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前的準備

[摘 要]一、 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發佈的第五號命令,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顯著標志;二、中央第一、二縱隊和各軍團的轉移集結和出發行動,都是按照中革軍委第五號命令和中革軍委 5野戰軍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動日程表6 行事的;三、從中革軍委第五號命令的發佈到紅軍突破敵人第一道封鎖線這段時間,應視為長征的開始或為前期路程。因此,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的標準,應以中革軍委發佈第五號命令的時間和中央領導機關和各軍團轉移出發的地點為標準。

從長征前夕的命令和集結行動看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

發佈 5給六軍團及湘贛軍區的訓令6,規定:/六軍團離開現在的湘贛蘇區轉移到湖南中部去發展廣大游擊戰爭,及創立新的蘇區。0

8月23日,紅軍總司令部發布 5關於敵情和我軍行動情況的通報6,根據敵情的變化,對抗日先遣隊、紅六軍團和紅一、三、五、九軍團各部的任務作出部署。

8月 25 日,中革軍委發佈 5關於成立第二十一師的命令6 。

8月26日,中革軍委、紅軍總政治部發布 5關於成立教導師的命令6 。

9月 1日,中央組織局、總動員武裝部等發出 5關於 9月間動員三萬新戰士上前線的通知6 。

9月 8日,中革軍委發出 5關於紅六軍團今後行動的補充訓令6,要求該軍團/轉移到湘西北地域,並與紅二軍團在川貴湘邊境行動的部隊取得聯絡0 ,/以吸引更多湘敵於湘西北方面0 。 。

9月 10日,中革軍委發佈 5關於軍團後方勤務的組織命令6,要求/在各軍團內組織野戰後方部0 ,並明確規定/這些後方勤務機關是為軍團各部隊服務移動的機關0 。

9月21 日,朱德發出組建紅八軍團的電令。

9月25日,朱德發出 5關於目前戰鬥問題致各軍團電6,對各軍團提出要求:/一方面你們應給敵人相當的損失和抵抗;另一方面應很愛惜的使用自己的兵力,並且應堅決避免重大的損失。0

9月26日,朱德致電林彪、聶榮臻,要求紅一軍團,在/10月中以前,興國應該保持在我們的手中0 。

10月7日,朱德致電彭德懷、楊尚昆,命令紅三軍團 12 號以前在/第一個集中地域進行人員、幹部、彈藥等的補充0,並/完成部隊的整理0;在/ 14 日晨到達第二集中地域0 。 。

10月7 日,朱德致電羅炳輝、蔡樹藩,命令紅九軍團/應於 9 日晨到達古城、瑞金之間的地域0 。

10月7日,朱德致電林彪、聶榮臻,命令/紅一軍團(欠十五師)及全部後方機關,

應於今7號晚集中於興國東南竹壩、黃門地區,於 8 號晚開始向集中地區移動0 。

10月9日,朱德致電周昆、黃 ,命令紅八軍團/於今9 日晚由現地出動,並於12日拂曉前到達傑村、澄龍、社富地域0 。

10月9 日,紅軍總政治部發布 5關於準備長途行軍與戰鬥的政治指令6,要求/加強部隊的政治軍事訓練,發揚部隊的攻擊精神,準備突破敵人的封鎖線,進行長途行軍與戰鬥0 。

10月9 日,中革軍委發佈5野戰軍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動日程表6,分別對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和紅一、三、五、八、九軍團的行動路線作出明確規定。

10月 10日,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來、項英共同簽發 5中革軍委命令第五號6 。

10月, 5野戰軍南渡貢水計劃6 頒發,規定了中央、軍委縱隊和各軍團渡河的時間、地點等事項。

10月 12日,中革軍委主席朱德發出 5關於野戰軍全部行動日程推遲一天執行的通知6 ,要求/各軍團及中央縱隊(即軍委第二縱隊)接到軍委十號之行動計劃日程路線,應將該表規定野戰軍全部行動日程按日推遲一天執行0 。

