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人眼中的西寧


玉樹人眼中的西寧


玉樹人眼中的西寧

《西寧晚報》的兩份特刊,讓記者和玉樹幹部群眾有說不完的話。

“西甯越來越美了!每次來感覺都不一樣。另外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這座城市風清氣正、精氣神足,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我們每次來西寧就像到了家一樣。”這是記者聽到玉樹人對西寧最多的評價。

西寧和玉樹,相隔800多公里,但兩地的感情卻非常深。10年前,地震發生後,西寧市第一時間啟動援建雜多縣災後重建工作。

在這次玉樹抗震救災十週年紀念活動中,一份《西寧晚報》拉近了兩座城市的距離,也讓兩座城市市民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動。

西寧給你的印象怎樣?

玉樹人眼中的幸福西寧究竟啥模樣?

幸福西寧“第三極看海洋”

28歲的桑增卓瑪是玉樹州郵政局的一名幹部,前些天,她帶著4歲的兒子去了趟西寧童夢樂園。和兒子看了海洋世界、玩了漂流、感受了天方夜譚、坐了108米高的青海之眼摩天輪後,她感慨道:“在高原城市能享受到如此規模的遊樂設施,情不自禁要說西寧好!”

桑增卓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想到!沒想到,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海洋館在幸福西寧!沒想到身在高原也能看到海豚、大白鯨、“美人魚”,沒想到,在幸福西寧就能和海洋動物親密接觸。

玉樹州第三完全小學的格登江措老師給他所在班級的學生講西寧的故事。“西寧有啥啊?”有同學問道,西寧有大熊貓、有海豚、蜥蜴、烏龜、環尾狐猴等好多動物,還有冰球館。“放假了一定要去省會西寧看大熊貓。”孩子們歡呼雀躍。

“迪士尼樂園很遠,但西寧童夢樂園很近,謝謝西寧為我們牧區的孩子圓了夢想。”

西寧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

68歲的玉樹市民多傑才扎一到冬天就和家人在西寧度假。去年以來,多傑才扎發現西寧的人行天橋都加裝了無障礙電梯,這讓有肺心病的他激動了很久。

“最怕上下樓梯,一部電梯讓人覺得西寧是一座很溫暖的城市。”多傑才扎告訴記者,“西寧的每座人行過街天橋都加裝了電梯,讓我們這些老年人來到西寧就感覺非常方便,這是西寧獨有的魅力,我去過很多城市,我覺得西寧做得最好,為我們的西寧點贊。”

溫暖不僅僅來自一部電梯。“在西寧找公廁特別方便,很乾淨,全免費。”

多傑才扎的女兒彭毛措說,她家住在西寧市黃河路,以前一到冬天下點雪,人行道很滑,父母親不敢出門。這幾年,人行道上鋪設了防滑墊,這讓大家讚不絕口。“別看是個小小的舉措,這可是真正把老百姓裝在了心裡啊。”彭毛措感慨道。

彭毛措說,今年3月,她到西寧市民中心辦理不動產業務。原本需要3個工作日才能辦完的業務,只用了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辦好了。“環境特別好,服務非常好,效率還很高,進一個大門,辦好所有的事,西寧人能不幸福嗎?”

從市民中心出來,西北五省最大冰壺冰球館就在市民中心西側,彭毛措和兒子駐足觀望了一會兒才離開。“因為疫情原因,冰壺冰球館關門了,等疫情過了,我們一定要去冰壺館。”

“西寧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來到西寧不想走!”多傑才扎說。

“西寧近年來發展很快,尤其是這幾年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給這座城市帶來了鉅變,每次到西寧都倍感振奮和親切。”玉樹州的好幾位領導這樣說。

“今年疫情期間,我們一家人都在西寧,還吃到了西寧市政府供應的平價蔬菜和肉類,禁不住要給西寧點個贊!”玉樹市幹部智扎才仁說。

家門口就是公園,一出門就是天然“氧吧”。這對生活在海拔近4000米高原的玉樹人民來說非常羨慕。

“西甯越來越綠,天空越來越藍,河水越來越清,城市越來越美,從玉樹來到西寧,感覺到了南方的城市,西寧讓我們心生嚮往!”

“從鳳凰山路一路到海湖新區,花不了幾分鐘,一路美景,現在的西寧真是一天一個樣,我們喜歡這樣的西寧!”玉樹市民寬卓本說。

寬卓本講,從西寧晚報微信公眾平臺看到園博園今年7月1日對外開放。“到時一定帶家人去轉轉這個大公園,飽飽眼福,吸吸氧氣!”

聽到這些讚美,作為一名西寧市民,記者也由衷感到自豪。

誰說不是呢?西寧市這些年的變化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西寧各個方面都邁入了“快車道”,老百姓的幸福感、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歸宿感持續提升。

現在的西寧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讓市民不斷地感到西寧擴大了、長高了、變綠了、更美了。“居有所住、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這是老百姓對幸福的追求,也是西寧努力的方向所在。你看,通過幾年的發展,一座創業之城、和諧之城、公園之城、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正向我們闊步走來。 (記者 張永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