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50億元 內蒙古又一大型煤化工項目獲批

化工領域資料,供大家下載學習,大家按自己的需要,可選擇一些對自己適合的進行學習。

免費領取6重福利!!資料包括以下部分!

14大化工產業鏈圖+49張化工裝置流程圖+526個化工行業標準+1000多個PID圖例+1800多家全國化工企業名錄+48張資源分佈圖


總投資50億元 內蒙古又一大型煤化工項目獲批

下載6重福利資料包步驟

2、私信回覆【6】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近日,鄂爾多斯市環境保護局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擬對《內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100萬噸/年醋酸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開始時間為2020年4月7日,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


總投資50億元 內蒙古又一大型煤化工項目獲批


項目名稱:內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100萬噸/年醋酸項目

建設地點:烏審旗蘇里格經濟開發區納林河化工項目區

建設單位:內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內蒙古環科園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概況:本項目建設規模為100萬噸/年醋酸,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煤制氣裝置、甲醇裝置、醋酸裝置、空分裝置等主體工程,以及給排水、供熱、固體物料儲運系統及液體物料儲運系統等公輔工程。本項目總投資501455.75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8410萬元。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煤制氣裝置廢氣治理措施


①煤氣化工段廢氣治理措施

a、煤貯鬥排放氣

煤貯鬥排放氣的排放量為5000Nm3/h,採用高效袋式除塵器處理,其除塵效率達99.5%,除塵後粉塵濃度和排放速率分別為30mg/m3和0.15kg/h,其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要求,最終除塵後的廢氣由40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


b、氣化灰水處理-閃蒸酸性氣

正常工況下氣化工段排氣主要為渣水處理時來自氣化爐激冷室的黑水和洗滌塔底的黑水經過減壓後進蒸發熱水塔下部蒸發室閃蒸出來的酸性氣體,閃蒸酸性氣排放量510Nm3/h,H2S+COS含量1.646%;NH3含量3.02%,送變換裝置汽提塔處理,不外排。

c、氣化灰水處理-低壓閃蒸不凝氣和真空閃蒸不凝氣

蒸發熱水塔蒸發室底部的濃縮黑水減壓後進入低壓閃蒸器進一步閃蒸。閃蒸出的低壓閃蒸氣部分去脫氧槽除氧,過剩的低壓閃蒸氣送至低壓閃蒸冷凝器冷凝,再經低壓閃蒸分離器氣液分離,低壓閃蒸不凝氣排放量1374Nm3/h,H2S排放速率0.11kg/h;NH3排放速率0.72kg/h,滿足《惡臭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4554-93),由35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


低壓閃蒸器出口濃縮黑水減壓後進入真空閃蒸器,同時經渣池泵加壓後的渣池黑水也送至真空閃蒸器。在真空閃蒸器中,大量的溶解的氣體釋放出來,同時黑水進一步濃縮。真空閃蒸氣經真空閃蒸冷凝器冷凝後,進入真空閃蒸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真空閃蒸不凝氣排放量12Nm3/h,主要含99.9%的水及微量的H2S、NH3,由35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


d、撈渣機排放氣

鎖鬥中的灰渣定時排入渣池,由撈渣機撈出後裝車外運。撈渣機上連接有放空氣出口管線,通過管線該股放空氣被送至框架高點安全排放。撈渣機排放氣H2S排放濃度24mg/m3、排放速率0.00096kg/h;NH3排放濃度36mg/m3、排放速率0.0014kg/h,滿足《惡臭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4554-93),由70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


②變換工段廢氣治理措施

變換工段氣液分離器分離出來的低溫冷凝液中含有少量的CO2、H2S、NH3等成分,經汽提塔汽提產生的酸性氣體量958.06Nm3/h,,H2S含量3.31%,去硫回收工段作為硫回收原料氣,不外排。


