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這幾天,特朗普和各州的矛盾又起。

特朗普想要讓美國復工,但是紐約州長認為特朗普沒有這個權力。

4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疫情通報會上說道:“當一個人成為總統,他的權力是完全的。”

他的意思就是說,他是總統,所以他有完全的權力決定是否開放紐約或其它州。

隨後,紐約州長回應道:“我不同意總統所提到的非法言論,總統並沒有完全的權力。我們有《憲法》,我們沒有國王。總統是我們選出來的,這是我們的國父寫在《憲法》裡的。”

“《憲法》裡清楚地寫著:聯邦政府職責外,未列出的權力應保留於州政府。聯邦以及州政府之間的平衡正是《憲法》的中心,人民並不想要一個國王。不然,我們就叫喬治·華盛頓國王了。但不是,我們只有總統喬治·華盛頓。”

事實上,在前幾天,加利福尼亞州宣佈獨立的時候,我們就給大家分析了美國的政治制度。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州的權力非常大,除了沒有軍事、外交和關稅等,其它的地方几乎和一個獨立的國家沒有任何的區別。

美國各州擁有自己的憲法、議會,擁有自己的行政權、司法權、立法權等。

各州州長由各州的人民選舉產生,不需要聯邦政府任命,也不對聯邦政府負責;各州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每個州的法律都可以不同;各州可以不受聯邦政府的約束,自己發展經濟、維護治安等。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簡單的說:美國各州和聯邦政府之間的關係依舊是“分權”,彼此之間相互制衡。

很多人認為西方的“分權”是一個很先進的政治制度。但,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政治制度。

不僅僅是美國,整個西方的政治制度都非常的落後,因為它們的政治制度都只是封建制的“變形”:它們都是在封建制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而來的。

下面,我們將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給大家分析,大家就會知道這個制度是多麼的落後。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大多數人對中國歷史演化的過程並不瞭解,大多數人都停留在馬列主義的認識上,從而導致我們很多人對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認識發生了極大的混亂。

馬列主義將人類社會經濟形態演進劃分為五大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原始社會:採取的共有經濟,共同勞動,平均分配;

奴隸社會:向私有制過渡,奴隸主剝削奴隸;

封建社會:私有制,地主剝削農民;

資本主義社會:私有制,資本家剝削工人;

社會主義社會:公有制,按勞或按需分配,沒有了剝削。

按照馬列主義對社會階段劃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應該屬於封建社會,因為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中國工業發展的非常差,主要是一個農業國家,所以應該被劃入“封建社會”。

但是……

事實上,中國早在兩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經不是封建社會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就已經取消了封建制,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從那以後,中國採取的都是中央集權制的郡縣制。

那麼,什麼叫做“封建制”?它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有什麼區別?

“封”指的是:封土,也就是劃定疆域;

“建”指的是:建國,也就是建立國家。

假設你是天子,你把土地分給你的兄弟和功臣,他們每人得到一塊土地,然後他們就在得到的土地的邊界上建一個“壩”,在兩側種上樹,這就叫做“封”。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我得到一塊地,然後為了做區別,就把這塊地封起來,封起來的範圍內就是我的領地——就和我們今天每家的農田差不多。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你的兄弟和功臣獲得土地後,那片土地上是所有東西就全部屬於他了,包括人口和各種財富,建立了一個國家,他是這個國家的國君,這就叫做“建”。

新成立的這些國家就叫做“邦國”或“諸侯國”。

邦國的權力非常的大,國君不僅僅有治理這片土地的行政權,還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外交和關稅等權力,而且國君是世襲制。

封建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下面,我們從宏觀上分析其必然產生的原因。

假設現在人類誕生了,生活在一片肥沃而窄小的土地上,大家共同勞動,平均分配食物。但隨著人口越來越多,這片土地上的資源已經無法養活更多的人了,於是就有一部分人不得不轉移到別的地方生存。

假設有8對夫妻從原來的地方遷移到其它的8個地方,這8對夫妻在新的地方繁衍生息,人口也越來越多。

由於每個地方的人口都是有著共同祖先的,所以他們彼此之間都是有血緣關係的,這就形成了“氏族社會”。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我們以趙氏為例。

假設趙氏夫妻生出3對兒女,然後兒子和女兒結婚,又各自生出3對子女。

到了第三代的時候,人口就變多了,就不再允許兒子和女兒結婚了,而是大兒子的兒子和二兒子的女兒結婚,大兒子的女兒和三兒子的兒子結婚……

就這樣,人口越來越多,就形成了一個家族。

由於彼此都有血緣關係,大家都在一起共同勞動。但是,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加,總得有個主事的人吧?

