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本文字數5501,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商業的本質》。


本書的作者傑克·韋爾奇,1960年加入通用電氣公司,1981年至2001年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在任期間,通用電氣的市值從130億美元增長到4800億美元。2010年,他創辦傑克·韋爾奇管理學院,這一在線MBA項目獲得了廣泛讚譽。


本書是作者繼管理聖經《贏》之後潛心10年,封筆之作,致敬工業時代,迴歸商業本質。由傑克·韋爾奇及其妻子蘇茜·韋爾奇共同撰寫。


傑克·韋爾奇用了10年時間,為世界各大公司CEO提供管理諮詢,此後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重新梳理了自己對企業管理方法論的思考。


對於企業如何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繼續保持增長、企業管理者如何將公司使命順利傳達給員工並使其達到目標、如何遵從商業規則並找到企業增長的突破口等問題,都結合大量案例進行了深入解釋。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01、管理需具備的協同力


不管是企業家、公司高管、還是個人貢獻者,有些問題總是被頻頻提起,比如“為什麼很難將所有人擰成一股繩”。


還有人會描述這樣一個工作場景:很多人雖然表面上屬於同一個團隊,但在想問題、辦事情的過程中,似乎又存在這樣那樣的分歧,彷彿不在一個團隊似的,從而給團隊帶來一些不利的結果。


作者認為這種情況會給企業帶來危機,不過,這種情況不僅可以改變,還可以加強預防。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具備協同力。


協同力可以輔佐工作進行,那麼,協同力究竟要協同什麼呢?答案就是:讓使命、行動與結果協同起來。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1、使命


我們提到使命,第一反應肯定就是我們經常提起的“價值觀”。但韋爾奇不願意用這個詞去定義使命,因為價值觀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很多企業非常強調價值觀,像阿里巴巴。多麼牛逼、成功的企業。他們的價值觀: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


這些價值觀沒什麼問題,但實際的工作情況呢?好像跟日常的工作關係不大,這樣的價值觀就是非常抽象的。


使命和價值觀不同,它代表了一家公司的目標。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只要把一個小痛點鑽研得足夠深入,它就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商業上成功的公司。


比如,滴滴,通過新的商業模式,把出行這件事給變容易了,現在這兩家公司的估值都很驚人。同樣,阿里巴巴也是一家有偉大使命的公司,單是淘寶一項業務,就極大提升了中國的零售效率。


因此,使命是目標,“使命”決定著一個公司要抵達的終點,也就是說,你要去哪裡以及為什麼去。


同樣重要的一點是,如果要成功完成一項使命,還必須回答好一個問題,即:“完成使命對於每個員工的生活意味著什麼?”我們需要結合行動發揮它的作用。


應該告訴員工什麼樣的做事方式不會讓員工走彎路。一個好的使命會讓每一名員工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能讓所有人為了實現共同的使命而協同奮鬥。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2、行動


“行動”是指員工思考、探索、溝通和做事的方式。使命不是掛在牆上招來灰塵、惹人譏諷的牌匾,也不是堆砌一些晦澀的、華麗的辭藻就行了。要完成使命,必須付出切實的行動。


行動非常重要。如果說“使命”是一個公司要抵達的“終點”,那麼“行動”就是“交通工具”,也就是抵達終點的方式。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荷蘭“VNU”集團因為經營不善,被私募公司收購,並聘請經驗豐富的戴夫·卡爾霍恩出任該集團的首席執行官。

他入主VNU集團後,他忽然發現自己面臨的品牌與產品非常雜亂,而之前從沒遇見過這種情況。戴夫回憶道:“我到那兒時,公司的使命是‘我們是市場資訊的領導者’。這聽起來很好,但它事實上意味著你只要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做好就行了,無法讓員工產生大局意識。”

戴夫與其團隊立即著手改變這種情況。他們放棄了“VNU”這個名字,改用“尼爾森”來命名整個集團,並明確表示,新的尼爾森集團的使命就是研究消費者喜歡看什麼以及喜歡買什麼。尼爾森集團要洞察全球消費者的審美視角與購物習慣,做到世界最佳水平。


最好的使命陳述就是要這樣,既目標遠大,能鼓舞人心,又切合實際。所謂“目標遠大”,就像:“哇,太好了,這個目標聽起來太棒了,我要努力實現它。”


所謂“鼓舞人心”,就像:“太好了,我知道如果我們努力去做,一定能做到。”所謂“切合實際”,就像:“這個目標聽起來非常合理,我要和我的團隊努力實現它。”就這樣,尼爾森集團迎來了破局。


3、結果


“結果”是為了確保整個過程順利推進。我們所說的結果,是指我們要根據員工是否認可使命、是否推動使命的完成及其工作效率來決定是否給予晉升和獎金。


有了目標就必須執行,有了執行就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果。結果不僅僅是指 KPI ,而是要對結果負責。


