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前段時間《法證先鋒4》終於大結局,但是這第四部拖沓的節奏、複雜混亂的戀愛關係,真的讓人“不忍卒讀”,於是便找來前兩部《法證先鋒》來補償一下自己。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小時候看過一點《法證先鋒1》,當時只是覺得這種緊張刺激的破案劇情讓人很過癮,然而現在再看這部劇的時候,除了案件本身,更多的是看到了法證部中上下級相處的模式和職場精英們的工作能力。在《法證先鋒》1、2部中,演員幾乎沒有改變,作為職場精英的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優點和特質也有著絲毫不亞於劇情的精彩。

1. 博學

由歐陽震華飾演的高sir和林文龍飾演的dr古有著相同的特徵:博學。高sir也被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他們在專業內的“無所不知”也經常能幫助他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高sir更是涉獵心理學等相關範疇,因此在面對嫌疑犯時,也能夠準確判斷出對方是否說謊或有所隱瞞等。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句話叫“技多不壓身”,確實如此。

有個朋友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本著多學點東西的心態自學日語,雖然工作上也用不著日語,但是他還是考過了N2,並且用自己的學習經驗號召了一大批想學日語的上班族和他一起學習,領導知道後也對他刮目相看。

當然,事情並沒有結束,疫情期間復工,他們公司要調整架構,他所在的部門不幸被砍,但是他在運營幾千人學日語的背景下,被領導推薦去了隔壁運營組工作,可以說是因為學習而得到了優待。

生活中,真正做到“博”其實很難,做到“雜”很簡單,但這並沒有什麼用,雜而不精等於零。但是我們也絕不能放棄“學”,因為人就是在不斷學習中進步的。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我之前有一位領導是技術出身,跳槽到我們公司之後,也是數一數二的技術人才。但是有一次聊天中,他坦言現在已經不想做技術了,只有轉型到管理層才能在職場上走得更遠,所以總是會看到他在看關於管理、創新之類的書,給予下級部門技術指導的同時,也學習管理團隊。

同樣是在我們部門裡,也有兩位倚老賣老的老員工,他們在公司裡工作了至少十五年,如今已經變得懶於學習,一位甚至連ppt的簡單操作都要請人幫忙,而另一位,只要領導不在辦公室裡,就會時不時傳來他如雷鼾聲······

他們總是在用自己這15年來的經驗解決問題,偶爾才會被動學習,四十不到的他們已經思維僵化,甚至不會學習了,所幸公司素來有原則內不主動裁員的傳統,否則真是為他們擔憂。

根據美國自學專家Josh Kaufman的研究,一萬小時定律是針對想要成為某領域專家的人而言需要的時間,而我們普通人僅僅想對一個技能從“完全不會”到“學得還可以”只需要20小時。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做到每天練習45分鐘,只需要1個月的時間,你就可以從完全不會彈吉他,到能完整流暢地彈完一首簡單的曲子。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千萬不要看不起這首簡單的曲子,或許它就能夠讓你充滿信心進行下一個20小時,直到你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滿意為止。這種學習的快感有時候是會讓人上癮的,當然,也要注意學習的方法:

  • ①目標明確

將宏大的目標拆解成小任務,比如我想學英語,就要具體到雅思考多少分,或者XX英語類證書,再細分就是多少詞彙量、閱讀多少篇文章等等。這樣也就越能抓住學習的關鍵,能夠達到在短期內的提升。

  • ②自我矯正

為這個目標準備3-5個相關資源(書、課程或是精選都可以),這樣就能夠在練習或者疑惑的時候幫助自我糾正,並對知識結構慢慢優化,以此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

  • ③全心全意

20小時的自學法則同樣和自律是分不開的,想要短期快速學習,就必須提高專注力,移除所有讓自己分心的東西。千萬不能覺得自己在學的這個技能可會可不會,於是就邊刷劇變順便學著,這樣更是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 ④至少堅持20小時

先為自己定下20小時的計劃,萬事開頭難,其實每個人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都會感到自己愚蠢至極,這是正常的,而不是你不適合學,所以能夠克服開始的不適應並堅持下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2. 耐心

耐心對於很多種工作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最明顯的可能是服務業。在《法證先鋒》中,法證人員梁小剛曾經花9個小時,只為還原一小塊玻璃。9個小時聽起來並不久,但是要在這9個小時內保持平和的心態,並且不浮躁不情緒化,是相當不容易的。

同時耐心還隱含了一個特點——細心。因為需要細心,所以完成一項工作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於是就更需要耐心。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之前我們部門來了個剛畢業的新人,她是那種做事有點毛毛躁躁、而且不願意加班的人,她的想法也很單純:每次領導讓她交報告或者文案的時候,她就潦草地寫一個,按時交給領導,讓後領導看後告訴她哪裡需要改,她就改。我問她為什麼不事先跟領導溝通一下思路,那樣不就可以一次性完成,不用來來回回返工了嗎?

