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後泰國將深陷危機,日益衰弱

文/素拉查.班隆素(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教授,著名國際安全問題專家)

譯者/沐杉傑

審校/秦翊

圖/網絡

原題/《2020年泰國十大危機觀察》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後泰國將深陷危機,日益衰弱

本文作者素拉查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全球很多國家深陷重大危機,泰國同樣也未能倖免。這場疫情正給國際社會帶來巨大變革,給泰國社會帶來的變化也毫無二致。世界上很多觀察家都一致認為,前新冠時代的的世界將一去不復返,後新冠時代的世界與新冠爆發前的世界相去甚遠,疫情引發的各領域巨大變革遠遠超乎想象。

因此,如果嘗試預測泰國未來將發生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十個方面,希望引起政府高度重視:

一、危機復危機。

泰國政治仍將深陷危機,疫情爆發前的國內政治問題不會消失,只會和政府處置疫情不力產生的新問題疊加,這將讓原有的危機發酵成為更加嚴重的危機,不僅直接影響政府的政治地位尤其是政府領導人的聲望,還將演化成事關政府能否繼續執政的危機,或者可以這樣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的泰國政治危機肯定會更加劇烈,並且將對政治穩定帶來影響。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後泰國將深陷危機,日益衰弱

泰國憲法法院宣佈解散新未來黨後,泰國各大高校學生集會,要求政府下臺


二、經濟崩潰。

2020年的經濟危機肯定會比1997年的經濟危機更加嚴重,預計今年經濟危機的恢復速度與1997年類似,這已經是很保守的估計了。泰國的經濟崩潰正逐漸在各個領域表現出來,到現在可以明確地講,泰國沒有哪一個領域不受疫情影響,疫情帶來的衝擊正將泰國經濟拖入“經濟衰退”泥潭,今年的國家經濟肯定將處在負增長狀態,製造業和服務業指數下跌就是重要的例證。比如,曾經是泰國經濟增長“引擎”的出口和旅遊業均處於慘淡狀態。與此同時,全球經濟也處在衰退境地,這直接導致了泰國經濟復甦難度大增。因此,未來的領導人須意識到恢復泰國經濟增長的信心是今後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三、失業和貧困。

製造業和服務業下滑導致泰國社會出現了大規模的失業潮,預計將有約700萬人失業,這將是泰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大規模失業,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就是國內貧困人口數量的激增,這些人都需要依靠來自政府的救助。因此,解決貧困問題和呼籲設立“國家福利”就是今後的重要事項,政治領導人要意識到這些存在的問題並出臺具體政策恢復泰國民眾的生活。

四、未曾消失的病毒。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染並不是國際社會和泰國社會首次面臨傳染病威脅,只是這一次是在全球範圍大暴發,此次抗擊疫情對國家和社會來說都是重大的教訓。因此,制定國家“危機管理計劃”、高效應對今後出現的疫情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對今後應對新出現的傳染病或者將計劃用於處置其它突發事態都有重要意義。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後泰國將深陷危機,日益衰弱

巴育政府正疲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五、促進健康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從安全角度明確回答了傳染病仍是人類重大安全威脅這一課題,此事的意義就是國家應該高度重視“衛生安全”問題,不要只是強調採購武器裝備充實軍事實力方面的國家安全,此次疫情也向泰國領導人發出了這樣的信號:視野不能侷限在軍事安全上,應該超越軍事安全從更寬廣的視角謀劃國家安全工作,大型戰爭已不再是國家最直接的主要安全威脅。

六、霧霾災害。

現在泰國政府和社會在強調共同抗擊新冠疫情的同時,還須意識到PM2.5濃度超標導致的空氣汙染問題也是泰國社會需要共同應對的另一種危機。空氣汙染問題在泰國北部正在變得愈加嚴重,而且已經有消防人員在泰北森林火災滅火行動中犧牲。因此,出臺國家“危機管理計劃”極為重要,因為在今後一段時期,政府領導人須意識到國家將面臨不止一種危機。


泰國著名學者:新冠疫情後泰國將深陷危機,日益衰弱

泰國北部名城清邁山林大火


七、極端高溫乾旱。

泰國中部、北部和東北部的鄉村現在面臨的另一種危機是範圍不斷擴大的高溫乾旱問題,這種極端天氣給鄉村的農民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旱災危機正與其它危機疊加,從引發的系列重要問題可以看到農業不再是承擔解決城市失業問題的“保險之地”,就跟1997年經濟危機時一樣。須認識到的是,此次農村危機將是未來泰國農業發展的重要阻礙因素,還將給鄉村農民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因此,如何恢復泰國社會須從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方面多角度綜合考量。

八、政府處境艱難。

多重危機疊加給泰國社會各領域都帶來了負面影響,國家經濟衰退、失業問題、貧困問題與高溫乾旱和霧霾問題交織,這種狀況使得未來的泰國政府需要承擔起解決大型經濟和社會危機的重擔。不得不承認,未來無論是誰來領導政府都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困境,在國家管理中需要處理好上述各種問題,或者可以這麼說,後新冠時代的政府將“凶多吉少”,雖然部分組織出於一己之私需要維持平衡政府。

九、反思審視自己。

如果說危機帶來了一些正面意義的話,希望是政府以此次危機為契機切實對宏觀層面的國家管理和政策進行反省和審視,尤其是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政策,比如泰國政府需要減少對軍隊領導人有求必應的軍事投資,需要減少對一家獨大的服務業的收入來源依賴,政府還應該調整沒有明顯社會效益的的大型建設項目,比如泰國東部地區的“東部經濟走廊計劃”。不難發現,在當今世界,泰國需要有具備問題意識且能高效解決問題的國家領導人,另外已經清楚證實的是部分泰國政治領導人尤其是軍方領導人已遠遠落伍於先進世界。因此,疫情過後,從政治層面重新審視國家也是一項重要課題。

十、國力衰弱。

新冠疫情過後,泰國將成為一個虛弱的國家,軍方領導人動用鉅額國家預算資金採購的武器裝備比如潛艇、坦克等對增強國家實力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疫情過後國家的整體實力都處在虛弱的狀態,尤其是經濟衰退和國民貧困帶來的國家虛弱將引發“人類安全問題”,這也是未來政府政策制定中的重要議題。因此,後新冠時代的泰國領導人需要意識到國家實力衰落將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國內經濟切實得到足夠恢復。當其它領域都在衰退之時,一味靠採購武器裝備強化泰國軍事實力將讓其成為“紙老虎”,並沒有太大價值。此外,泰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也將衰落。

總之,未來走勢很不明朗!

以上十點初步看法的提出是為了讓大家都認識到,危機不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結束而結束,相反疫情過後泰國還將面臨其它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和危機,這些都是國家需要在政策層面予以重視並採取各種措施加以解決的。

無論如何,這篇文章無意唱衰泰國的未來,只是讓大家認識到後新冠時代泰國的未來並不光明這一事實…我們仍需繼續努力攻堅克難,仍需為了爭取更好的未來而共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