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這是一部BBC拍攝的自然類紀錄片,講述的是一隻小企鵝雪寶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和獨立,從一開始依賴父母到逐漸走向獨立,併成為企鵝首領的故事。

它的背後其實蘊含了我們親子之間的愛與分離,下面我以第一人稱來講述這個故事。


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01、出生

在南極冬天的嚴苛寒冷裡,經歷一個月最刺骨的暴風雪以及難以想象的冷冽,每隻雄性的帝企鵝都在孵化自己視若珍寶的寶貝,企鵝寶寶們一個接一個的出生了。

而此時還有一枚企鵝蛋沒有孵化出來,那就是我,爸爸看我還沒出來有點著急,這時一位鄰居裹挾著自己的企鵝寶寶走來想幫忙,企鵝寶寶的叫聲,鼓勵了我的破殼而出,我也成為了企鵝隊伍裡最小的企鵝寶寶。我叫雪寶。

接下來,我便要在環境極為惡劣的南極幼兒園裡學會如何生存了。我和爸爸還在等著媽媽捕食能凱旋而歸,媽媽回來了,意味著我可以活下去。

媽媽們成群結隊的都在離我們很遠的大海里捕食,她儲存了滿滿一肚子的魚,然後通過長達60英里的路艱苦跋涉,才能給我們這些小寶貝送一次食物,可媽媽門天生臃腫渾圓的身材加上短平的腳,需要走上很多天才能到家。

爸爸們只能從喉嚨的一些腺體裡分泌高能量的嬰兒奶給寶貝們吃,這個嬰兒奶只能維持幾天。

等待是漫長的,聚居地的氣溫已降到零下30度,而爸爸們也閒的無聊,想要四處走動走動,看看媽媽回來了沒,畢竟爸爸為了孵蛋很久沒進食了。

可是把寶寶放在腳上行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爸爸踉蹌幾下還是摔倒了,我也跟著天旋地轉。幸運的事,爸爸摔跤並沒壓到我,只不過,爸爸還需要多練習啦。

我們企鵝寶寶們出生一週了,已經沒有可以食用的食物了,大家身體開始虛弱。


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02媽媽回來了

另外一邊,媽媽們也在一心牽掛著我們,此時路上困難重重,不僅要面對隨時颳起的暴風雪。

路上還會有潛伏的捕食者豹形海豹,隨時準備伺機而動,海面上劈裂的冰層就是一個個死亡陷阱,媽媽們如果不小心掉下冰窟,就會成為海豹們的盤中餐。

最後,媽媽們還要經過一片雪化後重新結冰的溼滑冰面,一個不小心就會摔倒,甚至滑到哪個旮沓裡跟大家走散。

媽媽們終於出現在了茫茫的雪地一方,經過長時間的長途跋涉,精疲力盡。可是3000多個帶著孩子的爸爸,長得又差不多,媽媽們很難找到自己的伴侶和孩子。

最後,爸爸們想了一個好主意,他們排成一排好讓媽媽們一個個仔細辨認自己的家人,我爸爸帶著我也加入了隊伍,隊伍太長,媽媽一直找不到,著急得只能發出自己獨特的哭聲,爸爸這下便聽到了,立刻回應了媽媽,最後在我奄奄一息的時刻媽媽終於找到了我。

不過,爸爸已經四個月沒進食了,必須馬上把我交給媽媽,自己去覓食並且接替媽媽捕食的職責。這個交接的過程真是大自然最有意義的事啊。

爸爸在交出我的時候,必須小心敏捷,否則我接觸地面的時間長一點就會被凍死。媽媽也要在幾秒鐘之類接管孩子。

媽媽接管後立刻及時餵養了我,媽媽很厲害,身體有一個天然的防腐層,被捕到的小魚放了幾周就如剛捕到時一樣新鮮,我餓極了,一陣狼吞虎嚥後,覺得身體又變得暖和,酒足飯飽真是很幸福呢。

