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让我对他的工作提意见,我说了3点,没想到月底就被炒了鱿鱼

“被辞职”的现象在职场很多,看着很多好像并不能避免,但是作为一个职场老鸟,有时候更看重的是一个事件背后原因与真相,以便下次能提前帮助更多的人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朋友王华就职的是一家文化企业,属于那种类似于事业单位私企,平时工作很闲,导致于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经常闹一些阶级性的矛盾。

上周在一次例会结束后,领导问在座的可以畅所欲言提一些针对他本人的工作意见,当场没人起来发言,但是王华觉得这是一次表现的机会,一气呵成说了3点领导工作中不足的地方,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事情过去没几天,人事就通知了罢免通知,给出的理由是:“领导觉得他不适合目前的工作岗位,无法胜任领导交代的任务。”

领导让我对他的工作提意见,我说了3点,没想到月底就被炒了鱿鱼

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你被领导“抛弃”了,并不是你真的能力不足,或某项任务没做好,被辞职的原因可能仅仅就是你在会议上多说了3点意见。

“职场抛弃”的概念,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我们经常说的边缘化、攻击其实和职场抛弃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作为组织机构中的个体而言,对待边缘化和攻击往往可以选择沉默以表示自己的被动接受,然而职场抛弃是明晃晃的让你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也从根本上磨灭了员工翻身机会。

通过王华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思考几个问题:

(1)职场抛弃所针对的是哪一类群体

总体来说,职场抛弃一般作为被抛弃者,有时候是毫无意识的,也就是在接到被辞职的通知之前,他并不认同自己是受害者,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

综合所得,一般在组织当中,组织意识淡薄,危机意识不强的人更容易遭受职场抛弃,甚至可以理解成一种无意识的被迫伤害。

(2)职场抛弃一般产生在哪些关系群体当中

在王华的事情当中,实施抛弃行为的是直属领导,受抛弃的是王华,当然,还有一种就是被公司决定开除,其背后依然是属于那个提出开除意见的领导,或者是组织当中的某项考核规定,比如考勤不达标,业绩不达标。

那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种可能:

☀ 第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但是个体的身份地位存在差异,一般是一个高一个低,低者被抛弃。

☀ 第二种:个体与组织机构中某项任务指标或规定之间,无法完成后者的考核任务被抛弃。

这是两种比较常见的产生职场抛弃的关系群体。而两者都有个共同的规律才会触发职场抛弃的现象出现,就是被抛弃者无法达到让抛弃者满意的高度。

领导让我对他的工作提意见,我说了3点,没想到月底就被炒了鱿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结论,职场抛弃行为是伴随着个体之间的关系,组织机构中的考核存在的,这三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如果我们从这个结论反推王华的事情,就很快很找到答案,他的问题出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上面,领导因为不认同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关系恶化,最后产生职场抛弃的现象。

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要搞清楚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出现现象的导火线是什么?

“职场抛弃”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先列举比较容易发现和被理解的原因,如下所示:

☀ 第一点:被抛弃个体的关系处理不当

☀ 第二点:被抛弃个体的业务能力不强

这两点原因是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好理解的,并且都是存在于单方个体身上的不足,那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实施抛弃行为的个体存在哪些问题呢?

王华的事件其实可以理解成一次不被公平对待的职场事件,并且在这个事件当中,领导展现出了绝对的霸权主义,我让你走你就必须走。

这一点,也是我最想强大的,职场抛弃现象中其实隐含许多这样不公平对待的行为,背后更是长期积累的霸权主义。

领导让我对他的工作提意见,我说了3点,没想到月底就被炒了鱿鱼

职场也属于社会群体,也有一些恶习旧俗的存在。

在中国社会中,有时候受长期的文化底蕴影响,不公平对待行为是经常发生的,在职场当中也是人如此:

☀比如,领导说你错你就错。

☀比如,领导说你不得体,你就是不得体。

☀比如,领导说你方案不对就是不对,即使方案并经过实操论证。

这些现象我们作一下联想会发现,和旧社会的官僚主义,以及帝皇思想极为相似,所谓的官要民死,民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

在前几天一次刷新闻的过程当中,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某某医院科室主任邀约实习生吃饭(非工作时间),被拒绝,最后实习生竟被通知实习不合格,而主任给的回话竟然是:“要懂得和领导搞好关系”。

这件事情就是典型的职场抛弃现象,并且这种现象的影响一般是极为恶劣与消极的。

那么这种现象如果经常发生,对个体和行业是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接着往下看。


领导让我对他的工作提意见,我说了3点,没想到月底就被炒了鱿鱼

“职场抛弃”现象的影响。

在和王华的交流中,我采集了他的感受与想法,当我们的交流逐渐清晰的时候,他的情绪是愤怒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现在的领导怎么都是这样的人”。

这是他的原话,没做任何加工,注意他说的是“现在的领导”,而不是这个领导。

这样的话我想很多人都听过,有以下几种类似的情况:

☀ 现在的社会怎么这样啊?

☀ 现在的怎么都这么缺德啊?

☀ 现在的生活怎么这么难啊?

从这些常见的现象中可以看出,被抛弃的个体很容易产生对社会、某种群体厌恶的感觉,这种感觉最终表现的行为就是信任度的降低。

不相信生活,不相信企业,甚至到不相信自己。

这种影响是无形但很严重的,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观念,甚至把一个人变得抑郁或是极度敏感。

这些点点滴滴其实可能都来自职场抛弃现象产生的影响。

王华因为被抛弃的原因,可能在以后求职的过程中, 对领导的看法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当他看到另外一个被同样抛弃的个体时,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极度失望的想法。

领导让我对他的工作提意见,我说了3点,没想到月底就被炒了鱿鱼

如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现,怎么减少影响。

通过这件事情,小熊觉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个体和组织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对于个体而言

1 :个体要增强自己察言观色以后分析问题的原因

王华如果能当场看出问题的原因,可能会选择和其他员工一样选择沉默不言,这还是因为自身对领导性格的不了解,也就是对组织机构内其他个体的情况不够清晰,自然做不到察言观色了。

2 :个体要提高自己在组织机构中的价值体现,提升业务能力

如果王华做到了第一点,还是有可能因为不符合某些规定被抛弃的,所以提升个人能力,提高个人在组织当中的价值与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组织而言

1 :组织机构要营造一个公平、亲民、正直的工作环境

一个组织是否亲民就好比一个皇帝是否得道一样,只有在这个组织当中没有那种低俗对待差异的行为存在,才可能获得员工的归属感,才能越强越成功。

2 :组织机构的考核标准与制度要具备人性化和科学化两点

组织机构当中由于自身的考核不规范,不够人性化也会让许多利益个体用自身的权利与地位实施职场抛弃的行为,这对于受抛弃的个体来说是躺枪的。

总的来说,个体要注意自身的不足造成的被抛弃现象,而作为强势一方的组织而言,要做到公平、包容、合情合理,这也是企业提高品牌影响力的方法之一,好名声无人不知,坏名声也会无人不晓。

本文由小熊论职场原创出品,欢迎大家关注阅读更多文章,越学习越幸运,点赞转发支持小熊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