10月 16 日,朱德致電董振堂、李卓然,命令紅五軍團/於明 17 日晚轉移到社富地域0 。

10月 18日,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來、項英簽發命令,命令贛南地方部隊(含游擊隊)分別在信豐、安遠一帶(主力紅軍撤離蘇區需經過的地域)堅守遊擊並封鎖消息。

10月 18日,朱德簽發 5關於野戰軍攻佔固陂(指信豐縣古陂鎮)))筆者注)、新田地域的命令6。該命令明確規定了贛南地方獨立部隊、國局保衛大隊集結、守護地域,要求紅軍各軍團於/10月 19 日夜0 抵達各自的/進攻出發地0 以及於/20日黃昏前0 的各自攻擊路線和目標等。

10月20日,朱德致電各軍團,命令/總攻擊改在21 日夜至22 日晨舉行0, 目的是/為保證各兵團行動之協調及同時動作0 。

黨的文獻 2005年第2期

10月22 日,朱德、周恩來致電留守的中央軍區,要求他們/負責保證野戰軍在轉移時的後方收容與運輸0 工作。

從以上電文可以看出, 自 1934年7月決定紅七軍團組建抗日先遣隊,到9月21 日決定組建紅八軍團,為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出發的前期準備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有派出紅七、紅六軍團探路、引敵以及中央蘇區擴大兵員等任務。自9月25日至10月9日,為直接準備階段。在這一階段對中央紅軍主力撤離蘇區作出了部署,各軍團完成了第一次集結,作了相應的政治動員,進行了組織編隊,確定了出發日程和行進路線。 10 月 10 日中革軍委發佈的第五號命令,是中革軍委發出的長征出發號令。自10月11 日至10月22日,中革軍委發出的命令,都是按照中革軍委第五號命令和 5野戰軍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動日程表6 發出的補充、執行命令。這就很清楚地說明,繼 10 月9 日中革軍委作出 5野戰軍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動日程表6 之後, 10月 10 日發出的第五號命令,是指揮全軍行動的全局性文件。

二、中央縱隊和紅軍各軍團的集結情況

我們再將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和紅軍各軍團 10月 7 日至22 日的行動列出一個簡要日程表加以分析:

10月 7 日,中革軍委陸續命令江西紅軍第二十四師及地方部隊接替主力紅軍的防務,命令紅軍第一、三、五、八、九軍團限時趕到指定的第一集中地域。如:紅一軍團集中到興國東南之竹壩、黃門地區;紅三軍團集中到瑞金與會昌交界一帶;紅五軍團仍堅守在興國陣地;紅八軍團在興國古龍岡地域;紅九軍團集中到長汀古城至瑞金之間。

10月 10 日,中革軍委發佈第五號命令。軍委縱隊(又稱中央第一野戰縱隊或/紅星縱隊0 ,由中革軍委、紅軍總部各直屬機關組成)從瑞金的梅坑、田心圩、九堡、石門圩(現屬會昌)等地出發;中央縱隊(又稱中央第二野戰縱隊或/紅章縱隊0,由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以及總工會、團中央等機關和衛生部門、後勤部門、擔架隊組成)在瑞金的雲石山梅坑編隊,整裝待發;紅一軍團從第一集結地出發;

紅三軍團未動;紅五軍團在興國北面之高興地區阻擊敵人;紅八軍團從第一集結地出發向于都銀坑、橋頭開進;紅九軍團從第一集結地出發,向瑞金武陽開進。

10月11日,軍委縱隊由麻地出發,經萬田到達寬田;中央縱隊未動;紅一軍團到達于都段屋、寬田;紅三軍團未動;紅五軍團在興國抗敵;紅八軍團向傑村、社富地區開進;紅九軍團向會昌朱子壩、珠蘭埠開進。

10月 12日,中革軍委發出 5關於野戰軍全部行動日程推遲一天執行的通知6。按照通知,紅一、八、九軍團在原地整理;紅三軍團分別從石城南部、興國高興圩等地出發,向于都汾坑、牽頭開進;紅五軍團在興國前線;中央縱隊由瑞金的梅坑出發,向西江地域開進;軍委縱隊由寬田出發,經段屋到達嶺背。