由於趙氏是祖先,所以大家都聽他的話。

於是,趙氏就成了第一代“族長”——這就是原始社會的“族長制”。

隨著族人不斷增多,趙氏所在的地盤無法養活更多的人了,這個時候怎麼辦?

只能往外尋找更大的生存空間。

但是,好的地方都被其它家族佔領了,為了生存,他們只能決定對附近的王氏發動戰爭。

王氏族長一看,趙氏人口比較多,自己打不過,怎麼辦?

於是,王氏族長就找到附近的李氏族長,想要和他們結成聯盟。

由於李氏人口也比較少,為了防止趙氏吞併王氏後再來吞併自己,所以他們就和王氏家族結盟了——這就形成了“部落”。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就這樣,雙方就打起來了。

打起來了,肯定有一個輸贏吧。

假設王氏和李氏組成的部落打敗了趙氏,這個時候,王氏和李氏就有兩個選擇:

第一,把趙氏族人全部殺光;

第二,把趙氏族人當成奴隸,為自己幹活。

很顯然,第二種方式是比較划算的。

奴隸社會,誕生了。

其它氏族看到王氏和李氏結盟了,而且還吞併了趙氏,有了很多奴隸,實力大漲。這些氏族也害怕他們來打自己、害怕他們把自己也變成奴隸,於是他們彼此之間又組成了同盟。

就這樣,部落和部落之間不斷髮生了戰爭,規模越來越大……

有的部落比較弱,為了抵抗大的部落,於是部落又和部落開始聯盟了,這就形成了“部落聯盟”。

既然是聯盟,為了對其它聯盟發動戰爭或抵抗別的聯盟,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個領導者,到底歸誰來領導?

比如,王氏、李氏、趙氏、孫氏組成了部落聯盟,到底誰來領導這個聯盟呢?

這時,有兩種選擇:

第一,哪個家族人數最多、最強,就有哪個族長來領導;

第二,哪個氏族的族長最有才能,就有哪個族長來領導。

不管是怎麼考慮的,最終肯定是有一個首領的。

我們假設王氏族長被推選了部落聯盟的首領,但是大家覺得其它氏族的族人會聽王氏族長的話嗎?

不可能聽的!

雖然王氏族長成了部落聯盟的首領,但是李氏族人、趙氏族人、孫氏族人是不可能聽王氏族長的安排的,他們只會聽自己部族的族長的話。

王氏族長最聰明、實力最強大,於是他就編造了一套說辭:“我是天的兒子,是天讓我來管理天下的,所以大家都要聽我的管理。”

於是,他便自稱為“天子”。

其它族長也不傻,怎麼可能會信他呢?

但是,由於天子的實力強大,他們也不敢公開地反對天子。

雖然天子的實力強大,但是他也沒有能力滅掉其它部族,更沒有能力讓其它部族的人為自己賣命,於是他就制定了一個制度:分封制。

他把“天下”分封給其它部族的首領或自己的兄弟,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軍權、外交和關稅等一切權力。但是,被分封的這些人必須要承認他是“天子”,而且每年需要給天子繳納一些稅收、出一點兵源……

封建社會,就這樣誕生了。

看到這,大家就會知道:封建制是從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出現的。

現在大家再看春秋初期的地圖,就有更深的理解了。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名義上,各個諸侯國都供奉“天子”為天下之主,但由於各個邦國擁有自己的軍隊,所以一些強大的邦國根本不搭理天子:天子的話,對自己有用的,就聽;沒有用的,就不聽。

比如,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楚王就不是周天子分封的,但是由於楚王實力強大,就自稱為王了,而周天子又沒有能力去討伐,所以周天子在楚王的威脅下,被迫承認了楚國。