③低溫甲醇洗裝置廢氣治理措施

a、低溫甲醇洗水洗塔尾氣

H2S濃縮塔尾氣進入尾氣水洗塔進行洗滌,出H2S濃縮塔的尾氣基本上不含硫,尾氣經換熱升溫後再進尾氣水洗塔用脫鹽水洗滌,水洗後作為尾氣放空。排放量為109491Nm3/h,主要成分為CO2和N2,以及微量的CO、H2S以及甲醇,H2S排放速率1.00kg/h,滿足《惡臭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4554-93),甲醇排放濃度42.9mg/m3,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表6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經90m排氣筒達標排放。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9月29日),“將排氣口高度超過45米的高架源,以及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塗裝等VOCs排放重點源,納入重點排汙單位名錄。到2020年底,全區重點汙染源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基本完成。”低溫甲醇洗水洗塔尾氣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


b、低溫甲醇洗酸性氣

富H2S甲醇液自H2S濃縮塔底出來後進熱再生塔給料泵加壓,甲醇貧液冷卻器換熱升溫進甲醇再生塔頂部。甲醇中殘存的CO2以及溶解的H2S由再沸器提供的熱量進行熱再生,混和氣出塔頂經多級冷卻分離,甲醇一級冷凝液迴流,二級冷凝液經換熱進入H2S濃縮塔底部。分離出的酸性氣體去硫回收工段作為硫回收原料氣,不外排。


④硫回收裝置廢氣治理措施

本工程變換工段汽提塔酸性氣958.06Nm3/h和低溫甲醇洗的酸性氣2734.46Nm3/h送至硫回收裝置前部主燃燒爐後經兩級克勞斯和超優超級克勞斯反應回收硫磺。對於超級超優克勞斯組合裝置排放的尾氣,仍然含有低濃度的H2S、有機硫等組分,直接排放不能滿足環保排放要求。設計中採用尾氣焚燒爐工藝進行進一步處理,將其中的硫化氫和硫化物轉換為二氧化硫,焚燒尾氣經廢鍋和空氣激冷冷卻後,送至鍋爐脫硫脫硝系統(靜電除塵器前)進一步處理後達標排放,滿足《石油煉製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31570-2015)表4酸性氣回收裝置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硫磺包裝工段有粉塵產生,包裝廢氣排放量為4200Nm3/h,採用高效袋式除塵器處理,其除塵效率達99.5%,除塵後粉塵濃度和排放速率分別為20mg/m3和0.08kg/h,其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要求,由20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


(2)甲醇裝置廢氣治理措施分析

①蒸汽過熱爐煙氣

蒸汽過熱爐採用本項目產生的燃料氣作為燃料,煙氣排放量11257Nm3/h,煙氣中煙塵和氮氧化物濃度分別為15mg/Nm3、80mg/Nm3,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表5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工藝加熱爐顆粒物20mg/Nm3、氮氧化物100mg/Nm3),由一根40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


②其他燃料氣

閃蒸槽閃蒸汽2482Nm3/h和,主要成份為H2:26%、CO:23.1%、CO2:35.06%、CH4:2.21%、N2:5.66%、Ar:2.44%、CH3OH:5.36%。

氫回收裝置的非滲透氣2118Nm3/h,主要成份為H2:31.69%、CO:18.39%、CO2:1.65%、CH4:4.26%、N2:31.77%、Ar:11.01%、CH3OH:1.23%。


甲醇精餾吸收回收塔塔頂尾氣,總量為239Nm3/h,主要成份為CO、H2、CO2、CH4、N2、CH3OH等,燃燒後的產物為CO2和H2O,不會對大氣環境產生汙染。


本項目擬將該部分燃料氣送蒸汽過熱爐、火炬、硫回收焚燒爐等作為燃料使用,不但可以減少了該部分廢氣對大氣環境的汙染,又充分利用資源,節省了項目對淨化氣需求量。


(3)醋酸裝置廢氣治理措施分析

來自醋酸合成工序高壓分離器的高壓尾氣進入高壓吸收塔的底部,自下而上流動,來自吸收甲醇進料泵的貧液經吸收甲醇冷卻器冷卻後進入高壓吸收塔的頂部,自上而下流動,二者在高壓吸收塔內的填料上進行傳質,甲醇將高壓尾氣中的碘甲烷等有機組份吸收下來。吸收後的尾氣總量為1856Nm3/h,主要含有H2:0.936wt%、N2:5.915wt%、CO:75.102wt%、CO2:15.213wt%、CH4:1.635wt%、HAC:1.199wt%,從高壓吸收塔的頂部排出,送項目燃料氣管網作為燃料氣。


