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虐待的孩子,你們還好嗎?


周迅主演的《不完美的她》正在熱播,改編自日本催淚劇《Mother》,講述飽受虐待的小女孩被老師保護的故事。

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少,每每讓觀眾驚心。

小女孩被母親的男友虐待,用垃圾袋包住,縮在垃圾桶裡默默流淚。

她身上的傷痕展現著人世間的罪惡。

最可怕的,還是人類自己。

被虐待的孩子,你們還好嗎?

現實案例同樣殘忍。

養父性侵養女的案件還在調查中,引發民眾關注。

誰來保護孩子?

在一個親生父母都有可能對孩子施暴的人間,如何讓小天使健康快樂長大?

法律

例如,美國於1974年通過的《兒童虐待預防與處理法案》中有著明確的定義:父母或看護人近期的作為或不作為,導致兒童死亡、受到嚴重的身體或情感傷害、遭到性虐待或性剝削,及其他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的作為或不作為。

美國各州制定法律,對虐待、忽視或遺棄兒童情況必須舉報,以便於兒童保護部門能夠及時對處境危險的兒童提供救濟,並於1980年通過了《收養援助及兒童福利法》,確立了美國兒童保護的實施做法及取向。

《家庭保護法案》、《兒童營養修正案》、《兒童安全保護法案》、《兒童健康法案》等;為防止虐待未成年人,頒佈了《家庭暴力保護法案》、《兒童虐待受害者權利法案》等;還有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兒童性暴力及色情法案》、《兒童保護及猥褻執行法案》等 。

制定更細緻、更全面的法律來保護未成年人任重而道遠。

人人有責

還以美國為例,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能見到這樣的畫面:

孩子遭受虐待,鄰居一個電話報警,孩子被接走,施暴父母被抓捕。

在美國,一旦認定孩子正在被監護人虐待,孩子會被送到福利機構,施暴者會受到法律制裁,孩子會判給新的監護人進行照顧。

傷害孩子的罪犯,人人誅之。

鄰居、老師、同學、親屬,都能成為孩子的後盾和安全保障,冷眼旁觀是少數,大部分人認為自己有責任保護自己或是別人的孩子,不讓其受到傷害。


被虐待的孩子,你們還好嗎?


中國人以和為貴,生活中常常不願出手管他人家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讓人心看似冷漠。

如果我們都能擔負起一份責任,對自己、對周圍的孩子多些關注和關愛,調動起自己的善良和勇氣,幫助需要幫助的弱小孩童,讓我們的肩膀成為未成年人的依靠,或許暴力事件會少些,或許更多孩子會從苦難中被解救。

福利機構、公益組織、民間力量

每年全國都有大小虐童案件發生,就在你讀這篇文章的同時,說不定就有兒童正在遭受身體和心靈的折磨。

關注身邊人、身邊事,不要認為虐童事件遠在天邊。

我們需要更多人行動起來,保護和營救那些被虐待的未成年人。

給他們提供一個容身的安穩之地。

學校和社區應該給孩子們提供庇護所,去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那些被無心父母疏於照顧吃不飽、穿不暖的孩子,那些被狠心父母暴打、謾罵、折磨的孩子,那些被轟出家門在外徘徊的孩子。

無辜可憐的小天使在受苦,陽光下,他們需要關愛。

自救

讓孩子們學會保護自己,掌握方式方法,學會主動求助。

讓他們意識到被虐待不是他們的錯。

社會應幫助孩子們更好成長,老師和家長應提高警惕。


被虐待的孩子,你們還好嗎?


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需要溫暖和理解,他們需要關愛和幫助。

盡己所能,善待身邊的孩子,給予孩子們幫助。

孩子帶著期待的神情來到這個世界,

不要讓他們眼中滿是苦難的淚水。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歡迎關注和轉發,評論區為您敞開。

霓好時光,流連光影,感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