名義上,封建制有一個共同的領導者,但是由於天子對諸侯的約束力比較差,有些諸侯國發展強大以後就想吞併小的諸侯國,一些諸侯國所在區域比較貧瘠,也想要搶佔肥沃的土地,所以戰爭不會消失。

春秋戰爭,諸侯混戰,民不聊生。

混戰的結果必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滅掉所有國家,封建制土崩瓦解。

現在我們都知道,秦王嬴政滅掉了所有的邦國。

秦王嬴政滅掉了所有的諸侯後,自認為“德高三皇、功超五帝”,於是他把“三皇、五帝”的稱號合二為一,稱“皇帝”。

嬴政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所以又被稱為“始皇帝”。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始皇帝自然看到封建制的缺點了,所以他們進行了改革,取消了封建制,而改成“郡縣制”。

以前,周天子把土地分給自己的兄弟和功臣,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國”,始皇帝就把這個“國”改成了“郡”;以前,周天子的兄弟和功臣建立國以後,就要把自己的“國”再分給自己的兄弟和功臣,這就叫做“家”,始皇帝把這個“家”改成了“縣”。

“國”和“家”最大的區別是:“國”擁有自己的軍隊、外交和關稅,但是“家”沒有。

始皇帝統一中國以後,把“國”和“家”合併到了一起,稱為“國家”,把以前的“國”改成了“郡”,把“家”改成了“縣”,採取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什麼叫做“中央集權”?

封建制下的國君和大夫是世襲的,郡縣制下,管理郡縣的人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不再是世襲的——這也叫做“官僚制”。

於是,便產生了“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的是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

太尉主管軍事、丞相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官員勘察,他們都直接受皇帝領導,都不是世襲的。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那麼,秦朝的這種制度有沒有問題?

有!

以前都是封建制,諸侯和天子掌管天下,現在始皇帝一下子就把諸侯的權力都給拿走了,他們能願意嗎?

當然不願意!

於是,六國餘孽不斷地想要復辟。

歷史的進程是緩慢的演進的,始皇帝邁出的步子太大了,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了。再加上,後來的繼承者比較弱,所以秦僅僅經歷了二世就亡了。

秦,雖然亡了,但是秦的中央集權制被繼續下來了。

為什麼會被繼承下來?

因為中央集權制是符合歷史發展進程的,它極大地減少了戰爭,推動社會的進步。

始皇帝以後的中國採取的都是中央集權制。

大家看看下面皇帝權力的變化:到明朝的時候,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簡單的給大家普及下“六部”。

吏部: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類似今天的中共中央組織部;

戶部:掌管管田賦、關稅、厘金、公債等,類似今天的財政部;

禮部:禮部比較複雜,負責教育考試,外交禮賓司等,類似今天的外交部和民政部;

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兵籍、兵械、軍令等,類似今天的國防部;

刑部:掌管刑法、獄訟事務等,類似今天的司法部;

工部: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等,類似今天的建設部。

那麼,中央集權有沒有毛病?

有!

由於中央集權制的皇帝是世襲的,所以很難排除昏君的出現。

當國家出現昏君以後,要麼搞的民不聊生、要麼就被北方的蠻族入侵,最終導致國破家亡。

所以,這種制度還要進化:取消世襲制,讓最有才能的人實行中央集權制。

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於是,便有了共和制,國家領導人由人民選舉產生。

看到這,大家就知道現在的中國為什麼要採取中央集權制了吧,因為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由於中國長期處於中央集權制度下,所以我們中國人形成了“大一統”的國家概念。

西方國家幾乎都沒有經歷過“中央集權”這個階段。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西方的發展歷史。

西方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羅馬帝國以外的地方都是蠻族,處於原始社會。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就像我們春秋戰爭,在諸侯國之外的地方還存在大量茹毛飲血的原始部落。

由於羅馬帝國文明比較發達,優先進入了奴隸社會。

大量的奴隸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生活非常艱難,於是他們只能虛構一個精神的世界來慰藉自己:這輩子,我是有罪的,受了很多的苦,這是在贖罪,死後我會進入天堂。