爸爸陪伴了我這麼久多少是不捨的,雖然不捨,但爸爸還是要接替媽媽去捕食來養育我。

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03、我的成長之路

聚居地上,我正在學著冰上的第一課,捍衛自己,鄰居家的企鵝哥哥看我小便總要來啄我,媽媽看不下去便也啄了他,叫他不敢再欺負我。

天氣晴朗了,所有企鵝寶寶都會鑽出了媽媽們溫暖的育兒袋,第一次出來探索未知的新新世界。

我是所有企鵝寶寶裡發育最晚的一個,我覺得媽媽的育兒袋更舒適,於是還不願意出來,媽媽便一直溫柔的鼓勵我,最後我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並越來越自信。

可因為我是最小的,其他企鵝寶寶們並不太歡迎我,我融入比較難,好在媽媽一直陪在我身邊,最後他們也接納了我。

我在雪地上試著跟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樣學會行走,不過我太興奮了,第一次感受自我和自由,便跑得有點遠,一不小心我掉到一個雪坑裡,媽媽找不到我,還朝著相反的地方找去。

我第一次感覺害怕,特別絕望,但我爬起來後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朝著企鵝群走去,我想媽媽一定也在這裡。

我不斷的尋找媽媽,卻都找錯了,我找不到家了,此時暴風雪已經到達,我根本不足以抵抗零下40度的嚴寒,我感覺我活不長了。

媽媽最後叫了我一次,但聲音在寒風下很快消散了,幸運的是在最後一刻,我終於被媽媽找到,媽媽沒有責備我一聲,她緊緊的把我裹在她溫暖的肚子下,我知道那一刻媽媽有多愛我了。

我告訴自己以後絕對不再亂跑讓媽媽擔心了。

暴風雪已經淹沒了領地,氣溫也達零下60度,媽媽們必須緊緊靠在一起,抵禦嚴寒。我們終於感受到了溫暖,而企鵝群裡中心最低溫度到達37度,中間的媽媽必須替換外圍的企鵝,我們依靠這樣的方式度過最嚴峻的冷酷時刻。

爸爸的路途同樣也是兇險的,爸爸們會成群結隊走向大海,路上也會遇到冰窟窿,相比要走又遠又艱險的路來獲取食物,他們對這個洞則充滿了期待,這意味著自己很快可以填飽肚子,最終他們互相攛掇下,一個個跳下了冰洞。

他們進入了大海,潛入2000英尺的海底,儲存魷魚和魚蝦帶回給我們吃。

爸爸們在回來的路上,有一群虎鯨正對他們虎視眈眈,冰雪交融的春季,會形成溝壑交替的地方,有位爸爸就掉進了冰縫裡,這個不小心麻煩就跟上了,幸運的是他逃脫了,雖然跟不上大部隊,但也成功回到了企鵝群。

幾周過去了,換媽媽們去捕食了。

領地上,單身的雌企鵝們特別羨慕有企鵝寶寶的爸爸媽媽,她們渴望哺育自己的孩子,甚至拿著雪塊當自己的孩子,她們最後看到我了,因為我是最小的,最適合做哺育的寶寶,她們不顧我的安危,進行搶奪大賽。

爸爸不顧一切阻止其他企鵝搶我,但還是被其他惡作劇的企鵝阻擋,最後我很機智,從她們的肚皮下滾了出來,成功逃脫了她們的包圍,回到了爸爸的身邊。

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04、獨立的日子即將到來

一天天過去了,南極的春天向夏天過渡,冰雪融化很快,海洋越來越靠近聚居地,爸爸媽媽們捕食更方便了。而我們企鵝寶寶也將學著獨立,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圍在一起,訓練社交和群居能力。

我雖然很大了,但還沒適應獨立的生活,爸爸的育兒袋已經裝不下我,場面一度變得尷尬。

可我加入群體似乎也不容易。一開始我怎麼也擠不進企鵝寶寶們的圈子,還分不清頭朝哪邊。最後,我終於擠進入了圈子,也意味著我被接納了。

這是企鵝寶寶們的一個里程碑,意味著爸爸媽媽可以同時一起去捕獵了,但我還不確定自己可以獨立,也跟著爸爸媽媽離開,隨後我被一堵隱形的牆擋了回來,我沒有去過那堵隱形的牆外,未知讓我退縮了。

