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间故事:黑旗风云之宣光之战

故事:民间故事:黑旗风云之宣光之战

1、围攻宣光城

1894年,中法两军在越南战场逐渐形成胶着之势——中法两军总体上形成西线清攻法守、东线清守法功的局面。

法军采取东攻台北、西取凉山的方针,在越南战场东线宣光、馆司一带取守势,在西线凉山一线取攻势。清廷则命令时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督师出关,与东线桂军合力规复越南北圻各城。战场西线由岑毓英负责,东线由广西巡抚潘鼎新负责。

岑毓英出关后,率领滇军、黑旗军,主攻东线宣光、馆司。1894年下半年,东线法军放弃馆司,集中兵力固守宣光。

1884年12月20日,刘永福部黑旗军、唐景崧部景军和滇军丁槐部陆续到达宣光城外,标志着清军对宣光城的围攻正式开始。

当时,清军丁槐部滇军约4000人,唐景崧部景军约2000人,黑旗军刘永福部约3000人。

“朝廷不会用人!攻城拔寨的事怎能用黑旗军呢!”丁槐私下里跟同僚抱怨,“再说刘永福来去自由惯了,恐怕会拖我们后腿。”

唐景崧闻讯,劝道:“丁兄,苦战在即,这种风凉话还是不说为好!”

没多久,丁槐的偏见还是传到刘永福耳朵里了。他气冲冲找到丁槐:“丁总兵很了解法国人吗?为何如此轻视黑旗军,刘某少说也是跟法国人打了十几年的交道!”

“我对事不对人!”丁槐是个耿直的人,理直气壮,“大战在即,我也是慎重起见。”

刘永福:“既然如此,宣光城就由你们来打吧!”

唐景崧听了,挽留道:“刘将军,你甩手而去对得起岑总督的厚望吗?”

“刘某并非置身事外,不过是到左育狙击援敌罢了。”

“刘将军!刘将军!”

刘永福伸手道:“唐将军不必多言!我们各自干好本职吧!”

看着刘永福远去,丁槐道:“我就说吧,游勇就是游勇,自由散漫惯了!”

唐景崧道:“你少说几句,刘永福是什么样的人,岑总督比你我清楚!”

刘永福连夜率黑旗军离开宣光城,前往左育地区阻击法国援军去了。攻城部队只剩下丁槐、唐景崧两部共6000余人。当时的宣光城内有法军远征军部队约600余人,以及大量越南本土招募的伪军、天主教徒。后者为法军作战主力,战时冲锋在前,死后不计入法方伤亡。

从火力上看,清军武器装备落后——后膛枪炮极少,多是用火绳点火的前膛枪。唐景崧的景军则是仓猝成军,少枪无炮缺粮乏饷,后勤保障不畅。

法军利用宣光城的独特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宣光为石城,“向称天险,城内一山耸峙,悬炮可击外军,城外植竹五六重,兵难破入”,易守难攻。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清军先后六次进攻宣光城,却久攻不下。不过,城内的法军也伤亡惨重,濒临弹尽粮绝,陷入绝望的法国人不时传出哭声。他们用竹筒、玻璃瓶装求救信,上插小旗,日夜向红河支流明江投送,期望下游捡到迅速报法军总部,乞求驰援。

故事:民间故事:黑旗风云之宣光之战

2、左育伏击战

就在清军围攻宣光城正紧的时候,法军已经在东线威逼凉山。

1885年2月13日,法军到达凉山,苏元春部烧城而退,法军占据凉山。

收到宣光城内的求救信号后,法军统帅波里也找到尼格里,说:“东线的清军不堪一击,西线的宣光却包围,陷入苦战中,我不能坐视不救!”他命令尼格里留守凉山,派约翰·尼奈利率第一旅3000人先行出发,增援宣光。自己也作为第二梯队援兵,率队后续出发。

约翰·尼奈利率领第一旅3000人,加上法军雇募的越南伪军、天主教徒,共4000多人,浩浩荡荡乘船直奔宣光而来。

法军来援的消息传到何秀林、丁槐、唐景崧耳朵里,三人也焦急万分。

“现在左育的黑旗军有3000多人,分别由刘永福和黄守忠率领。”唐景崧说,“原本就力量单薄,加上刘黄已分裂,恐怕不能守住左育。”

丁槐道:“莫非你想派兵驰援左育?”