就這樣,基督教產生了。

由於羅馬帝國的疆土非常大,奴隸非常的多,那些看不到希望的奴隸都加入了基督教,這對羅馬帝國的統治形成了極大的威脅,基督教被認為是“邪教”。

於是,羅馬人曾對基督教進行10次大迫害——耶穌就是被羅馬人殺死的。

羅馬統治階級不斷地剝削人民,不僅僅是奴隸生活不下去,就連羅馬平民也生活艱難,大量的平民也開始加入基督教尋求精神的安慰……

就這樣,原本只是在中東地區傳播的基督教開始向整個羅馬帝國蔓延……

羅馬帝國的統治階級一看,基督教已經無法阻擋了,再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肯定會有人利用基督教來推翻自己的統治。

與其那樣,還不如利用基督教來統治老百姓。

於是,在公元313年的時候,君士坦丁大帝公佈《米蘭赦令》,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統治階級和教宗勾結到了一起。

他們利用基督教來愚昧老百姓:你們每個人都是有罪的(基督教中所說的“原罪”),乖乖地接受我們的統治,這輩子你們受罪了,死後你們會進天堂的。

就這樣,羅馬帝國的統治穩定了下來。

但是,在公元395年的時候,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這就是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由來。

由於教宗和政治是相互利用的關係,所以政治上的分裂也導致了宗教上的分裂,於是基督教也被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西羅馬是天主教、東羅馬是東正教。

再後來,蠻族日耳曼人入侵,並滅亡西羅馬帝國。

蠻族戰力雖然強大,但是他們是原始部落組成的,文明比較落後,他們佔領西羅馬帝國以後,就繼承了羅馬的文明,也信仰了基督教。

就像在古代的時候,中國的北方也有很多的蠻族,它們入侵中原後,被中華文明所吸引,於是都採用了中華文明。比如,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很多文明都是源自中華文明。

就這樣,基督教就成了整個歐洲的文明。

日耳曼人是由原始部落聯盟組成,它們幹掉了羅馬帝國,就要分地盤,然後慢慢地就形成了封建社會。

歷史開始匯合了。

那個時候,基督教的教皇就相當於戰國時候的“周天子”,其它國家國王就相當於戰國時候的“諸侯”,都需要得到教皇的任命。

歐洲封建社會,就這樣誕生了。

前面我們說過:封建社會的權力非常的分散,所以各個諸侯國之間肯定要不斷地打仗的。

歐洲各國也是如此,他們藉著基督教的名義開始了漫長的戰爭。

在這個過程中,天主教再次分裂,分為天主教和新教。

天主教認為,人的肉體慾望是低賤的、自私的、有害的,是罪惡之源,因而強調節制肉體慾望和享樂,甚至要求棄絕一切慾望,如此才能實現道德的自我完善。

由於天主教實行“禁慾主義”,要求人們嚴酷節制肉體慾望,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再加上那段時間教廷比較腐敗,於是反對天主教的人就越來越多,然後就形成了“新教”。

新教不禁慾,而且不承認教皇的地位。

這就有點像中國的戰國時候,有一個諸侯國懷疑周天子的合法性、不承認周天子的地位。

那還了得?

於是,支持教皇的天主教國家就以此為藉口開始對信仰新教的國家進行討伐。

新教和天主教,也因此而水火不容了。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另外,隨著中東地區伊斯蘭教的不斷崛起,開始威脅到信仰東正教的東羅馬帝國。

由於東正教和天主教之間矛盾不是很大,面對穆斯林的威脅,東正教被迫向天主教求救。

天主教為了修復和東正教的關係,同時也是為了搶佔中東地區的財富,於是決定支持東正教對付穆斯林。

於是,天主教就聯合東正教,發動了“十字軍東征”。

但是,讓天主教沒有想到的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魚龍混雜的十字軍竟向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拔刀相向,洗劫了這座千年古城。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就這樣,基督教的天主教和東正教也徹底地走向了對立。

直到現在,這三個共同起源於基督教的教派依舊誰也看不起誰。

其實,我認為,歐洲沒有所謂的宗教戰爭。

所謂的宗教戰爭,只不過是教宗和統治階級為了實現政治目標的藉口。

封建制權力過度分散,必然會發生戰爭,必然要向中央集權制過渡——因為只有在中央集權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戰爭。

就像封建時代的春秋戰國時候的中國一樣,歐洲在公元476~1453年的這段時間,不斷混戰,民不聊生、死傷無數——也被稱為“歐洲黑暗中世紀”。

歐洲各國混戰了1000年,也沒能誕生一個“秦始皇”,沒能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

長期的戰亂,讓歐洲人民陷入反思之中:真的有上帝嗎?如果有,為什麼上帝不來救我們?