我們剩下的寶寶們會被一個沒有生育過的雌性企鵝照顧起來,它是嚴密的紀律組織者,是我們的臨時保姆,她要保證我們不被走丟,並跟上隊伍。

因為海洋越來越接近聚集地,一些不受歡迎的捕食者可以輕鬆到達企鵝聚居地,尋找最小的企鵝寶寶作為晚餐。

一隻巨大的海燕盯上了我,保姆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她一直護著我,幸運的是海燕得到了一頓剩菜殘羹便放過了我,上天也在保佑我。

沒多久,來了一隻外來客,是一隻阿得利企鵝,他會在夏天到達企鵝聚居地,他要在夏天建立繁殖地,跟帝企鵝們輪流分享這一片領地。他們是最好鬥的企鵝,一直想要把我們趕走,他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天氣漸暖,還有一絲寒意,父母開始頻繁的哺育孩子,每隻企鵝都快速的長大,我的媽媽也終於回來了。

其他的小企鵝很狡猾,還騙媽媽獲取食物,媽媽沒有上當,她用自己獨特又溫柔的聲音呼喚我,我看到了媽媽,便使勁從企鵝寶寶們的上方邊鑽邊滑了出來,並通過了媽媽的驗證,獲得了食物。

這時,成百上千只阿得利企鵝趕來增援,他們在此繁殖,什麼也攔不住,要與帝企鵝爭奪這片領地,在夏天就輪到他們繁殖,他們一整天不是在跟帝企鵝少年爭鬥,就是在彼此爭吵。


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05、我的獨立宣言

阿德利企鵝 的入侵也預示著一個更深刻的改變,養育5個月的成年企鵝們將會永遠離開寶寶們,他們整日整夜的餵養寶寶食物,促使他們長大獨立,有的寶寶還沒長大,可他們的媽媽們卻不見蹤跡。

我的爸爸媽媽的身影出現了,他們給了我雙份大餐,這也是他們餵養我的最後一餐了。他們和我做了最後的道別,最後便頭也不回的走向了大海,他們的任務完成了。

一週過後,天氣變得惡劣,但我們的父母再也不會回來,我們必須獨立生活了。我們由於在飢餓的本能趨勢下,只好穿越聚居地無形的邊界,開啟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征程。

阿得利企鵝巴不得我們離開,我們在風速達到80英里一小時的風裡行走,我由於最小,體力也不夠,差點跟不上了。

在這樣的暴風雪裡很容易跟丟,幸運的是其他企鵝寶寶也走不動了在前方歇息,我才不至於掉隊,我竭盡全力終於跟上了。

我們勇敢的聚在一起等待著暴風雪的離去。

幾天後,天氣好了,我們們也發生了變化,為了適應海洋生活,我們用嘴清除掉幼年時的絨毛,展露出下層成年企鵝光滑黑亮的羽毛,我們終於長成了爸爸媽媽的樣子,突然感覺有些激動。

阿得利企鵝還是希望我們離開,在保姆的催促下,換毛不齊的企鵝軍加快了步伐。

我們第一次見到大海,美麗的南冰洋,這也是我們要面對年輕生命最嚴峻的考驗了。

可我猶豫了,四處冰川融化,砸向海洋,我一個不留神被帶到了水裡,一開始我害怕,緊接著興奮和從沒有過的暢快。

不過水裡不止我一個,一隻海豹跟上了我,在萬分驚險的時刻,我游回了岸上,瞬間感覺自己的心都快跳出來了,大自然的兇險遠比我想象的多啊。

最後我們只得尋找其他安全的下海點。

大海在召喚,興奮在蔓延,我們要面對無盡未知的風險,我是最小的一隻但我卻有了信心,我已經對海洋有了一些瞭解,我擠到前面,意識到這是我的時刻,我縱身一躍,沒有回頭。

其他企鵝也一個個尾隨其後,我是最小的一隻,卻足夠強壯,可以在困境中生存,我帶領著企鵝部隊奔向寬闊的海洋,今後四年這裡就是我的家,在和父母同樣的使命驅使下我也會回到這裡。