來自醋酸精餾工序冷凝液分離器的低壓尾氣進入低壓吸收塔的底部,自下而上流動;來自低壓吸收甲醇冷卻器進一步冷卻後的甲醇進入低壓吸收塔的頂部,自上而下,二者在低壓吸收塔內的填料上進行傳質過程。甲醇將低壓尾氣中的碘甲烷等有機組份-吸收下來。被吸收後的放空尾氣總量為779Nm3/h,主要含有H2:1.107wt%、N2:7.527wt%、CO:58.773wt%、CO2:30.897wt%、CH4:0.45wt%、H2O:0.0001wt%、HAC:1.246wt%,從低壓吸收塔的頂部排出,送項目燃料氣管網作為燃料氣。


(4)鍋爐及其輔助設施廢氣治理措施

①鍋爐煙氣

本項目除塵、脫硫採用爐內石灰石法+爐外LJD-FGD新型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除塵一體化工藝技術,綜合脫硫效率≥99%,處理後SO2排放濃度為26.84mg/m3,脫硫前採用一電場電除塵器,除塵效率為85%;脫硫後除塵器採用低壓脈衝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為99.9%,綜合除塵效率為99.95%,除塵後煙塵排放濃度為5.36mg/m3,脫硝系統採用低氮燃燒+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催化氧化吸收(COA)脫硝技術,綜合脫硝效率高於75%,鍋爐煙氣最終排入環境中的NOx濃度50.00mg/m3,最終煙氣經150m高排氣筒排放,滿足《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環發[2015]164號)超低排放標準(即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於10、35、50mg/m3)。汞排放濃度0.03mg/m3,滿足《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表2燃煤鍋爐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0.03mg/m3)要求。


②鍋爐輔助設施廢氣

本項目鍋爐灰、渣均為密封輸送,同時灰庫、渣倉頂部設置袋式除塵器,除塵效率99.5%,除塵後含塵廢氣含塵濃度低於30mg/Nm3,經30m排氣筒達標排放。


鍋爐煤倉含塵廢氣均採用布袋除塵器除塵,除塵效率為99.5%,除塵後含塵廢氣含塵濃度低於30mg/Nm3,經30m排氣筒達標排放。


石灰石料倉、生石灰料倉含塵廢氣均採用布袋除塵器除塵,除塵效率為99.5%,除塵後含塵廢氣含塵濃度低於30mg/Nm3,經20m排氣筒達標排放。


各類含塵廢氣粉塵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要求。


(5)汙水處理站惡臭氣體汙染治理措施

汙水處理站廢氣採用生物法+活性炭吸附處理後,經一根15m高的排氣筒排放。H2S、NH3去除效率≥95%,處理後H2S排放濃度≤0.06mg/m3,NH3排放濃度≤0.5mg/m3,臭氣濃度≤10,滿足《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VOCs去除效率≥96%,VOCs排放濃度≤100mg/m3,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表5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6)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

①罐區無組織

a、儲罐

甲醇中間罐區內的儲罐均為採用內浮頂罐,採用全接液浮盤消除油氣空間;採用高效密封;設置氮氣密封等措施,從源頭上控制油氣外排。

丙烯採用壓力球罐,無大小呼吸氣排放。


醋酸成品和中間罐區設置了廢氣集中收集及處理設施,優選密封材料,做到源頭治理。廢氣集中收集及處理設施,設計規模為500Nm3/h,1套,採用“活性炭吸附+鹼洗”工藝,處理後的尾氣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表5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即非甲烷總烴去除率≥97%,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100mg/ Nm3,通過15m高排氣筒排入大氣。


b、裝卸設施

本項目對汽車裝車外排廢氣進行處理,設置1套廢氣集中收集及處理設施,設計規模為1080Nm3/h,採用“活性炭吸附+鹼洗”工藝,處理後的尾氣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表5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即非甲烷總烴去除率≥97%,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100mg/ Nm3,通過15m高排氣筒排入大氣。


