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醫院分院架構經驗:底層技術將帶給醫院更多解題策略

大型醫院分院架構經驗:底層技術將帶給醫院更多解題策略

大型醫院分院信息系統建設向來是一個熱點話題,合理的規劃、實施,是多院區協同工作、數據順暢流轉的保障。針對這一話題,我們走訪了北京友誼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力華。

談互操作性

探索方法論,從根本上尋求國內標準落地的方案

大概一個多月前,筆者曾向北京友誼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力華請教過關於FHIR的話題,這一次,話題依舊離不開這個熱門話題。

談起醫療信息標準,王力華回憶起大概二十年前的往事:“當時的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成立了電子病歷委員會,我當時剛入行,在很多前輩的引領下接觸並學習了一些國外標準,比如HL7、IHE等等。”以此為契機,王力華始終對國外醫療信息標準高度重視,對其在漸進發展中的優缺點也都瞭然於胸。“我們國內醫療信息標準確實不算少,大部分也參考了國外標準制定的方法論,所以我發現國內和國外在推行標準時同樣遇到的一些難題。”王力華說,因此當FHIR出現時,她敏銳地感覺到這一次有所不同,“FHIR克服了一些以往標準在制定、推行時遇到的問題。”王力華說。

很快,她申報了一項針對互聯互通標準的研究,並邀請包括InterSystems在內、對FHIR持同樣熱情的幾家醫療信息化建設企業一起,共同探討以FHIR為例,如何在國內推行有效、有價值的標準。

“我們探討了一些關於標準推行的方法論,已經準備結題了。”據悉,課題組準備嘗試著在國內實際應用場景中推行FHIR,將課題的內容然後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一個研究層面,“我們擬定在三個場景中做嘗試,一是患者註冊場景,二是門診掛號場景,三是檢查申請單場景,目前在北京友誼醫院的集成環境里正在做相關開發,預計10月中旬可以開展測試,如果效果非常好的話,我們可能後續會在北京友誼醫院的整個集成平臺項目裡將其完善、擴展。”王力華充滿期待。

談多院區一體化部署經驗

優秀的底層功不可沒

2018年底,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試開診,2019年6月19日,在北京友誼醫院建院67週年這一天,北京友誼醫院正式開診。作為首都副中心第一家三甲綜合醫院,通州院區建設時間緊、任務重。

從試開診起,醫院門急診總體就診人次較為平穩,工作日日均門診量2400人次,單日最高門診量2800人次,專家號佔比35%,藥佔比25.05%,門診預約掛號率為86%,預約候診時間精確到0.5小時。此外,在醫療服務方面,兩院區門診預約掛號協同、就診卡協同、就診數據協同;住院實現電子病歷模板協同和住院證主從協同;檢查化驗實現檢驗結果、影像讀片共享。

順暢的就醫流程背後,離不開信息中心的支持。“當時的情況是時間緊、任務重,能順利開業,跟我們平臺底層架構的靈活性和可配置性密不可分。”王力華說。

談及分院建設經驗,王力華很乾脆地表態:“從信息中心的角度來看,建分院肯定不可能再單獨建一套系統,而是追求將醫院系統以一體化形式延伸到新院。”

在多院區一體化部署方面,王力華認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地理距離相隔不遠的主院區和分院區之間的一體化部署,另一種是異地建設分院後的一體化部署。“光從地理位置上來講,第一種情況下地理位置相距有限,在底層架構支持的情況下,光纖拉過去後可以直接一體化部署。新建一套系統耗時長、花費大,所以

直接做一體化部署,除了顯而易見的臨床工作流程優勢和醫院管理優勢外,對於後續數據採集、利用也都非常有益——需要注意的是在事前對系統架構是否支持多院區進行認真評估。而對於第二種情況下的一體化部署,我認為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只能做數據交換,統一的管理數據是必要的,但相對實時業務數據的交互來講,難度技術難度要低一些。”

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的系統建設適用於第一種類型,但是作為分院區,一定會存在與主院區不同的個性化需求,包括各類流程、科室人員配置等,所以王力華一開始並不是沒有擔心過,“好在我們只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系統的一體化延伸建設,優秀的底層產品真的是功不可沒。”王力華高興地說。

王力華所提到的跨院區系統一體化建設中底層的支持可以用三個例子來說明其便捷一體。第一個例子是醫生的登錄界面,一體化建設完成後,用戶在首次登錄時可以選擇所屬院區,以後登錄時系統會默認登錄院區。第二個例子是一些跨院區的醫療流程操作。例如有些檢驗從通州院區採集標本後送到主院區(西城院區),有些檢查醫囑的開立由通州院區開具、主院區執行,等等。第三個例子是單據打印。由於存在跨院區醫療流程操作,因此單據打印出來後需要區分是“西城院區”還是“通州院區”,系統一體化建設完成後,類似配置是可以隨時設置的。