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06、世間親情原來都是一場愛與分離

這個紀錄片叫《雪地萌寶寶:企鵝的故事》。

看完我感慨萬分,於是由雪寶聯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我1個月前留在了老家的,在這之前一直是我親力親為的帶她,她也非常粘人,我便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只能陪她,於是我一直就在帶與不帶中間糾結,做不到和她的分離。

後來和一個朋友聊到,他小孩也放老家了,也說是爺爺奶奶在幫忙帶,我回他說,還是爸爸媽媽帶比較好吧。

他說了一句讓我醍醐灌頂,他說,不是現在苦難嘛,偶爾給爺爺奶奶帶也挺好的啊。

是啊,作為父母,我們總覺得孩子離開自己會怎樣,總顯得無限擔憂,即使孩子長大了也總要跟孩子捆綁在一起。

朋友的這句話就讓縈繞在我心頭的迷霧一下散開來。

為什麼不能給爺爺奶奶接管一下,孩子的成長路很長,需要有其他人的參與,你不應該是他唯一的風景。愛要學會逐漸分離的,孩子才會更快的學會成長,適應這個複雜的社會環境。

愛不需要每時每刻去陪伴,這樣彼此才會有成長空間,利於親子感情。

很多全職媽媽因為家庭的捆綁和自我的迷失導致抑鬱的例子很多,這對於整個家庭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捨本逐末,想要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拼命買好玩的好吃的給她,把自己的所有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

可是豈知最後的結果是孩子也許並不領情而且自己的青春也飛快的消逝,甚至有人會後悔自己這一生想做的沒有做,等有時間做了機會卻不等人,後悔把力氣全使在了一個地方。

而其實物質和每時每刻的陪伴並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足夠的愛才是她所需要的精神食糧。

避免耗竭式育兒,蘇茲· 盧拉的《母親進化論》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你的“油箱”滿到甚至快要溢出,即使是照顧他人,也會覺得人生充滿活力與目標。

父母不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唯一,為了孩子,捨棄自己的社會交往,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在乎自己是否快樂,是否幸福。

如是這樣,她的油箱就會枯竭,那麼她能拿什麼給予孩子。

媽媽們要從心理上明白,對自己的關懷實質上是互惠的,只有媽媽能從親子關係中抽離出來,有時間把自己的油箱加滿,對待孩子才會更有高質量的愛和陪伴。

人總是要跨過一些坎,做一些改變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改變過去堅守的東西和思維,方能破殼成長。

奶奶說的也沒錯,做媽媽的一定要放鬆一些,不要讓孩子總黏在身上,不然也阻隔了孩子和其他家人建立情感的渠道。

有句話是最雄壯的鷹,都不是成長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的

,人也是如此,只有懂得放手的父母,只有將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的母親,才能養出真正優秀獨立的孩子。

不過,前提之下,父母一定要言行一致,也要時刻關愛孩子,讓她知道自己是父母最愛的寶貝,這樣才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維護。

這就好比放風箏,愛就是我們手中的線,只有放掉一些線,孩子才能飛起來,他也會因愛而更勇敢探索屬於他的天空。

而且有人幫忙帶娃,家庭還能真正實現雙贏,實現家庭人力資源分配的最大化。

最後我想問大家一句老話,你生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其實我很認同一個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

自然界的動物比我們人類更懂這點,他們不奢望孩子們的報答,時間到了就體面的退出了自己在孩子生命裡的人生舞臺,這是我覺得唯一震撼的地方。

網上流傳這樣一段話:“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

所以,給孩子最好的示範是,父母恩愛,幸福,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社會角色,互不干擾,做一個積極樂觀健康的人。

也有人說: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我有機會與他同行一段。這便是父母對孩子最美的告白。

BBC紀錄片:這是雪地萌寶寶的探險成長故事,揭露親子關係的真相


小云朵麻麻:資深幼教,簡書優秀創作者,今日頭條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婚姻育兒,情感人生,我們一起走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