這實際上就是為自己的 KPI 負責。但在企業管理中,結果不是數據,數據只是表達結果的手段。結果就是要管理者通過結果來定義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是能夠抵達使命的。


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是解僱員工,如果管理者發現一個員工的所作所為明確違背了公司的使命,也不符合公司的行為模式,果斷解僱員工或許是更理想的選擇,不然雙方持續在一個不能互相認同的關係當中,都會非常痛苦。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舉個例子:


納爾科公司是一家做水處理業務的公司。在2008年之前,這家公司的使命是:我們從事水處理業務,這個業務很好。

這個使命不僅不讓人興奮,還因為有些逗趣而顯得不夠正經。一個叫方華德的新 CEO 上任以後,花了90天的時間去研究這家公司的業務,後來他看中了一個6年前就開發好的項目,這個項目能為客戶節水,使客戶免遭美國環保局的罰款。

在這個背景下,方華德決定將公司的使命重新定義為:我們為客戶提供清潔的水,幫助客戶實現更大的利益,促進世界環境的持續發展。

同時,他還給自己定了一個兩年目標,要賣出2萬套這個節水設備。更重要的是,他不光定下了使命,還在公司內部開發了一個終端,每天顯示自己的業務為全球節約了多少水。


這就是振奮人心的使命。後來納爾科的員工會跟每個人說,你知道我的工作是什麼嗎?我通過節水拯救世界。聽起來多麼偉大,激情,有幹勁啊。


在方華德確定了新的使命之後,也遭遇過公司內部的抵制,並且原因很說得過去:下屬們說,這項業務6年前就開發好了,當時就發現它不適合這家公司。


後來方華德在職位最高的100名高管當中,有一半人被迫讓位,公司從內部和外部找來新候選人來填補這些空缺。


有時候並不是非得通過解僱去落實行動。想要達到結果,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和獎懲制度也就可以了。那麼這家公司最後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呢?


在方華德上任的兩年之內,納爾科不僅賣出了2萬套設備,營業收入和盈利也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率。


這個例子完美地說明了一個有協同力的公司所能爆發出來的能量。一個能夠激發員工積極性、讓他們覺得自己重要的使命;一系列能落實下去,讓他們走在正確道路上的交通工具;通過制度告訴他們按照正確道路行進能得到的結果,三者缺一不可。


作者說,實現協同力有一大前提,那就是領導力。領導力對激發協同力、消除工作中的痛苦具有關鍵作用。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一個停滯不前的公司想要煥發出新的領導力,那麼管理者就必須重建公司的使命、價值觀以及結果評價體系,這兩者絕對是密不可分的,必須相輔相成。


那應該怎麼做呢?作者給出了5條建議:


1、領導者要體諒下屬;

2、領導者要將自己視為“首席解釋官”;

3、領導者要為下屬的前進道路掃清障礙;

4、領導者要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

5、領導者要確保讓下屬快樂工作。


02、如何實現企業增長


企業只有實現了增長,才能保證自己可以長遠的生存下去,無論老闆還是員工,才會有職業安全感和成就感。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實現增長呢?書中給我們列舉了6條建議,我來著重說一個其中的兩條。


1、集中資源


一家公司無論規模多大,它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即使有1000萬美元預算,也不能滿足公司各個部門的擴張計劃。不管你手上的資金是充裕還是不充裕,都不應該將它分散在不同的項目裡。


很多管理者會給每個部門都分配一點兒錢和資源,然後部門負責人也心滿意足,至少是公平的嘛,誰也沒有得罪。事實上,這是一個常見但極其錯誤的分配方式。


舉個例子:


假如你有1000萬的預算,要為公司的新產品制定廣告投放策略,一個方案是找5個重點城市,每個城市投入200萬,將核心區域完全覆蓋;另一個方案是把1000萬全部投入到最重要的城市,把知名度砸出來。

其實第二個方案才更有效,因為現在用戶的注意力都非常有限,廣告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實現集中且高頻的覆蓋,要不斷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他們產生印象和記憶,才能達到提高知名度的效果。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2、重新定義創新


如果集中資源也無法滿足需求呢?應該怎麼辦?作者說,管理者應當鼓勵員工通過創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比如,1000萬的預算,除了投放地鐵公交廣告牌,是不是還有更好的營銷方式,比如創造一個營銷事件,去吸引人們對你的關注呢?


