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丙利:純以氣勝,逸得天趣,再話“丁巳殘人”高鳳翰左筆書畫

喜歡藝術熱愛國畫的朋友歡迎關注交流!

病樹著奇花.高鳳翰左筆書畫漫談

正如高鳳翰在每頁題跋中都強調的“左手”、“左痺”以及“丁巳殘人”等印文,這件作品確實是他用左手一揮而就的佳作。

陳丙利:純以氣勝,逸得天趣,再話“丁巳殘人”高鳳翰左筆書畫

高鳳翰作品

也正是用左手的原因,才造成了其晚年書畫恣肆、古拙、奇絕的風格變化。鄭板橋於乾隆六年(1741)的《詠高鳳翰》中有“病廢后,用左臂,書畫更奇”之說法,可見高鳳翰後來用左手畫的畫生拙老辣,反倒更加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愛。

陳丙利:純以氣勝,逸得天趣,再話“丁巳殘人”高鳳翰左筆書畫

花石圖冊 其三 重慶三峽博物館藏

因為高鳳翰不是天生的“左撇子”,是因為後天原因所致的,故病臂之前,他繪畫的線條相對來講是很流暢的,纖細的;後來才變成粗放的、寫意的。

從冊頁中可以看出他用左手畫石頭和花卉的筆速相對凝重遲緩,線條遒勁厚重。筆墨的變化也改變了其繪畫品格,增添了特殊的味道和氣息。黃易於乾隆五十五年(1796)跋雲:“南阜書畫,有味外味。板橋以其品格在石田、青藤、且園之間,評論是矣。……”

陳丙利:純以氣勝,逸得天趣,再話“丁巳殘人”高鳳翰左筆書畫

高鳳翰作品

其書法也是如此,病臂前,他寫書法也同常人一樣是呈左低右高之斜勢;病變後,用左手則變成了往右下角傾斜。這從文中的題款和後面的跋文中都能看得很明顯。還有,用左手書寫,提筆動作較難,牽絲等細緻的筆跡相對難體現。

再加上高鳳翰晚年浸淫章草,故此冊頁的書法與畫的線條質量一致,生澀、古拙而又凝練。

陳丙利:純以氣勝,逸得天趣,再話“丁巳殘人”高鳳翰左筆書畫

草書 軸紙 152.8×42.4cm 1740年 遼寧省博物館

陳丙利:純以氣勝,逸得天趣,再話“丁巳殘人”高鳳翰左筆書畫

高鳳翰作品

陳丙利:純以氣勝,逸得天趣,再話“丁巳殘人”高鳳翰左筆書畫

高鳳翰作品

陳丙利山東臨朐人。現為山東藝術學院教師,藝術品鑑藏與市場研究工作室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海淀區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南開大學藝術博士,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本科、碩士。作品被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吳冠中美術館等多家單位和藝術機構收藏。

想了解更多陳丙利博士資訊及繪畫鑑賞收藏,請後私信以及留下聯繫方式,我們將有專業人員與您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