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無法觸及8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帶

1.

1998年5月,美國女登山家阿森蒂夫在成功登頂後下撤的途中因為嚴重缺氧而虛脫倒地。當時經過她身邊的南非登山家沃達爾和隊友因為不忍心見死不救,但又清楚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把她背下山,所以選擇放棄登頂計劃,下山尋找救援。可是不幸的是,阿森蒂夫沒有等到救援,就已經死去。阿森蒂夫的遺體後來一直被留在她遇難的地方,就像一個地標一樣矗立在原地。

道德無法觸及8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帶

已經成為路標的登山遇難者遺體

一直到九年以後,一直沉浸在自我良心責備裡的沃達爾帶著一支隊伍,專程上山把阿森蒂夫的遺體運到海拔5000多米的營地,才給了她一個體面的葬禮。


2.

2006年5月,英國登山家大衛·夏普在珠峰海拔8534米的地方昏死,當時至少有40多人從他身邊經過,但沒有一個人停下來救他。消息傳出來以後,那些見死不救的人受到了社會的道德拷問。其中最嚴厲的指責來自英國登山家希拉里爵士。希拉里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登頂珠峰的人,珠峰海拔8790米處、離世界之巔只有幾十米之遙的一處狹窄通道,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被稱為“希拉里臺階”。

道德無法觸及8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帶

希拉里臺階

希拉里批評說,“我覺得大家對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態度已經變得非常可怕,人們只想著登頂,卻根本不管是不是有人正在遭受痛苦,正躺在岩石底下死去,其他人的安危反而是非常次要的。”希拉里是偉大的人,他願意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拯救別人的生命,可是,用這樣的道德境界去要求所有的人,並不現實。


3.

2017年5月21日,巴基斯坦登山者巴蒂和他的夏爾巴嚮導桑吉登頂珠穆朗瑪峰成功。可是在下山途中,他們因為氧氣耗盡和身體狀況的急劇惡化而陷入了昏迷狀態,昏倒在海拔8600米的地方。幸運的是,因為幾家登山公司聯合開展救援,兩人最終得以獲救。這次救援是珠峰登山史上海拔最高的成功救援範例之一,堪稱奇蹟,因此在登山圈內廣泛流傳。

道德無法觸及8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帶

珠峰攀登途中

還有一個細節是,在巴蒂和嚮導倒在雪山上的幾個小時裡,有超過150人從兩人身邊經過,但他們全都沒有停下來提供幫助。

4.

1996年,美國著名的登山家科萊考爾參與了一次大型的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他做為美國《戶外》雜誌的隨隊採訪記者前往。在經歷了重重困難,到達攻頂的最後關頭,突然發生了雪崩,四支來自不同國家的登山隊同時遭受厄運,5人在南坡遇難,3人在北坡遇難。科萊考爾躲過了這一劫,但他的體力嚴重透支,在珠峰險惡的環境下,這種狀態非常危險。當時,其他倖存者從科萊考爾身邊經過,卻沒有一個人停下來救他。幸運的是,科萊考爾靠著精良的裝備和強大的毅力迅速調整了狀態,後來又在從山下趕來的救援隊的幫助下,安全脫險。

道德無法觸及8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帶

珠峰雪崩

這次事故引發了眾人的關注和討論,很多人紛紛批評那些見死不救的登山隊員,讓他們受到了社會的道德拷問。還有人提議讓科萊考爾站出來,用親身經歷譴責那些人道德的缺失,因為在這件事上,也許他最有發言權。

科萊考爾卻沒有眾人想象得那麼激動甚至憤怒,他反而冷靜地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讓他們怎麼救?”

在正常的情況下,看到別人遇到危險和困境無動於衷的人,無疑是冷漠冷血的鐵石心腸,以道德之名對他們進行譴責天經地義。可是,在珠峰上遇到昏倒的登山者見死不救,和在馬路邊上看到出了車禍的路人見死不救,根本不是一回事。

道德無法觸及8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帶

絕命救援

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自然環境極度惡劣,空氣極度稀薄,被稱為死亡區。歷年喪生的將近三百名珠峰登山者,絕大多數都是在這個區域被大自然奪去了生命。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自己的安全也不容易,更沒有餘力去救助他人。

即使你不在乎近在咫尺的登頂誘惑,願意放棄自己為登頂所做的一切努力而停下來救人。把自己的氧氣瓶留給那些已經耗盡氧氣的人?這意味著你自己無氧可吸。把遇險者背下山?可是你自己的體力已經接近了極限,別說救人,就是額外多走幾步路,都變得異常艱難。更不用說在陡峭的山路上拖著另一個人下山,滑落懸崖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甚至,很可能你自己都已經神志不清,連保持清醒的狀態都是艱鉅的挑戰。更多的時候,大多數遇險者本身已經面臨垂死狀態,即使安全地把他們送回大本營,救治成功的希望也微乎其微。

道德無法觸及8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帶

珠峰攀登途中

科萊考爾的分析讓眾人都陷入了沉默,那些義憤填膺談道德的人也紛紛閉了口。後來,科萊考爾把他在《戶外》雜誌發表的這些分析報道拓展為一本書,名為《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獲得了“美國國家雜誌獎”。他在書中說道:“在海拔8000米以上,人們無法苛求道德的尺碼。8000米不是道德的邊界,而是能力的邊界,人們選擇見死不救,不是道德的缺失,更大的原因是能力的不足。而這種不足值得被理解並原諒。”


5.

道德有邊界,每個人的能力也有邊界。在自身能力無法做到幫助他人的情況下,自私一點,保全自己的生命,無可厚非。


6.

其實,人生中不乏道德無法觸及的空氣稀薄地帶,那些用極端道德標準去要求他人的人,你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不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