唐景崧道:“正有此意,黑旗军在左育打援也是服从于宣光城的攻击战。左育失守,强援赶来,我们就功归一篑了。”

丁槐点点头,看了看何秀林:“你的意思呢?”

何秀林:“我同意唐将军的建议,此时我们都是大清的军队,而不是山大王,需有全局观念。”

丁槐不说话。

唐景崧道:“现在宣光城中的法军已弹尽粮竭,只要我们固守,加上援敌不至,便可以活活饿死他们!”

“既然如此,就从何秀林部分出三营1000人,由参将马维骐带队,前往左育协助黑旗军阻击法国援兵吧。”丁槐说罢,悻悻地走出帐外。

唐景崧听了,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在法军到来之前,刘永福已根据左育地区的地形地势,带领黑旗军修建了比较坚固的工事——山上山下堡垒纵横,以壕沟相连。

法国人将黑旗军布设的阵地描述为“台设山上,绕以矮树,船炮既不能及,路炮亦难击中,共有小台八座,内联壕沟,外筑短垣,上开炮眼,下挖地道。垣以外,有竹竿三重,枪炮护垣一道,再前十五丈,树土尽芟”。堪称“地道战”的雏形。

黑旗军的阵地构筑水平较高。他们利用山势、水势,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军炮火的威力,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防御体系,同时还把阵地前的草木土坡全部铲平,扫清外围阵地射界。

更重要的是,刘永福还命令部下伐木砍竹,钉制木箱、竹筒数百个,内盛火药,埋藏在法军进攻必由之路,覆盖泥土茅草,加以伪装,作为地雷,等待法军前来进攻。

那天,刘永福看到马维骐率领1000名滇军前来支援时,又惊又喜。他兴冲冲地迎上去,握着对方的手说:“马将军就像及时雨,刘某必将铭记于心!”

马维骐道:“大敌当前,刘将军就不必见外了,我们尽快进入阵地备战吧!”

故事:民间故事:黑旗风云之宣光之战

3、激战

3月2日,法军援兵第一旅在旅长约翰·尼奈利的带领下,从屯鹤关乘船而上,到达左育地区。

此处河流已被黑旗军利用河流走势,沉船塞断,法军船只不能通过,只能就地下船,硬攻黑旗军阵地。

刘永福在越南长年抗法,曾经阵斩安邺、李威利,威名赫赫。法国军队深知刘永福黑旗军强悍的战斗力,加之从宣光法军抛出漂流瓶中得到黑旗军驻扎位置,因而格外重视。

3月2日下午,法军向黑旗军开始发起进攻。

法军进攻固然凶猛,但受山势、河势阻碍,法军陆地和舰船炮火均受影响。黑旗军的外围阵地有竹栅、尖刺、鹿砦等,失去炮火支持的法军,只能一步一步展开攻击,逐渐攻击黑旗军防线。黑旗军则隐蔽在战壕内,伏击靠近的法军。

战斗持续到3月2日晚上,法军两次进攻都被黑旗军击退,除去担负先头探路任务的伪军之外,承担主攻任务的海军陆战队马伊亚营伤亡惨重,军官死亡15人,士兵伤亡250人。

然而,宣光城内的法国守军危在旦夕,使得法军高层急于前往解救。

3月3日凌晨,法军第一旅重新发动进攻。海军陆战队浪比内营、阿尔及利亚步兵营同时上阵,向黑旗军阵地发动猛烈进攻。同时,分兵向河对岸同章驻守的黑旗军黄守忠部发动猛攻。

