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帶著秦始皇的靈柩,不遠千里,繞行到九原郡?有什麼目的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天下的歸途中身亡。按常理,那時候沒有冷凍和防腐設備,始皇的靈樞應該儘快回到秦都咸陽。

為什麼要帶著秦始皇的靈柩,不遠千里,繞行到九原郡?有什麼目的

由始皇病故的地方沙丘平臺(今河北省廣宗縣境內)回咸陽有幾條近道可供選擇,然而隨行的胡亥、趙高、李斯等人卻密不發喪,假裝始皇還活著,以鮑魚來掩蓋屍體的臭味,帶著始皇的靈柩,不遠千里,繞行到九原郡(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沿著直道回京都成陽。

對於這種反常的做法,歷史學界一直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釋。最近,北文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程龍就這一歷史之謎發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令專家們耳目一新。

為什麼要帶著秦始皇的靈柩,不遠千里,繞行到九原郡?有什麼目的

程龍博士認為,這是趙高、李斯等人在面對當時政治形勢下所能作出的惟一選擇,其目的有三:

一是為了儘快得到扶蘇、蒙恬被除的消息,

二是為了半路截殺篡權的另一阻力蒙毅,

三是為了安撫和震懾剛剛失去統帥蒙恬的成邊將士。

在程博士看來,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等人密不發喪,私自立胡亥為皇帝,篡改詔書,賜死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

賜死扶蘇、蒙恬的偽造詔書發往兩人的駐地上郡(今陝西省米脂縣境內)以後,趙、李一行人在未得到這兩人就範的消息之前是斷不敢回咸陽的,因為車駕一旦回到咸陽,秦始皇駕崩的實情便很難再隱瞞。

於是,急於得到扶蘇和蒙恬是否自殺成功消息的趙、李等人便往上郡方向前行,去與返回報信的宜詔使者會合。

為什麼要帶著秦始皇的靈柩,不遠千里,繞行到九原郡?有什麼目的

當他倆得知扶蘇已經自殺、蒙恬已被拘捕的消息後,本應速返咸陽,擁立胡亥繼位,然而實際上車駕又繼續北上前往代郡(今河北省蔚縣境內)——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還有一個妨礙他們篡位的重要人物沒有除掉,他就是秦始皇病重時被派出去的權臣、蒙恬之弟蒙毅!蒙毅一旦完成任務必定要回咸陽交差。

這樣,趙、李等人的陰某就會被輕易識破。因此,趙、李等人就要在半路上截住蒙毅,將其除掉。在代郡拘禁了蒙段之後,照理趙、李等人可以安安穩穩地回咸陽了,但他們最終還是繞道九原後,才走直道回到咸陽。

對此,程博士推測說,一方面是由於直道的路況較好,另一方面是要對剛剛失去統帥蒙恬的幾十萬戍邊將士進行安撫和震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