於是,便有了文藝復興,科學開始誕生;

於是,便有了啟蒙運動,人們開始反封建、反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開始誕生……

西方自由主義的思想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誕生的。

什麼人最渴望自由?

從來沒有過自由的人最渴望自由。

以前,我們在《世界霸主興衰史》裡面就給大家舉過一個例子: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被劃分為314個邦國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地。

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

一個小小的德國被分為314個邦國,這些邦國都有自己的軍隊、外交、關稅和貨幣,你說這還能活有自由嗎?

你就想想,假設你要去海南旅遊,每過一個縣就要登記下、交下稅、換下貨幣,你說誰能受得了?

所以,當時的德國就想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

不要說歐洲統一了,就連“諸侯國”統一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中,只有一個國家曾經短暫地完成了中央集權制。

這個國家就是法國。

由於啟蒙運動最先發生在法國,所以法國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非常激烈,於是在法國發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也被稱為“法國大革命”。

大革命以後,法國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崙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實力異常強大,準備開始統一歐洲——就像曾經的秦國一樣。

然而,拿破崙被英國等國組成的七次“反法同盟”給擊敗了。

大家記住:在歐洲,只有法國短暫地建立過“中央集權制國家”。

雖然法國失敗了,但是法國人的對國家的概念要比歐洲其它國家更加的強烈,因為他們曾經經歷過“中央集權制”。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今天法國的政治制度和其它歐洲國家不一樣——法國採取的是“半總統制”。

美國的總統制其實就是從封建制轉化而來的:總統是由“周天子”轉變而來的,只不過這個“周天子”不是世襲的,而是選舉出來的,而且這個“天子”控制了“諸侯國”的軍權、外交和關稅權;州長是“諸侯”轉變而來的,只不過這個“諸侯”沒有了軍權、外交和關稅的權力,也不是世襲的。

由於封建制本身就是諸侯和天子的分權,所以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其實也是從封建制轉化而來的——歷史是有延續性的,西方沒有經歷過中央集權,自然無法形成中國的這種中央集權模式。

法國,不一樣,法國採取的是“半總統制”。

嚴格意義上來講,半總統制不是“三權分立”,而是總統統領行政、立法和司法,其權力遠高於美國總統(僅有行政權,而且受到立法和司法的制衡)——相當於中央集權。

在歐洲,除了法國,還有一個國家採取的也是“半總統制”。

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

由於俄羅斯曾經是社會主義國家,它的中央集權意識也比較強烈,所以它採取的也是“半總統制”。

我相信,通過上面的分析,大家或許就能理解一個關鍵的問題:馬列主義都是以歐洲歷史進行分析的,他們的社會分類是不適用於中國,因為西方國家幾乎都沒有經歷過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從秦始皇到辛亥革命的這段歷史,西方國家中,除了法國,其它國家幾乎都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

歐美的歷史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

“三權分立”的制度只不過是從封建制“變形”而來的,並不是什麼好的政治制度,而西方過分的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權”,讓普通人沒有“國家”和“統一”的概念。

最近一段時間,西方“三權分立”制度的缺點已經充分地顯現了,這種制度已經不是所謂的制衡了,而是相互扯淡、相互扯後腿了。

西方,想要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獲得優勢,必須要向中央集權制進行過渡。

近現代,西方強大起來,並不是因為其政治制度的優勢,而是因為科技的發展;近現代,中國的衰弱,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政治制度落後,而是因為我們在科技上的落後。

隨著中國在科技上的不斷追趕,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再會回到世界的巔峰。

其實,縱觀世界歷史,當今的世界又何嘗不是一個“封建社會”?

聯合國相當於周天子,世界各國相當於諸侯國,下一步整個世界就會向“中央集權”的世界進化——只有這樣,世界才不會有那麼多的戰爭,這也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

毫無疑問,我們中國是有極大的優勢的,因為中國優先實現了中央集權——今天的中國就像春秋時期的秦國。

以史為鑑,可知興衰!

中國崛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