據王力華介紹,北京友誼醫院的醫療信息系統底層架構源自於InterSystems的Caché數據庫,這是一款專門適用於醫療行業、面相對象的數據庫,它能夠以所需的任何形式存儲、使用和分析交易與歷史數據,高速 SQL 能夠實現跨數據模型的無縫運行。同時,友誼醫院的互聯互通平臺也於近期上線,平臺以InterSystems HeatlhShare旗下 Health Connect平臺(即原來的Ensemble平臺)為核心實施,能夠集成我們的多種應用系統和業務科室,輕鬆連接新老醫療標準,進行高效數據分享。

談未來趨勢

期待新技術能夠真正落地醫院信息化領域

“健康中國是一個偉大戰略,中國的發展戰略就是我們在中國的發展戰略。”InterSystems亞太區總經理盧俠亮(Luciano Brustia)堅信這一點,這一理念帶來的醫療藍圖和數字化轉型未來同樣值得期待。但是,“醫療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著互操作和互聯互通的挑戰。要成功地進行數字化轉型,我覺得有三點值得關注。”盧俠亮說,第一點是醫療服務和醫療產品模式正在發生巨大轉變,中國的醫改在分級診療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這同時帶來了“互聯互通”的要求和挑戰,從這點來看,醫療業務模式的轉變已經帶來了巨大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第二點,醫療數據的密度很高,如何以合適的格式、最快的速度展現正確的信息和數據,成為巨大挑戰。第三點,醫療行業是一個對創新速度要求非常高的行業,如何在數字化轉型中保持系統的可擴展性,如何快速就某一系統需求提出解決方案,成為行業挑戰。

精準醫療、個性化醫療、新藥研製、臨床試驗……醫療行業對創新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這個行業既需要穩定、也需要變革。盧俠亮定位清晰:作為一個醫療行業技術服務提供商,我們要為合作伙伴和客戶提供既快速、敏捷,又穩固可靠的解決方案。我們為中國的合作伙伴提供穩定、牢固的底層架構,通過底層技術創新支持合作伙伴應對醫療行業的快速變革。

盧俠亮以InterSystems IRIS醫療版為例進行了說明。這是一個非常全面的數據平臺,能夠支持所有醫療行業需要的健康數據模型,並且兼具事務處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夠在幫助掌管海量數據的同時,利用大數據進行預測和群體分析。

Rxmx是一家澳大利亞公司,通過運用IRIS數據平臺醫療版,實現了為患者提供複雜性用藥和更安全更效地用藥。同時它也是完全是上在雲端的一個平臺系統——利用InterSystems IRIS數據平臺的容器技術,它把整個數據平臺全部遷移到雲端,實現了互操作性和互聯互通,可以快速部署很多應用。

談及未來趨勢和麵臨的困境,王力華認為:“其實現在有很多新技術開發出來了,但是在醫院的部署依舊是有限的。比如雲計算,很多醫院所談到的業務上‘雲’,其實也只是把一些東西‘放上去’,並沒有真正利用起來,

我認為大型醫院架構轉型將來一定會更好地利用起這些新技術。

她特別提及並認可了InterSystems IRIS數據平臺醫療版的優勢。

InterSystemsIRIS數據平臺是支持多工作負載的,最大的優勢是其大數據分析能力和極強的互操作性,InterSystemsIRIS數據平臺醫療版嫁接了多項醫療衛生行業通用的標準,包括FHIR的標準、IHE標準、ASTM標準Hl7 V2/V3等等。據盧俠亮表示,十月還將發佈InterSystems IRIS金融版。

寫在最後

優秀的底層技術對大型醫院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

北京友誼醫院的案例只是一個縮影,醫療信息化建設者們始終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最有利於控制成本、優化流程、提升效率的信息化手段。

有數據表明,80%的數字轉型項目都以失敗告終。也因此,InterSystems中國2019年的峰會將主題定位為“極速·無限”(The Fastest Path to Possible)。InterSystems亞太區總經理盧俠亮表示,我們希望強調技術可以賦予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追求數字化轉型的無限結果。在醫療方面,我們希望用極快的速度實現無邊界醫療,成就高品質醫療,以應對醫療行業面臨的數字化轉型挑戰。

2019年10月24日~25日,InterSystems 2019中國醫療信息化峰會將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舉行。歡迎醫療信息化建設同仁共同參與,探討底層技術的魅力與潛能!

大型医院分院架构经验:底层技术将带给医院更多解题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