②裝置無組織

本項目採用先進生產工藝,可以從源頭上減少VOC排放;工藝管線方面,在材料上選擇耐腐蝕的材料以及可靠的密封技術,提高輸送甲醇、醋酸物質的工藝管線的等級,含有液體有機物的工藝管線,除與閥門、儀表、設備等連接可採用法蘭外,螺紋連接管道均採用密封焊,所有輸送液體有機物的工藝管線和設備的排淨口都用管帽或法蘭蓋或絲堵堵上;設備方面,盛裝液體有機物介質的設備法蘭及接管法蘭的密封面和墊片提高密封等級,輸送液體有機物的泵選用屏蔽泵或具有雙端面機械密封的泵;建立VOC綜合管控方案,按照相關規範,對項目擬排放VOC排放源排查和量化核算,建立洩漏檢測與修復系統,加強裝置生產、輸送和儲運過程揮發性有機物洩漏的監測和監管,對洩漏率超過標準的進行維修或更換,企業還應建立VOC管控監測預警平臺,廠界安裝環境VOC監測設施,並與當地環保部門聯網。


(7)物料運輸的環保治理措施

物料運輸車輛要採用封閉車輛或加蓋苫布,煤灰運輸應採用特殊罐車運輸,避免運輸過程產生物料遺撒;要求駕駛員在運輸過程中做到文明駕駛,途經村莊時要減速慢行,以減少揚塵的產生量;在進廠道路上設專人定期清掃,配置灑水車灑水降塵,將物料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降低到最低程度。項目原燃料煤進廠後裝卸均在庫中進行,煤筒倉的通風口安裝有布袋除塵器,做到達標排放。


(8)開停車及事故廢氣

全廠火炬系統為一座固定式高架火炬,火炬高度為90m。高架火炬分為2個火炬氣燃放系統,集中佈置在一座火炬塔架上。設置事故火炬一套,處理各裝置中的事故、緊急、非正常生產工況下產生的排放壓力較高的易燃、有毒氣體;設置酸性氣火炬一套,處理事故生產工況下產生的來自變換酸性氣、硫回收酸性氣等。為保證火炬安全燃燒,在火炬系統還設有點火裝置、長明燈、分子封及自控系統等。


(9)大氣預測及防護距離的設置(略)


(二)水汙染防治措施(略)

(三)土壤汙染防治措施(略)

(四)噪聲汙染防治措施(略)

(五)固體廢物防治措施(略)

(六)風險防範


本項目涉及的主要危險物質包括:煤氣、一氧化碳、硫化氫、氨、醋酸、甲醇、丙烯、硫磺等,本項目篩選的重點風險源為煤制氣單元生產線在線存在的煤氣(CO)、甲醇單元貯存的甲醇、儲罐單元貯存的醋酸以及硫磺倉庫單元的硫磺。其主要的風險類型為:煤制氣單元煤氣(CO)的洩漏事故對大氣環境的直接影響;甲醇單元的甲醇洩漏事故對大氣環境及水體環境的直接影響;儲罐單元的醋酸洩漏事故對大氣環境及水體環境的直接影響;甲醇單元的甲醇的火災爆炸事故引發的次生環境汙染。本項目各環境風險事故發生後,在最不利氣象條件下(風速1.5m/s,穩定度F)擴散過程中,超過1級和2級大氣毒性終點濃度值的最遠距離分別為1010m和2660m,防護距離內毛烏素和劉應沙兩處居民搬遷後,在此影響區域內沒有敏感保護目標。


本項目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環境風險防範,包括平面佈置、工藝及技術方案選擇、自動控制、電氣、電信、消防和火災報警系統等方面的風險防範措施。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蘇里格經濟開發區突發環銜接設置了“單元-廠區-園區”的風險事故廢水三級防控體系,防止事故情況事故廢水進入廠外地表水體和黃河地表水環境。同時,環評提出要求園區及建設單位協調相關部門在納林河本項目下游河段設置攔截閘門,已防止事故廢水進入納林河汙染下游水體。在嚴格落實上述措施要求,建立有效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加強風險管理的條件下,以確保本項目環境風險可防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