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期來武漢打工的河南人:月入兩三萬,不敢住小旅館,而住車裡,累得直不起腰


封城期來武漢打工的河南人:月入兩三萬,不敢住小旅館,而住車裡,累得直不起腰

武漢封城後,人員出行受到限制,這座城市似乎按下了暫停鍵。不少保障武漢正常運行的行業面臨人員短缺的尷尬。

身在河南的王要峰決定冒險前往,因為“活兒有很多,工資也比往常高。”他一共喊了5個朋友,最後只有1人肯和他同去武漢,因為那個朋友身負車貸。

王要峰介紹,他們大概2月7日從河南出發,當天凌晨抵達武漢。為方便迅速找到工作,他們把車開到雷神山醫院旁,在車上睡了一晚。

並非網傳的“要錢不要命”。他們在疫情期間小心翼翼的勞作,也是一種努力生活的寫照。王要峰和朋友在隔離酒店做保潔的時候,要忍受穿8小時防護服不上廁所。

他們在有病人入住的雷神山工地幹活,吃飯抽菸的時候就找沒人的地方。

“平時一年打工也就掙個六七萬,現在一個月就掙到兩萬多。”王要峰樸實地笑了,他覺得這一趟來得值,也挺喜歡武漢的,等疫情結束後,想留下來找份合適的活兒。

口述 | 王要峰

記錄 | 瀟湘晨報記者溫豔麗 實習生李博超 譚思慧

【1】5個人變2個人

我今年35歲,老家在河南平頂山。我現在還在武漢的一個電子廠上班。

今年是我第一次來武漢,之前全國各地跑。我去過浙江、深圳、山東、內蒙、陝北等地,在南方進過廠,在威海養海帶,在內蒙陝北賣過炭。一年的收入除開一家人的吃吃喝喝能有個一兩萬的剩餘。

去年環保查得嚴,離年底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我就從內蒙回老家過年了。後來疫情蔓延,我一直在家待著,也不知道要待到什麼時候。

大概是2月6日,我一個江浙朋友給我轉了一條招工信息。上面說武漢招工,在醫院周圍打掃衛生什麼的,一天五百。

我本就尋思著找份活幹,但現在哪都不招工,只剩武漢了。而且工資給得也挺高,就想去。於是打電話問,武漢那邊說招本地的,我就問我是外地的行不行,他說你要是能過來,也行。

我有一輛越野車,能坐5個人,就又喊了4個朋友。他們說和家人商量一下,一商量,家裡人都說,“河南都危險,你還往武漢去?”就沒來了。另一個朋友,他有車貸要還,挺困難的,就同意一起來。

我起初是有點擔心的,後來又想了想,即便感染,這病也能治好。況且武漢這麼多人呢,就沒那麼怕了。臨行前我爹說,把口罩戴好,照顧好自己。

【2】在車裡睡了一晚

我打包好幾件衣服就去接我朋友了,沒有口罩,家裡所剩無幾的口罩得留給孩子。

我出來費了老大勁兒了,這不讓出去,那也不讓出去。我中午出的門,一直繞到下午五點才出去。我繞了好幾個地方,最後走的小路。

接上朋友後,我們又繞了幾個高速。最後跑到縣城南邊的高速,那兒沒封,上高速後開了五六個小時,半夜一點到武漢漢口。

武漢當時雖然封城,但還是可以進去的。卡點的工作人員人問我們來幹嘛,我們就說來這邊做志願者,去方艙醫院。然後就登個記、量個體溫,放行了。

到武漢後,我們導航到雷神山醫院。那時候都半夜一點半了,給對接的人打電話,他們讓我們先找個酒店住下。

我們導航導了五六家酒店,酒店都關門了。最後沒辦法,回到醫院旁邊在車上睡了一晚。

【3】搬到凌晨多加50塊

第二天天亮了打電話聯繫對接人,他們把我們接到宿舍,十幾個人一個房間。

雷神山醫院工作是不定時的,都是臨時的散活。後來有人告訴我說有個大學要搬東西,需要幾十個人,我和朋友就報名過去了。

中午兩點多過去,四點就開始工作了。我們一直在跑上跑下地搬東西。本來晚上十二點下班的,工資500元每人,當天結算。最後加班到凌晨兩點多,對方給我們加50塊,發的現金。

說句實話,拿到錢的時候沒什麼想法,累,太累了。來回跑了十來個小時,還是上下樓梯,搬完我們都累得直不起腰了,腿疼得很,疼了三四天。

晚上我們又開車回到雷神山醫院,睡到天亮,等到第二天下午才有活。

後來才知道我們是有群的,有人會在群裡發佈招工信息,招工的可多了。比如去雷神山醫院搬東西,往房間裡搬床,一個房間兩張床。活兒都是臨時派,有的活要早上8點集合或者7點半集合,也有下午和晚上集合的。

幹一個工作就加一個群,我一共加了二十多個群吧。

【4】買了88元的保險

工地上的,基本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大都是本地的,或者年前沒有來得及離開武漢的,整體薪資都是四五百一天。

