悍的北美野牛,夾在中間的則是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然而事實上,丘吉爾做一個優秀的軍事家,英國一點也不可憐,甚至可以說,在希特勒政黨有萌芽趨勢的時候,如果英法足夠重視,是完全可以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可惜一切都沒有如果,世界大戰還是爆發了。但是在英美蘇聯手抗擊法西斯之前,仍然發生了很多小插曲,英法對美蘇關於守衛捷克斯洛伐克不予理睬,間接導致希特勒開始將目標瞄向華沙時,蘇聯迅速與其簽訂了《蘇俄互不侵犯條約》,當然希特勒也並未能夠完全履約,不久之後,蘇聯就到了“蘇聯很大,但是背後就是莫斯科”的危險時刻,羅斯福的軍用物資支持和丘吉爾的醫療設備的捐贈,才慢慢打退敵軍。

其實在這本丘吉爾的回憶錄中,對蘇聯的情感很微妙,他曾經幾次吐槽蘇聯的制度模式,對於斯大林的戰後對於俘虜的處置方式也完全不贊同,在二戰中,蘇聯是死傷最慘重的國家,美國是武力裝備最全的國家,英國這位傑出的軍事家除了派兵遣將之外,還把這些都記下來了,並且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6. 《觀察與發現》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任何一名攝影師要想拍好照片,學會觀察與發現是第一步。這本《觀察與發現》就從攝影觀察的要領和理論入手,細緻講解了包括經驗、習慣、觀察對象、觀察意識、光與影、畫面構成、抽象、觀察方法、第一感覺、簡潔、影響觀察的因素等種種精要知識。同時還結合具體的照片進行分析,完完全全是一本攝影愛好者入門教科書。

對於想學攝影但是有完全是小白的讀者,可以從它開始。這一整套書一共有四本,《觀察與發現》是其中第一本,但是寫得很詳細 ,甚至細分到自然的花草樹木霧風雨雲,每一種自然現象都會去分析靜物的自身特點,然後進行指導。

線性透視:該透視是攝影師最常用的透視手法。在運用線性透視時,尤其要注意拍攝角度對於線性透視的影響,它可以將之強化或者弱化。比如,我們站立拍攝的鐵軌與蹲下拍攝的鐵軌的畫面,兩者的透視效果是不同的。 大氣透視:太陽光穿透大氣時,會產生光線反射,並通過遠近距離的不同和顆粒物等物質含量多少的變化,產生強弱不同的近處清晰、遠處模糊的視效,從而形成空間透視效果。顯然,合理運用大氣透視,也是增強畫面空間意境的有效手段。 漸減透視:拍攝對象具有相近的立體高度,並且向遠處排列、分佈時會產生一種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效果。如排列的電線杆、樹木等,攝影師在面對它們進行拍攝時,就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和強化這種透視效果。

7. 《花冠病毒》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這本書是在疫情期間偶然結識的。

在非典期間,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夠接觸抗疫一線,在此期間,畢淑敏受中國作家協會派遣,參加特別採訪組,趕赴“非典”第一線。她開始晝夜走訪那些抗擊“非典”的一線人員,除了醫生護士之外,還包括外交部、國家氣象局、軍事醫學科學院還有很多衛生防疫部門。畢淑敏將這一切所見所聞,結合自己的經歷,醞釀沉澱了8年,凝聚成201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花冠病毒》。

對病毒的傳播情況和各種角色的人們的反應的部分描寫很好也很深入,比如如何對死亡數據進行加工,人們為何去超市搶購,以及有人出逃城市等等。但是後面似乎有點草草結束,原本前面的社會描寫很有衝擊力而且語言很簡練,但是後面開始被男主大段的化學元素解釋、西遊記劇情以及男主無比無比狗血的身世填充…雖然這本小說不算長,估計也就十幾萬字,但是真的有點虎頭蛇尾的。

