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要讀《幼學瓊林》?

在傳統的蒙學書中,有一種流行很廣、影響很大的體裁,就是用駢儷句式編寫的各種知識讀物,特別是歷史文化常識讀物。

句式對偶,如果再押韻,用一句或幾句話來介紹一位歷史人物或歷史典故,介紹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方面的知識,使兒童讀起來朗朗上口,饒有興味,既能識字,又能增長知識,以至終生不忘,這是古代蒙學書在內容和編寫方法上的一個革新,一個進步,一個新的發展。唐代的《兔園冊》今天已看不到原書了,是否屬於這方面的內容,難肯定。唐李翰的《蒙求》可能是這類書流傳至今的最古的一種,後來又發展為明清以來廣泛流行的《幼學瓊林》一書。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要读《幼学琼林》?

△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幼學瓊林》,嶽麓書社出版

這本書原名《幼學須知》,又有過《成語考》《故事尋源》等異名,一般認為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原編,但也有人說是明代景泰年間進士丘濬所編,後來通行的本子則是清代人鄒聖脈增補註釋的《幼學故事瓊林》。但在過去私塾中,常略去增補部分不讀。為求篇幅和內容的精悍適用,本書也略去了增補部分,加以今注今譯,以求適合今天的廣大讀者閱讀欣賞。

“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是舊時人們對二書的評語。這話有一定的道理。過去一些讀書不多的人,卻能懂得不少成語典故,在日常應用中還能得心應手,往往是得力於《幼學瓊林》一書。這是一本古代啟蒙用的正宗類書,是一本兼百科全書和資料彙編性質的古籍。

三國魏時類書《皇覽》今已不存。唐代類書中的鉅著《藝文類聚》分四十六部,列子目七百二十七;專供唐玄宗諸子學習用的《初學記》分二十三部,列子目三百一十三。《幼學瓊林》分三十三部,未分子目,計聯一千二百六十一。三書都是按天、地、人分類,人部又以朝廷為首,文臣、武職次之,親、師、友等又次之,然後是身體、衣服、飲食、器用、製作、技藝,以鳥獸、花木等結束。

《幼學瓊林》作為類書,遠不如《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那樣聲名赫赫,但其入人之深、普及之廣、效用之大,則勝過這些皇皇鉅著。它包括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方面的知識,書中輯錄的資料,不僅涉及群經正史、諸子百家,還涉及許多稗官野史、方誌異聞,特別是廣泛吸收了多種“蒙求”的材料,分類錄事,對偶成句,言簡意賅,易讀易記。古時人們日常所用文字、成語典故,多包括在內。在一定意義上,它也可以說是一本可誦讀的成語典故小詞典。它釋文簡練而又比較恰當,用語不多而又解釋清楚。如:

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

大笑曰絕倒,眾笑曰鬨堂。

彼此不合曰齟齬,欲進不前曰趑趄。

受人牽制曰掣肘,不知羞愧曰厚顏。

只有幾個字,就把詞語的意思解釋明白了。有時字數稍多,也不超過一個簡單的句子,如:

贊襄其事,謂之玉成;分裂難完,謂之瓦解。

同惡相幫,謂之助桀為虐;貪心無厭,謂之得隴望蜀。

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事宜鑑前,曰覆車當戒。

不修邊幅,謂人不飾儀容;不立崖岸,謂人天性和樂。蕞爾么麼,言其甚小;鹵莽滅裂,言其不精。

讀熟了這些句子,也就記住了這些成語的意義。詞典而可讀,事半而功倍,這是編撰者的一個創造。

在內容上,書中包括了許多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人物掌故。如:

后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託於箕尾。

刎頸交,相如與廉頗;總角好,孫策與周瑜。

苻堅自誇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毛遂自薦才奇,處囊便當脫穎。

還包括了許多格言,或將典故、格言二者結合在一起。如: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此魏徵之對太宗;眾怒難犯,專欲難成,此子產之諷子孔。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棄干城之將;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棄連抱之材。

成語、典故、格言,三者結合得天衣無縫,既是妙語,又是對句,一經記誦,即終生不忘,終生受用。

本書編寫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它打破了四言、五言、七言的限制,內容決定形式,當長則長,當短則短,只求偶句成對,不強求整齊押韻;同時按內容分類編排,便於檢索。古時的平民百姓從中學習了聖賢經傳、諸子百家的倫常觀念和歷史知識,熟悉了常見的成語典故和生活常識,對他們的文化傳遞就是通過這些書完成的。

本書成書於明代,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思想意識,如“何謂三從?從父、從夫、從子;何謂四德?婦德、婦言、婦工、婦容”,即是宣揚“三從四德”的封建倫常,而這正是封建社會套在婦女身上的枷鎖。還有一些宣揚宿命論的內容,如“命之修短有數,人之富貴在天”之類,不過也都來源於其他典籍,並非杜撰。如上述兩句,即出自《論語》中的“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因而,它作為一種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資料,一種文化的歷史積澱,讀者略予涉獵,仍然可以起到了解古代文化和社會的作用——使讀者瞭解我們的先人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文化氛圍裡形成自己的倫理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和其他傳統觀念,瞭解封建時代的文化教育是怎樣向平民階層、兒童教育領域進行滲透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保存並刊印這些圖書,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由於此書曾風行全國,遍及城鄉,一些老年讀者重讀此書,大有返老還童、如逢舊友之感,因而對他們來說,還有愉悅身心的作用。但不管從什麼角度去閱讀此書,都既要看到它作為優秀蒙學課本的一面,也要看到書中部分內容的思想侷限性。相信讀者自能鑑別,取其有益,避其所短,從而真正做到開卷有益。

喻嶽衡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要读《幼学琼林》?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要读《幼学琼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要读《幼学琼林》?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要读《幼学琼林》?

△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幼學瓊林》,嶽麓書社出版

《幼學瓊林》

導讀 註譯:曹日升

定 價:¥28.00

這是一本百科全書性質的啟蒙經典。原名《幼學須知》,又有過《成語考》《故事尋源》等異名,一般認為是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原編。

“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是舊時人們對二書的評語。古時常人能懂得不少成語典故,日常中還能得心應手地使用,往往是得力於《幼學瓊林》一書。

本書打破了詩詞語言的限制,只求偶句成對,不強求整齊押韻;同時按內容分類編排,便於記誦,一經記誦,便終生受用。想學習如何待人處世,進退有度,《幼學瓊林》是不錯的選擇。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要读《幼学琼林》?

《清平樂》熱播刷屏,“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都讀錯了

天下湖湘,湖湘羅家——《湖湘世家:鼓磉洲羅氏》序

胡適贊評,開創京腔京韻的京味小說,讀起來什麼滋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