中午吃飯的時候會發個口罩,下午吃飯的時候再發個口罩,再就是一天發一個手套,也有的不發。

吃飯的時候我和朋友拿著盒飯出去,找個沒人的地方吃。抽菸的時候也會找個沒人的地方,沒事就多洗手。

我記得我剛在武漢這邊工作兩天的時候,有個江浙朋友,是賣保險的。他聽說我們來了武漢,就建議我買個保險,我們就一個人花88塊,給自己買了份保險。

但可能每天都在幹活,也沒有時間想太多。建雷神山醫院那會兒,我們這個區蓋著,對面區已經建好,病人也住進去了。但是那是封閉的,病人在裡面隔離出不來,也不怕。幹活讓我戰勝了恐懼。

偶爾也有閒下來的時候。我那時候就想,疫情不結束肯定回不去,不然回去了還得在家隔離,耽誤時間。

【5】儘量避免和人交談

雷神山醫院建完後,我想著再找一份工作。有個朋友說,可以找隔離酒店的活兒,就是打掃衛生、幹保潔,我就打電話聯繫。第二天中介說,招人了,剛好一個酒店要兩個人,我就跟朋友倆人過去。

中介和我說,一天8小時班,工資一天600元,還有300元補助,加起來就是一天900元,至少做一個月。他還說“你們要是在裡面被傳染了,不關我的事,國家會給你們治的。”我們就去幹活了。

那是一個普通快捷酒店,我的工作內容就是早上在樓道里消毒,給隔離的人發飯。上午再發水果,中午了再發飯。飯後給他們收垃圾,家裡送的東西來給他們送到病房裡,別的也沒什麼。

之前沒幹過保潔的活兒,也還好,也不累。我們儘量避免和隔離的人談,來隔離的人,也都很小心的。一般我敲門,發飯,人家就門開個縫,飯遞給人家,人家說謝謝,門關上。除非他有哪裡不舒服。

如果他們哪裡不舒服了,或者需要什麼藥了,我們就幫他們找,找給他送上來。如果沒有藥了,就讓他打電話讓家人去藥店買了送來,我們再轉交。

【6】20天賺21600元

有的人可能住進來的時候發燒了,還沒有確診。照顧他們的時候我也會產生一些擔憂,但也沒事,穿著防護服呢。一般情況,發燒的會給他做檢測,要是確診了,就聯繫醫院送去。

我們的防護服是酒店給的,穿上後8個小時不能脫。早上不吃東西,也不上廁所,憋到下班。

我們一人住一個房間,下班沒事就在房間看新聞。看每天更新的患病人數,有沒有什麼研製出來的藥物,大概什麼時候能夠徹底解封。

我們在隔離酒店幹了二十多天,這個點就撤了。一開始中介說過兩天來給我們籤合同,但直到最後也沒來。醫院的領導,還有社區的領導,都給我們說沒事,等兩天,等我們把賬都算好了,就發給你們。

3月22號,錢就給我們打到卡上了,一共是21600元。

這是我們單月拿到最多工資的一個月,拿到錢的時候挺高興的。沒有特別激動,因為當時來的時候都是說好的,早就算好了。

拿到錢後,我有個朋友要蓋房子,家裡沒錢,我就給他借了2萬。

【7】不敢住小旅館

從隔離酒店出來以後,疫情已經控制得差不多了。群裡招工的雖然多,但都是小工,時間短,給錢少。我覺得沒意思,就一直找。

從3月8號到17號,我們什麼活都沒做。我們就在車裡睡,點外賣吃。旁邊也有小旅館,但我們不想接觸那麼多人,不安全。

我們從隔離酒店出來的時候拿了點84消毒液,一小瓶酒精,沒事就往車上鞋子上噴一噴。

睡在車裡施展不開很不舒服,但主要是沒有熱水。我們一直喝的飲料礦泉水,嗓子不舒服,有點發炎。當時心裡有點慌,然後去藥店買藥。

最後我們找了個電子廠的活兒。招聘的說要先量體溫拍視頻給他,要體溫槍的那種。我們就去小區門口讓保安測,一天兩次,測三天。保安人挺好的,很願意幫忙。

面試過了,招聘的人給我們發了酒店位置,做了核酸檢測。兩三天後,終於安排我們進廠了。

工資是一小時20元,因疫情期間,一個月補助1500,要做滿兩個月。

【8】膽子一向挺大

我之前看到一句話,富貴險中求,覺得說得很符合我們。但好像有點不太對,我的初衷不是想發財的。是因為在家沒事幹,就想出來找個活,找點事做。

我家在農村,沒有房貸車貸,一年除開一家人吃吃喝喝,剩個兩三萬,條件不算好,也不算差。我膽子一向挺大的吧,比較有衝勁,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記得我十多歲的時候,登封那邊有鋁石礦。炮朝礦裡一崩,裡面嗆得很,還有可能塌方,沒人敢下去。老闆拿著五百塊錢說,誰敢下去給誰錢。我就下去轉一圈又上來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算是這種感覺吧。

這兩個月,我在武漢認識了不少朋友。沒活幹那會兒,一天都沒吃飯,就在群裡說還沒吃飯呢。群裡有朋友發定位,說“來吧,這兒有吃的,牛奶、飲料什麼都有,給你拿點。”

大家都是萍水相逢,交流不多,有的甚至都沒見過面,挺感謝他們的。我這一趟來得很值。

武漢解封,我想把電子廠的工作做完,回家一趟,再來武漢找活兒。我挺喜歡武漢的,武漢的交通很順暢,到處都是高架橋,天氣也很好。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瀟湘晨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