她的回答讓我很無語:有跟領導扯的功夫我都能寫出初稿來了,反正他也是要看的,到時候按他的意見再改就是了。

也正是因為她的這種想法,所以每次她交給領導的報告都有一大堆錯誤,她也不止一次被領導批評不細心,但是隻要她一直抱著“領導說了我再改”的想法,就永遠不會意識到自己對工作不負責任的態度的。

這不僅僅是細心粗心的問題,而是她從來都對工作沒有耐心——沒有耐心跟領導好好溝通,寫報告前沒有耐心對內容進行篩選、列提綱,寫完後也沒有耐心對報告檢查、通讀。

這一點可能是許多人的通病,或許我們會把原因歸結到社會的浮躁,我們每天被網絡中的各種資訊分散注意力,所以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能夠處理娛樂新聞、最新資訊,但是又不願意用加班來填補白天被浪費的時間,於是只能犧牲工作質量。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其實,成年人不應該再這麼幼稚了,該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了,為自己所做的工作負責任。所以在工作時,我們可以提醒或是強制自己做到:

  • ① 上班時間儘量少接收其他的信息

我之前有個同事上班時間很喜歡和她兒子視頻,因為領導不在,所以她也沒什麼忌憚,她的兒子只有兩歲,所以經常邊和兒子聊天邊和給她帶孩子的媽媽講一些瑣碎事。這樣一來,她每天的工作時間就很少,所以她只能到處找新人幫她做表格、ppt這些。

  • ② 在工作前做一個計劃

有計劃地進行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能夠具體到幾點到幾點完成什麼工作或者哪個步驟,這樣有時間節點的計劃在完成時也會讓人感覺到有時間緊迫感,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拖拉。

  • ③ 對於需要上交的工作上交前一定要複查

這就是細心的工作了,在提交報告或者方案的時候,一定要再仔細檢查。可能有的人覺得這個是老生常談,但是事實上,真的會有人因為盲目自信,或者沒有耐心再看一遍,而草草地就提交,如果遇到脾氣火爆或者非常注重細節的領導,那麼即使不被開除,那麼你在這家公司也已經到達天花板了。


3. 認真

在《法證先鋒》中,幾乎可以發現每個人都是可以稱得上認真的。在這部三觀相當正的犯罪電視劇裡,不論是鑑證員、警員,或者是高級督察,都離不開“認真”二字。梁小剛、林汀汀、Yvonne以及其他同事,在案發現場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甚至還會多次返回案發現場尋找破案的契機。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認真可能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詞,小時候我們被要求學習認真,長大之後被要求工作認真,之所以會一直被要求,是因為我們從來都不夠認真。但是這裡要說的認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按照流程一絲不苟地工作,而是要學會抓住主要矛盾地去認真。

朋友的前同事是一板一眼的乖學生,每次領導佈置任務他也都會從頭到尾一絲不苟地完成,但是很多時候領導的任務都是比較急的工作,因此這位乖學生很少得到上級的表揚,反而經常因為不能及時交材料而被別人打電話催著做。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在這種被動的情況下,別人不會覺得你是在認真地做,只會覺得你是因為拖延不能及時完成工作。有一次分工工作,別人把完成一半的材料交給乖學生,乖學生照例把前面的先梳理檢查一遍,因為太過完美主義,竟然找了做前半部分的同事七八次!有好幾次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其實他完全可以自己先改完最後再一起跟那位同事溝通核對。

他所追求的極度認真,在別人眼裡都是吹毛求疵,毫無意外,他們倆合作的材料又因為沒有及時完成被領導批評了。而這位認真的完美主義者也因為覺得自己太委屈,主動提出離職。

朋友說到這裡仍然忍不住吐槽他:認真是認真,但是總是抓不住重點,就好像你讓他抱著西瓜就行了,他非得要把芝麻一粒一粒捻起來數清楚才肯罷休。

認真是有前提的,首先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就是這次工作的重點,比如工作需要完成一份ppt彙報公司在疫情期間的營收情況,那麼只有營收內容和有效策略才是重點,至於ppt的風格這些細節花太多時間去糾結則毫無意義,處理的不好的話,甚至會有喧賓奪主之意。

其實除了博學、耐心、認真外,在這部世紀初的港劇裡,這些職場精英人士並非只是在破案、取證上有著非常手段,在上下級、同事的關係處理上也都值得借鑑,當年的良心劇集不僅僅是向我們科普法證工作,更是向我們展示了良好健康的職場環境,以及在這個健康環境中每個人的優點和特質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雖然法證題材離現實生活有些遙遠,劇中的職場、生活情景都是比較貼近生活的,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法證先鋒》1、2部在豆瓣上能夠達到8+高分,而第四部甚至連及格線都未達到的原因之一吧。

法證先鋒:職場達人的3個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