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病毒帶來的思考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是四月了,然而牽動大家心絃的新冠狀病毒疫情依然沒得到解決。雖然國內的情況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社會也在慢慢地有序開展復工復產,但是國外仍然嚴峻。

我們沒有上帝超人之能,可以消滅病毒,也沒有華佗扁鵲之力,可以拯救飽受煎熬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聽從安排,少添亂。

新冠狀病毒帶來的思考

雖然每天我們的身邊都充斥著各種各樣關於疫情的消息,有的是我們自己在網上看到的,有的是我們從朋友同事嘴裡聽到的,但是這些信息總能使很多人憂心忡忡的。

時刻關心疫情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關心口罩夠不夠用,甚至害怕自己被傳染,我覺得有這樣的憂慮是好事,但僅僅有憂慮是不夠的,我們應該覆盤著去反思些什麼。

比如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究竟我們做錯了些什麼?此次疫情的影響範圍那麼廣,又有什麼啟示給到了你?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會做些什麼?

古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能讓我們吸取教訓,能夠讓我們進步。但我不想說些假大空的套話,也不想好為人師的說三道四,更不想嫉惡如仇的批判什麼,那些沒有意義。我只想簡單的說幾點。

首先,不要再吃野味了。老話說的好“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但往往很多人做不到,像這次的疫情不就是因為吃了野味引發的嗎?有的時候我就在想,難道豬排牛排不香嗎?為什麼非要吃什麼穿山甲/蝙蝠之類的野味?那些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好像並不見得,更多的可能是人的獵奇心理在作祟,於是乎就忘了“好奇害死貓”的警示。

人雖然貴為高等生物,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但還是得嘴下留情。因為吃而犯下的錯真的太多太多了,像03年的非典,埃博拉病毒等都是。之前網絡上有句話,“信春哥,得永生”,現在我覺得可以改成“不吃野味,可得永生”。所以,千萬記得要管住一時的口腹之慾。

新冠狀病毒帶來的思考

其次,就是工作問題。在疫情的影響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響,尤其是餐飲/旅遊等第三服務行業,受創最嚴重。當然也有逆勢而上的行業,比如電商/互聯網。那你的工作呢?

如果很不幸,你在這次疫情中失業了,那你接下來該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呢?我想大家心裡肯定都各有答案,但我想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一定要緊跟社會發展的趨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疫情下你的朋友們都在幹些什麼?反正我是在朋友圈/抖圈看到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加入了微商,做起了直播,開始了自媒體。其實不管是從“開源節流”還是不想“坐吃山空”的角度思考,這些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擦亮眼睛。

新冠狀病毒帶來的思考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消費觀念的問題。說實話,最開始聽到延期復工消息的時候,我是很開心的,畢竟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工作,難得多幾天假,想著可以多睡幾天懶覺多陪幾天父母孩子,可是隨著時間越往後我就越慌,而且不只是我,跟很多朋友聊天發現,他們也有這樣的感觸。

為什麼會感覺發慌,因為手裡有花唄沒還/有車貸房貸要供,如果不上班哪來的工資還;如果不復工攢下的積蓄也不知能支撐著度過多久。

這其實就跟我們的消費觀念有很大的關係。想想我們的父母那一輩,他們提倡的事量入為出,有錢儘量存著;後來的年輕人是有多少錢就花多少,妥妥的月光族。一切覺得月光族很可怕,現在想想比月光族更可怕的是負債累累。

新冠狀病毒帶來的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信用卡,小貸網貸層出不窮,我們提前消費的觀念越來越明顯,如果一旦遇上什麼突發事件,可能真的是讓人很崩潰。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收入與花銷,千萬不要“提前消費一時爽,一到還款一頭懵”。

每一次危機,也都是一次機遇,疫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會反思不會吸取教訓。朋友們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