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提到馬未都,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作家、館長、文化名人以及我國頂級的收藏家之一。馬未都的鑑寶能力也是很厲害的。早些年靠著這個技術撿了不少漏。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馬未都雖然鑑寶能力強,但是早些年也吃了不少贗品的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虧得腸子都青了。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頂級的鑑寶大師尚且如此,那些什麼都不懂還熱衷收藏的富豪,更是無需多言,但凡是總有例外,在我國就有這樣一位富豪,他雖然對古董一竅不通,但是他卻從未買到過贗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這位富豪名叫徐展堂,是我國收藏界一位很有名的收藏家,尤其是在早些年的海外收藏界,只要提起華人收藏家,徐展堂總是第一個出現的名字,。徐展堂早些年做實業賺了不少錢,在80年代就已經成為了億萬富豪,後來就開始投身收藏界,當時日本人在拍賣上一擲千金是有名的,就是88年,那個時候拍賣會上有一件大青花盤子,日本人想買,但是一旁有個中國富豪也不停的競價,最終日本人落敗,這位中國富豪最終拍下此物。因為這次成功“擊敗”日本人,徐展堂也獲得了“抗日英雄”的雅號,一時間風頭無兩。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其實徐展堂對古董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但他買東西從不失手,馬未都曾受邀去參觀過徐展堂的“私人博物館”,裡面擺放了數千件文物,他打眼一掃,竟沒發現一件贗品,吃驚之餘的他也感到好奇:我尚且還失過手,他對古董一知半解,為何沒買到過贗品呢?帶著疑問馬未都就去問徐展堂,徐展堂就講了自己收藏的一個制度,算是解開了馬未都的疑惑。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原來徐展堂在買賣古董的時候有個規矩,比如他閒逛到一個古董店,想要買其中的一件東西,就先跟老闆砍價,等價格說好了準備掏錢時,這規矩就來了,徐展堂並不是直接掏錢,而是拿一張“期票”(與支票作用相同,但可以自定取款的時間,在時間內可隨意撤回修改金額),填上金額後給店主,說這期票的日期我給你填到半年之後,如果半年後這東西我鑑定不出來問題,錢就歸你了,如果有問題,那東西我還給你,錢我直接撤回,這事要放在普通的收藏家身上肯定行不通,但徐展堂是著名富商和收藏家,很多店主都願意相信他,所以這個方法可以行得通。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徐展堂拿到東西后就開始請專家研究,如果沒問題,這支票到時間就可以去取錢,但如果東西有問題,他就可以跟銀行說作廢這個支票,東西派人再給送回去,這樣的方法,難怪不懂收藏也買不到贗品了。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後來馬未都回憶說,徐先生用的這招太高明瞭!但是現在的古董店不可能接受這種方式的了。具體原因馬未都沒有說,但是大家應該都懂吧。


馬未都:一富豪對古董一竅不通,只用一招,卻從未買到過贗品!



由此可以看出,有些人家產萬貫因為懂得變通,舉一反三,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事情中,從而創造出財富。但是你覺得用銀行期票的做法是否公平呢?你怎麼看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