在法军炮火的猛攻之下,刘永福率领黑旗军节节抵抗,一线堡垒被攻破,就退入第二线,继续坚持,逐次抵抗。

法军则兵分三路,轮番攻击黑旗军。正面牵制,侧翼主攻,用尽各种方法。

法军凭借着火力优势,将黑旗军压得抬不起头,法军逐渐占据上风。与此同时,第一旅旅长约翰·尼奈利下令总攻,企图一举攻下黑旗军主阵地。

此时,黑旗军已经撤至最后一道防线,面对法军蜂拥而上的冲击,已经无法招架。危急之际,刘永福下令引爆地雷。虽然地雷不是高爆炸药,都是黑火药,但黑旗军给地雷装药量大,每箱装药几十斤,威力仍然很大。

数千斤炸药引爆,一时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给法军造成重大的损失。黑旗军借势反击,将法军进攻势头生生压下去。地雷爆炸虽炸死了上百名法军,但残存法军依然停留在夺取的清军防线上,死不后退。

就在刘永福率队鏖战之时,河对面的同章阵地出现问题。

同章阵地由黑旗军黄守忠率部驻守。黄守忠作战勇猛有余,但谋略逊于刘永福。此前,黄、刘二人早已不和。山西失陷后,两人更是决裂。虽同为黑旗军,黄守忠却不再遵从刘永福指挥。

在左育阵地,刘永福埋设地雷;在同章阵地,黄守忠并未布设地雷。

法军看见炮火不能直击左育,但可轰击同章,便同时进攻同章、左育。

在炮火的猛轰之下,黄守忠部不能坚守,同章阵地失陷。法军乘胜将80毫米山炮运到同章山上,进而凭借地利轰击左育阵地。

刘永福见状,仰天长叹:“黄守忠啊黄守忠!左育失守,你难逃其咎!”

其实,驻守左育的滇军何秀林部,地营构造异常坚实,并不惧法军炮火。而黑旗军虽然作战强悍、阵地构筑巧妙,战术灵活,敢于和法军近距离拼杀,但终究属于游勇,所构筑的阵地不如滇军扎实、坚固。

在法军的炮轰之下,刘永福黑旗军构筑的工事逐渐被摧毁,无立足之地,渐渐溃退。

黄昏时分,法军再度冲上黑旗军阵地。一名来不及撤出的无名黑旗军战士,见来不及撤退,在被法军阿尔及利亚营包围的情况下,宁死不降,毅然点燃火药库。库存大量火药的剧烈爆炸,一下炸死阿尔及利亚营40名士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法军不禁为之胆战。

硝烟滚滚中,刘永福泪眼婆娑:“好兄弟!不愧是黑旗军的楷模,我刘永福以你为豪!”

入夜,黑旗军对失去阵地发起反击。然而,此时的黑旗军主要阵地已经被法军占领。加上队伍已经伤亡上千,粮弹供应不继,无力夺回阵地。

唐景崧得知黑旗军战况,又分兵四百连夜前往左育救援。可援军还未到达,黑旗军已被法军最后的攻势冲散。

刘永福退守浪泊,黄守忠退守寒猛,何秀林也不得不率部撤退。左育阻击战宣告失败。

左育伏击战,以黑旗军为主力的清军虽未完成阻击法国援军的任务,却给法国援军造成了巨大杀伤,被西方人评价法军在越南战场作战伤亡最大的一次。

根据法军战报,此役法国援军“死者四百六十七人,其中二十五系员弁(军官),大约不止此数。向来土著之兵死者,法人从未计及。观河内医院受伤者之多,几无处安置。法之失利,已可概见。”

法军突破清军的左育阵地,可直击宣光城下围城清军。但正因黑旗军给法国援军的重大杀伤,使得法国援军即便攻占左育,却无力继续追击溃散清军。

唐景崧、丁槐见左育失守,法军强援将至,加上一个多月的攻城,损失惨重,粮弹难以为继,也先后从宣光城下撤兵。

至此,轰轰烈烈的宣光攻坚战,在遗憾中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