如果有人相對瘟疫發生的社會情景進行進一步瞭解的話,這本書可以一讀,但是建議讀前幾章就可以了,後面的讀了有些浪費時間。

袁再春面無表情地說:“數字的存在,應該代表希望。如果這個數字最後大到包括了我們所有的人,那麼這個數字,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羅緯芝哆哆嗦嗦地說:“"有那麼悲觀嗎?” 這姑娘顯然被嚇壞了,袁再春作為總指揮,應該給手下的工作人員打打氣。 袁再春退後一步,雙手抱肩道:“可能比你想的還要悲觀。對於把特採團派來的原因,我能想出來的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我們有可能全軍覆沒。到那時候,為了給後代留下關於這場災難的詳盡資料,除了錄像錄音圖片視頻等等,還需要文字。北京房山的雲居寺,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佛經呢?就是怕戰亂把經卷都燒燬,所以刻在了石頭上。古老的文字,比所有現代化的媒體,都更有希望流傳下去。如果能借助你們的筆,把這場災難如實地記載下來,那就是我們最後的貢獻。” 天天和近在咫尺的死亡廝,袁再春沒有時間延宕,鐵口直斷針針見血。

8. 《馬兒啊!在大地上安息吧!》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在日本的社會派推理作家中,松本清張最為有名,社會推理派的作品普遍偏向於諷刺社會現象,並且弱化推理過程,因此不被很多推理愛好者所推薦。這本《馬兒啊!》的作者水上勉同樣是一名社會推理派的代表人物,比如描寫水俁病始末的《大海獠牙》,雖然推理功底並無出彩之處,但勝在社會背景足夠強大。不過這次提到的這本水上勉的《馬兒啊!》並非推理小說,而是一篇純社會思考小說,也讓更多後輩讀者認識到了日本戰前階級矛盾、戰後經濟矛盾以及社會的發展。

這本《馬兒啊!在大地上安息吧!》就是從主角——一匹軍馬敷島,和它的主人善六出發,帶著讀者一起走進了日本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的發展和變遷。日本社會交通方式的改變——由馬車變為汽車、貨車,就業方式的改變——很多年輕人來開村子,前往都市工作,這樣他們可以賺的更多,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由傳統的人工轉變為機器,總之整本書中處處都透著,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社會經濟慢慢騰飛的狀態。當然也參插著戰後民眾的迷茫,工人階級與議會的一系列矛盾等等,但這些都只是暗線,善六身上所表現的依舊是一個軍人對於陛下的馬的忠誠。

這匹戰馬敷島或許它沒有直面過戰場上的血腥,但是它知道戰時二等兵們艱苦的生活,它也不知道戰後日本的經濟是如何飛速發展的,但是它知道自己已經被這巨大的變遷碾在車輪下了。當年邁的敷島在度假區馱著新郎新娘看著夕陽剪影的時候,新人們看到的是夕陽和老馬,它看到的是昭和二十年同為軍馬的夥伴被賣掉殺害的情景。

「昭和二十年五月一日蒙天皇陛下召募入伍,初次遇見愛馬敷島,我和牠共度了十七個年頭,而今人馬都不能回故郷。原陸軍輜重特務二等兵肥田善六與世長辭。故鄉群山環繞的景象彷彿就在眼前,馬兒呀!回歸花團錦簇的原野吧!」

9. 《奇子》

書單|2020 年 1 季度讀書報告

推薦指數:★★★★☆

大家或許比較熟悉手冢治虫的是《鐵臂阿童木》吧,多麼正義、惹人喜愛的角色啊。然而在這部漫畫《奇子》中,卻處處是人性的醜惡。

故事背景是二戰結束,次子返回故鄉,但是在父親看來,活著回來是種恥辱。而同時次子也是美軍間諜。長子已經成家,長子的妻子,也正是大嫂是父親為長子挑的,原因就是父親看上了大嫂,而為了得到父親的所有財產,長子將妻子獻給父親,奇子就是父親和大嫂的孩子。

後來次子捲入一場兇殺案,而案件原型就是1949年轟動日本的國鐵總裁下山定責遇害案,這一家為了保住家族的名聲——不能讓外人知道他們家混亂的情況,於是將奇子關在地下室,一關就是二十幾年·······

這部漫畫不僅討論到了日美問題、無產階級和議會的矛盾,也在那段背景下追問人性,他們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家產、名譽、慾望等等,謀殺、傷害、逃離層出不窮,然而諷刺的是,最後的結局除了奇子,誰也沒能逃過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