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從武漢返粵旅客抵達 護目鏡和雙層口罩成“標配”

首批從武漢返粵旅客抵達 護目鏡和雙層口罩成“標配”

武漢解封后,王先生一家乘首趟高鐵抵達廣州南站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文 攝

●時隔76天,各大火車站、機場迎來首批從武漢返粵旅客

●告別江城,回到闊別已久的南粵,他們難掩心中盎然喜意

武漢復航首日 抵離航班200多個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珩 通訊員 李敬恆 邵子揚 胡躍 東宣 南宣 機場宣

“荊楚騰飛東方起,振翅翱翔航向前!”8日,伴隨著武漢天河機場復航後首個離漢客運航班——東航MU2527(武漢-三亞)轟鳴起飛,時隔76天,武漢“天路”重啟,恢復客運航班起降。當日抵離武漢的航班共200多個,其中廣州往返武漢2對、深圳往返武漢5對。

旅客

護目鏡和雙層口罩成“標配”

8日,廣州往返武漢航班恢復運營首日,進出港航班共4班,均由南航執飛。其中,廣州始發武漢最早的航班為CZ3346,9:53從白雲機場起飛,11:05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武漢始發廣州最早的航班為CZ3645,11:56起飛,13:17抵穗,載客人數57人。

當天下午,記者在白雲機場見到了剛剛從武漢抵達廣州的曹先生。他說,自己在某水泥公司工作,公司總部在武漢,他本身也是武漢人。1月14日,他趕回武漢參加公司年會,正好回漢過年,沒想到一道“封城令”,讓他一待就是85天。“3月底一聽到武漢天河機場即將恢復航班的消息,我就第一時間搶購了回廣州的票。從大年初七就盼著回廣州工作,等解封這天真的等了好久。”曹先生說,7日,公司已安排他在武漢進行了核酸檢測,預計8日晚就可拿到檢測結果。為了保證安全,他還需要根據公司安排隔離7至14天。他介紹,在CZ3645航班上,大家都做好了防護,“護目鏡和雙層口罩幾乎是標配,還有人穿著全身隔離衣”。

家住從化的李女士,年前回武漢參加親戚婚宴,原計劃大年三十回廣州,沒想到和家人一別就是70多天。“這段時間裡,我最想念的是我老公。在我最害怕的時候,他一直通過視頻電話安慰我。”李女士說,根據從化區的要求,她需要居家隔離14天,和丈夫、孩子團聚仍需時日。“等一切都過去了,我要好好抱抱他們。”

航企

陸續恢復往返武漢航班

此前,3月29日起,湖北除武漢外的國內客運航班恢復。截至4月7日,白雲機場已保障往返湖北航班60班,其中廣州往返襄陽20班、廣州往返宜昌40班。

8日,南航計劃在漢恢復航班48班。恢復的航線主要涉及廣州、深圳、上海、成都、海口、昆明、大連、三亞、珠海等航線。其中,武漢出港航班旅客主要以趕赴目的地返工的湖北籍旅客為主,還有部分異地滯留武漢的返程旅客;武漢進港航班中,以來自哈爾濱、溫州、大連、長春等地來漢務工人員居多。

首批从武汉返粤旅客抵达 护目镜和双层口罩成“标配”

旅客從武漢抵達珠海機場後配合防疫登記 通訊員供圖

防控

“解封”不“解防” 全流程保空中通道安全

“解封”不意味著“解防”,各航空公司均做足疫情防控措施。

深圳航空地面服務部運輸調度室經理馬建波介紹,針對離港航班,深圳航空採取了一些保障措施,比如所有旅客分散座位、嚴格信息登記和健康申報、在艙門口進行體溫檢查。

為確保進出武漢的空中通道安全順利,南航採取全流程的管控措施。機組人員出發前檢測體溫,執行航班期間乘務員全程佩戴口罩、手套。航班每個航程結束之後就進行消毒,飛機結束全天飛行回到基地後進行預防性徹底消毒,機務人員還加大了更換飛機空調再循環系統風扇氣濾的頻率,為飛機換上新“口罩”。

南航湖北分公司地服工作人員嚴格落實“一人一櫃臺”“旅客證件消毒”“上下櫃檯消毒”等工作,做好健康碼查驗和旅客引導工作,在等候區域每間隔1.5米粘貼標識,並控制櫃檯排隊人數不超過6人,發放座位時儘量間隔客艙人員密度,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座。

在登機環節,地服工作人員還將根據座位號分排邀約旅客,減少排隊距離,主動引導旅客通過自助設備登機。在旅客到達的行李提取區域,地服工作人員利用環繞轉盤佈置行李推車,通過轉盤小喇叭廣播提醒旅客“一車一人”,減少旅客聚集。

(錢瑜 楊雪薇 鄭達 吳國頌 李天軍)