創新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作為管理者,你必須刷新對創新的定義。這個時候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員工都覺得自己有創新的能力。


也就是說,要打消大家對創新的恐懼,在公司裡創造氛圍,不要讓員工覺得這是一件很難的事,要讓他們認為創新是一件平常的、努力一下就能做到的事情。


作者認為,在商業領域,最好將創新定義為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漸進式改進”,只有這樣,才最有可能實現創新。


創新可以是,也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持續不斷的、正常的事情。創新可以是,而且應該是一種心態,每個員工,無論位於哪個級別,在每天早上踏進公司大門的那一刻都應思考如何創新,心想“我今天要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方法。”


不要讓員工一上來就想著進行什麼顛覆性創新,像喬布斯創新蘋果這樣的人並沒有幾個。我們可以在日常工作進行漸進式創新。


比如,薪酬制度、工資單。可能別人花10天可以做完,我們找到一個好的方法5天就可以做完了。

再比如,季度財務報表可能只用6天就編好了,而不是原來的8天;存貨週轉率可能每個季度提高5%;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可能一天能拜訪4位客戶,而不是原來的3位。


創新變成了一項不斷改進工作方式的“群眾運動”,而凡是“群眾運動”,幾乎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03、瞭解財務數據


作者認為,財務報表的數據更加真實,在作者看來,我們不需要搞懂全部的財務知識,只要我們瞭解兩個概念和一個原則就足夠了:兩個概念,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一個原則,不要只看具體的數據,要看差異。


1、現金流


現金流的意思是,我們需要了解公司進賬多少錢、出賬多少錢以及還存著多少錢。所有的公司都通過三種方法去追蹤現金流,一個是經營活動。


比如,如果你開著一家以賣鞋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經營活動就是你賣出去牙刷的收入。


另一個是投資活動現金流,如果你這家賣鞋司生意不錯,有些閒錢,然後去投資了兩家賣鞋公司,那你買賣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所得的收益和損失,也會在現金流裡面。


還有一個是融資活動現金流,如果你的賣鞋生意做得很好,這會兒有新的基金想要入股,銀行也想給你貸款,那麼它們給你帶去的現金和到期你需要歸還的現金,也屬於現金流的範疇。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2、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總結了一個公司的資產、債務及其股份持有人擁有的股權,表明了這家公司的資產、負債以及個人和市場的投資量。


之所以稱之為資產負債表是因為其資產和負債均陳列出來,相互平衡。在表的左側,列出了公司的資產,而在右側,則列出了其債務和股份擁有者的股權。


比如,你是一家全國知名的品牌,那麼這個品牌、商標也會被算在裡面。負債是什麼呢?你可能為了擴大生產線,找銀行借了一筆錢,你要還錢和利息,這就是所謂的負債;最後是股權,就是你有3個投資者,他們都是誰,在你的公司裡投了多少錢,分別佔多少股。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3、差異原則


數據並不僅僅是用來計算的,它們主要是被用來比較的。鑑於此,數據一般會被用於分析差異。那麼,到底什麼是差異呢?差異可以是“計劃”中預期結果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比如:“怎麼回事?我們上個季度的原材料成本完全失控了。”比如你這個季度之初打算花200萬的營銷費用,最後只花出去50萬,這個差異和它背後的原因,就是你需要關心的。


除了財報,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企業需要關注的核心數據是什麼。


比如,賣鞋公司的核心數據應該是銷售額,而對於很多初創的互聯網公司來說,他們關心的核心數據可能跟財報暫時沒有關係,而是每日的活躍用戶數量。


作者認為,銷售額和淨收入是你最需要關心的指標。還有一些核心數據。


比如,你未來三個月的訂單數量,你手下各個部門的職位數量,找到這些數據變化背後的原因,都能讓你搞清楚現在企業的運營情況到底好不好。


從更長的時間段去看,假設你的賣鞋公司已經成功上市了,那麼投資回報率和市場份額就會是要關注的重點,前者會讓你的投資人開心,後者反映的是你用戶的滿意程度。


所以,不懂財務並沒有關係,瞭解了上述關於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的基本知識,搞清楚公司的核心數據是什麼,吃透數據。


面對數據,你要逐一審閱,認真分析,要敢於質疑它們的來源以及背後原因,並且探討一下這些數據的變動趨勢以及會引起什麼結果。總的來說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審閱、審閱、再審閱,然後核查、核查、再核查。


最後的話:


由於篇幅問題,我只能分享這麼多,書中還告訴我們如何做好市場營銷;如何留住人才;如何走出事業的低谷。


最後我想囉嗦一句,一家企業除了戰略部署、市場營銷以外,人力資源的管理也是企業要重視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企業往往做不到。對於這一點作者也說了,人才的管理關乎著企業的發展,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可以獲取全新的視角,找到企業的不足。


對於留住人才,要從薪酬開始著手。要知道薪酬對人很重要,非常重要。其次,就是打造一個卓越的工作環境。前面我們也說了,身為一個好的領導者要體諒下屬;要為下屬的前進道路掃清障礙;要確保讓下屬快樂工作。


《商業的本質》:5個方法,幫你發揮領導力,找到企業增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