10月 13日,軍委縱隊由嶺背出發到達古田;中央縱隊向于都寬田開進;紅一軍團原地休整;紅三軍團在原地休整補充;紅九軍團原地休整。

10月 14 日,軍委縱隊原地休整、指揮;紅一軍團原地休整;紅三軍團繼續向水頭圩、車頭圩開進;紅五軍團退至興國獻部抗擊敵人;紅八、九軍團在原地休整。

10月 15日,軍委縱隊在原地休整,並作好渡河準備;中央縱隊在原地休整、偵察並作好渡河準備;紅一、八、九軍團均在原地作渡河準備;紅三軍團移至古嶂村、鋪前崗、三門灘地域,完成渡河準備;紅五軍團在興國竹壩、山田地域進行運動防禦。

10月 16日,軍委縱隊和中央縱隊在原地指揮、休整;紅一軍團從梓山的長口、山峰壩、花橋(即寧都河與會昌河的會合處),渡過於都河;紅三軍團從於都城西門塔腳下至孟口渡過於都河;紅五軍團仍在興國地區運動防禦;紅八軍團在原地準備渡河;紅九軍團在安遠長沙圩地域渡過濂江(安遠河)。

10月 17日,軍委縱隊在原地指揮;中央縱隊移至東江口、洛口塘地域準備渡河;紅一軍團向里仁、梨村、梨邦橋開進;紅三軍團向羅家渡、新陂、馬嶺、朱嶺開進;紅五軍團將興國防守陣地移交給江西獨立團,撤出戰鬥,爾後向社富地區開進;紅八軍團從孟口、三門灘間渡河;紅九軍團向新泉地區開進。

10月 18 日,軍委縱隊和中央縱隊先後從於都城東門浮橋渡河;紅一軍團抵達仁風、亂石、畚嶺和安遠縣的下元頭等地區;紅三軍團抵達馬嶺、朱嶺坳地域;紅五軍團向于都城北開進;紅八軍團隨三軍團後跟進;紅九軍團隨紅一軍團跟進。

10月 19 日,軍委縱隊、中央縱隊抵達圖嶺、小溪、畲嶺圩地域;紅一軍團向金溪、新田、重石、石背圩等地派兵偵察;紅三軍團開進長渡壩、白室地域;紅五軍團抵達于都城北;紅八軍團繼續渡河,後隨紅三軍團跟進;紅九軍團進抵茶梓圩,分別向龍布、金沙、水口偵察。

10月20 日,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到達安遠縣的合頭;紅一軍團抵達安遠縣雙蕪附近地區,接近敵陣地,並向金溪、祈田敵軍住地派出偵探;紅三軍團移至贛縣的小坌、長演壩地域,接近敵陣,向韓坊、固陂敵軍住地派出偵探;紅五軍團由孟口、三門灘間渡河;紅八軍團隨紅三軍團後跟進新陂、馬嶺一帶;紅九軍團進抵安遠龍布。。

10月21 日,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在原地指揮;紅一軍團於當晚向新田、金雞之敵發起攻擊,佔領新田;紅三軍團於當晚向韓坊、固陂之敵發起攻擊,突破了敵人設置的第一道封鎖線。隨紅一、三軍團之後,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和紅八、九軍團迅速跟進,紅五軍團作為整個方面軍的後衛也通過敵人第一道封鎖線。至此,中央紅軍離開中央蘇區範圍西進。

以上對時間和地域兩個方面列舉分析,我們明確了中央第一、第二縱隊和紅軍各軍團長征出發的活動和各次集結情況,從而可以得到如下結論:中央第一、第二野戰縱隊的長征出發地是瑞金,各軍團撤離戰場開始出發的地點分別是興國(紅一、五、八軍團)和石城(紅九軍團)如此分析,也使我們更能區別長征出發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