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安:接近死亡時 才更珍惜生命


顏 安:接近死亡時 才更珍惜生命


——懷念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廖雅彥會長


東京華助中心負責人

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名譽會長


顏 安:接近死亡時 才更珍惜生命


聽到廖雅彥會長突然去逝的消息,我無法相信,也不願相信這個殘酷的事實。


當時,我馬上向詹孔朝總領事和林斯福會長確認。詹總回覆:是,4月2日中午,廖會長家人怕在這種特殊時期麻煩大家,不讓對外說,葬禮只有廖會長的家人,非常悲傷,多好的一個長者呀,一輩子獻給了僑胞,年前我還去看望他,給他介紹汪先恩。


林斯福會長回覆:是的。然後,是無言的淚面。


生命脆弱,生命短暫,生命無常,生命珍貴!


顏 安:接近死亡時 才更珍惜生命


東京華助中心還予定廖會長去逝的那個周內召開理事會,可突然,廖會長就這樣安靜的、悄無聲息地走了......


我不禁鼻子發酸,眼淚怎麼都止不住。我的手機上還留著他一月初給我的微信:“有り難うございます。1月24日《點亮東京塔中國紅》は行けないかも、すみません。ちなみに癌の進行を止める漢方薬あればご紹介ください。手術はできませんので抗がん剤治療を今いたしています、有り難うございます。


這位既理性又感性,更把善良的一生都貢獻給在日華僑華人事業的男子漢,這個沉靜中卻呼風喚雨的僑領,這個親切得像大哥一樣的老華僑,這位現任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會長,就這麼突然離開了我們。


疫情緊急狀態中的東京,曠世空城的靜寂,就像也在悼念我們的老僑會長。


顏 安:接近死亡時 才更珍惜生命


從現在起,這裡是沒有廖會長的東京華僑會館了,我們失去了一位傑出的僑領和親和的先輩。對於死亡,一般人都懷著恐懼和消極的想法,其實,像廖會長這樣的在日傑出僑領,死亡卻放大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消失和抹去了生命的意義。


半年前,他身體不適,查出患病後也不聲不響,每週還去一次華僑會館工作,歸於寧靜致遠中療養,像一個避世隱居、滿身勞跡的隱士,也不願讓人去看望他。


4月7日和8日的通夜和葬禮,也沒有通知大家前往參加。我呆呆地看著這張事後簡單的哀悼報道,好像看到了靈堂,不!好像看到了天堂,好像看到了廖會長像平時一樣在親善地看著我說話的眼睛,也好像在等待和期待著老僑會長的某種囑託......


顏 安:接近死亡時 才更珍惜生命


廖會長安靜地走了,從此不再牽腸掛肚,不再操心勞累,不再慷慨陳詞,或許也不再回頭看一下這個曾經讓他心切胸湧的人群和地方。


這是一種極其簡潔,又極其慈悲、極其絢麗的與大家的告別,與此時此刻日本的曠世空城的悲涼融為一體,所以更會帶來刻骨銘心的聯想和記憶。


曾笑傲江湖,現隱匿於鬧市,沉澱於寧靜,既在歷史上定格,又在今天往生,更在大家心裡閃光,簡直就是在日華僑華人一段輝煌歲月的濃縮版。


顏 安:接近死亡時 才更珍惜生命


東京華助中心的理事會沒能在予定的時間舉行,廖會長的早逝沒收了我們的開會計劃,但我仍然覺得生者與死者之間有一種默契的關係。我和廖會長,曾在同一期間分別擔任全日本新華僑聯合會會長和全日本老華僑聯合會會長,他是先輩、是大哥、是榜樣,他走了,但容貌和聲音怎麼也揮之不去。特別是在當下疫情蔓延中,死亡好像是一種排隊,好像離每個人都不遠,好像天使與魔鬼同在。


廖會長的離去,也許並沒有為這大地增加或者減少什麼,也沒有為百萬在日華僑華人社會留下遺言,但是,我們應該記住他,記住他的默默奉獻,記住他的身體力行,真的,應該永遠記住他。廖會長,安息。


2020年4月17日


編者注一:廖雅彥


廖雅彥,旅日老僑領,祖籍臺灣,1944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明治大學工學部。父親年輕時從臺灣來日,後從事華僑工作多年。1970年,父親退休後,廖雅彥進入東京華僑總會,專職從事僑務。2009年出任東京華僑總會會長。2014年11月15日,“東京華助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時任東京華僑總會會長廖雅彥、全日本華人華僑聯合會會長顏安出席致辭,作為負責人主持中心工作。


2015年6月18日,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第19屆代表大會在大阪舉行,廖雅彥被推舉為新一任總會會長。2019年6月23日,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第21屆代表大會在熱海金城館召開,廖雅彥連任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會長。廖雅彥從事僑務工作50年,僑團活動經驗豐富,以團結旅日僑胞為責任、維護僑胞正當利益為使命。


編者注二: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


由日本各地方華僑總會聚集而成的“留日華僑聯合總會”,2002年5月29日在橫浜王子飯店召開了第五屆代表委員大會,總會正式改名為“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著名旅日僑領陳昆旺、殷秋雄、曾德深、符易亨、任政光、廖雅彥先後擔任聯合總會會長。最新一屆聯合總會由日本22個都道府縣的華僑總會和2所僑校的60名代表出席大會,推選出16名常務委員,廖雅彥連任會長。


日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是聯繫、團結旅日僑胞的重要民間組織,擁有愛國愛鄉的優秀傳統,也是促進和平統一的重要力量,一如既往地倡導在日華僑華人自力更生、相互扶助的優良傳統,積極解決僑胞的實際困難,切實維護僑胞的正當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