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複雜的雙十一,對我們這些數學差的人越來越不友好了

越來越複雜的雙十一,對我們這些數學差的人越來越不友好了

2019年的雙十一比往年預熱得更早,品類的折扣措施也比以往更復雜,像我這種小學數學水平的人根本難以招架雙十一的優惠策略,而且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今年比去年更繁瑣,甚至有些時候你無法確定你要買的東西能否享受那些優惠政策。

但這正是淘寶天貓的招數,當消費熱度越低,預熱時間拉得越早,淘寶天貓這些平臺越需要儘早拴住用戶,而拴住用戶的方法,就是讓用戶們“覺得”他們心儀的寶貝們“更便宜”。然後用戶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通過遊戲、社交分享等方式獲取優惠券或紅包來實現最低資金成本的購物目的。

可當用戶在雙十一消費完以後發現,實際上並沒有優惠多少,按照BiuBiu的雙十一經驗來看,以1萬左右的購物總額計算,能給你優惠幾百塊就算不錯了,而且這幾百塊還是很多商品積累起來的,分攤下來和平時店促也沒什麼區別。

說白了,雙十一的狂歡,是商家平臺對像我們這些窮人群體的時間壓榨與價格歧視。你想想啊,那些不怎麼在乎錢但時間寶貴的有錢人,誰晚上不睡覺盯著整點搶紅包下訂單呢?

真正參與雙十一的,還是以中低收入群體居多。

如果淘寶天貓擺明了滿XX減多少,或直接給你紅包讓你去抵,那麼就沒必要這麼早預熱了,大家都提前加購在雙十一當天下單就好。

但是淘寶天貓這些平臺商家才不會這麼輕易地撒幣呢,首先我們要梳理一個邏輯,淘寶天貓不會平白無故給你哪怕1分錢。希望各位永遠要記住這一點!

淘寶天貓給你哪怕1分錢,它的目的都是為了驅使你在自己的平臺消費,然後進而催生相關消費場景,讓原本不想消費的你,卻剋制不住“優惠”的衝動,消費了一堆無用品

其次,淘寶天貓雙十一的本質,依然是一場商業造節的流量爭奪戰。不論是京東拼多多還是淘寶天貓,再便宜的東西,缺少流量就意味著無人問津。

所以,穩定的流量對於平臺和商家至關重要。只要流量穩定且增長,那麼平臺和商家就可以做文章,設計一些貓咪遊戲來拉動新用戶的加入,讓流量雪球越滾越大,那麼生意自然就越好做,因為不論是平臺還是商家,他們都更喜歡小白用戶,至於為啥喜歡,那當然是因為他們傻唄,小白用戶的網購經驗怎麼可能和你們這些網購十來年的“人精”相比呢?

商家們更喜歡沒經驗的小白,還是喜歡和你們這些貨比三家看歷史低價曲線圖的老司機呢

最後,其實我挺反感商業造節的行為,比如什麼「女神節」「雙十一」「X色情人節」這節那節等等,這些節日就是為了商業促銷,產生消費需求。本來這一天很普通,但是商業造節的行為讓人們意識到這一天是有“意義”的,那此時人們就產生了消費需求。

產生消費需求,拉動經濟並沒有大錯,但錯就在於這些商業手段的「道德綁架」過於噁心骯髒,這種綁架挺不好的。但仔細想想,目前所有商業行為中,大多充斥著道德綁架,以女性消費群體為例,比如拿什麼胖瘦對比、膚色對比,產生審美差,促使那些對身材和膚色不夠自信的女性去消費。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那句不變的真理:買你認為必要的,不要買那些看上去很便宜但買回來佔地方吃灰的,根據自身實際消費能力按需購買,避免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誰的錢都不是天上掉的,生活是實際的,虛榮是無意義的

這裡尤其提醒學生朋友哦,瘋狂花父母錢的時候,想想你父母不捨得吃穿是為了什麼。

嘮叨完畢,希望你看完本文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