“太激動了! 昨晚一夜沒睡”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文 通訊員 戴鳴

4月8日,下了近一個星期雨的廣州,天朗氣清。

“來啦!來啦!”12時19分,廣州南1站臺上響起了接站人員的歡呼聲,旋即,從武漢發出的G1005次列車緩緩停靠在站臺上。旅客們魚貫而出,迎面便是寫著“歡迎武漢返穗人員平安回家”標語的橫幅。

G1005次列車是武漢解封后,首趟由武漢始發抵達廣州南站的列車,車上載有332名旅客。

廣州南站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當日有5趟由武漢站始發、29趟途經武漢站,共34趟列車抵達廣州南站,預計有3200餘名武漢旅客抵穗。

“我太激動了!昨晚一夜沒睡,今天凌晨4點就讓我爸開車帶我去火車站了。”武漢人黃女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她是臘月廿八回的武漢,因封城在武漢滯留了兩個多月,收到解封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買了最早一趟返穗列車車票,“終於可以回廣州工作了!”

同車抵達的王同學“全副武裝”——身著防護服,手戴一次性橡膠手套。她說,自己特意在武漢買好了防護物資,“回家後我會主動隔離14天,畢竟不能給大家添麻煩不是?”

王先生也表示,回家後要向社區報備,然後去醫院做第二次核酸檢測;待解除隔離後再復工復產。

據悉,為做好旅客到站服務和疫情防控工作,廣州南站在各出站口均配備柱狀紅外測溫儀,體溫不超過37.3℃的旅客方可正常出站。另外,各測溫點備有免洗洗手液、酒精等物品,供有需要的旅客使用。在加強站內各區域消殺的同時,暢通出站通道,組織旅客出站時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聚集。

記者瞭解到,9日有37趟、10日有46趟由武漢始發或途經武漢站的列車抵達廣州南站,武漢往返廣東地區的列車將逐漸恢復常態化開行。

“太想廣州了! 終於能見妻兒”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8日下午,陽光明媚。K81次列車緩緩停靠在廣州火車站,這是武漢解封后經停武昌車站開出的首趟旅客列車。走出車門的武漢人肖先生動情地說:“廣東醫療隊的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

據瞭解,K81次列車從西安始發,經停武昌火車站,於8日零時50分在武昌車站載上442名武漢旅客,計劃13時41分抵達廣州火車站。

最終,該趟列車晚點兩個多小時,16時09分抵穗。

在現場,記者看到,每位旅客都戴著口罩,有秩序地往出口方向走去。“廣東醫療隊的醫生是我家救命恩人!”這是肖先生走出車門後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他表示,疫情發生後,全國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從四面八方奔赴武漢支援戰疫。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更明白生命的脆弱,“我要特別感謝廣東的醫生,是他們救了我的母親!”

“太想廣州了!真有種回家的感覺!”武漢人吳先生說,他在穗從事紡織工作有十多年了,老婆和小孩都在這裡,今年過年本想回老家接父母來廣州過年,沒想到發生這種事情,長時間的分離,讓他非常想念妻兒。

首批从武汉返粤旅客抵达 护目镜和双层口罩成“标配”

南航客運航班飛抵武漢天河機場 唐珩 南宣 攝

“終於可以回去吃熱乾麵”

首個從深圳飛往武漢航班搭乘旅客20多人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軍

8日7時55分,深圳航空ZH9127航班從深圳寶安機場起飛。這是武漢“重啟”後,首個從深圳飛往武漢的航班,機上搭乘旅客20多位。

張小姐一家四口就在其中。他們於1月22日來深圳過年,已離開武漢78天了。張小姐說:“在網上看到飛機復飛,第一時間就買了機票,非常期待回家。”她10歲的女兒更加興奮,“終於可以回去吃熱乾麵了。”

記者查詢到,當日深圳至武漢的航班共有5趟;武漢飛抵深圳的航班也有5趟。

9時35分,解封后首趟由武漢飛往深圳的航班MU2477降落在深圳寶安機場。機上旅客持手機健康綠碼,在乘務員指引下陸續走出客艙,回到闊別70多天的鵬城。

各客運站逐步 恢復湖北班線

羊城晚報訊 記者8日從廣州公交集團獲悉,為保障返鄂、來粵復工人員的出行需求,廣州公交集團屬下客運站場已逐步推進部分湖北客運班車恢復運營。

目前,省汽車客運站已恢復荊門發班班線;天河客運站正式恢復公安、石首、沙市班線;海珠客運站恢復天門、沙市、公安和京山四條湖北班線;夏茅汽車站恢復天門班線。

據悉,廣州公交集團屬下各客運站場已貫徹落實廣東、湖北“互通互認”健康碼的措施,湖北地區人員可憑健康綠碼購票乘車。同時,各客運站場繼續嚴格落實進出站旅客體溫測量,對客運班車和站場公共區域衛生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預留車廂後部兩排作為途中留觀區域,防止交叉傳染。(嚴藝文 公交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