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王菲從出道至今,一直都是大眾輿論中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她從90年代起就在華語樂壇大紅大紫,這麼多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陳慧嫻曾說:這20年,華語樂壇只誕生了一個明星,那就是王菲。

與她唱歌的成績相比,王菲獨特的個性與個人生活也是眾人一直津津樂道的話題。從與當年的搖滾小生竇唯結婚,到後來與當紅小生李亞鵬結婚;從戀上小她11歲的謝霆鋒,到後來兩人分手各自結婚,而最終又走到一起,屬於天后王菲的話題從來都不少。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也正是由於這些,一直以來捧王菲的人很多,而踩她的人也不少。當人們在指責王菲時,究竟指責的是什麼呢?

從表面看,大眾指責的不過是她兩次結婚又兩次離異,兩次生女又兩次親手打破了她們完整的家,接近天命之年時,又與曾經的戀人小她11歲的謝霆鋒走到了一起……但從深處分析,實則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的是普通大眾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你罵的是自己的懦弱與自卑

王菲的兩次婚姻以及多年來她與謝霆鋒之間的分分合合,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有人認為她勇於追求真愛,不懼世俗的流言蜚語,活出了自己;但也有人認為她視感情為兒戲,只管自己的心意,而不懂得婚姻中的退讓與忍耐。

但不論外人如何議論,王菲從來都是我行我素。當年她愛上竇唯時,還是黑豹樂隊中別人的女友,為此,竇唯離開了發展正好的黑豹,只為和王菲在一起。

有些人認為王菲影響了竇唯的事業,對他們的結合並不祝福。加之竇唯有著搖滾青年的隨性與不羈,在他與王菲奉子成婚的前夕,在宴請未來岳母的飯桌上,當著王菲經紀人以及一眾朋友的面,竇唯對王菲說:其實,我不是個好男人,你要想清楚嫁不嫁我。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他的這句話直接惹怒了王菲經紀人陳家瑛,周圍的親人朋友都不贊成他們在一起,但他們還是結婚了。

在1995年初夏,王菲在北京一個四合院的公廁中蓬頭垢面倒痰盂的照片流出,此時的她就像任何一個窩在北京小衚衕裡和丈夫過著最平凡生活的女人一般,褪去了舞臺上的光芒,心甘情願為心愛的男人蝸居在簡陋的四合院中。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已經大紅大紫身價不菲的巨星,為什麼甘願窩在小衚衕裡過著如此煙火氣的生活?但這就是王菲,只用心意去選擇生活。

後來她與竇唯的結束也是如此。因為愛情已變質,所以她決然轉身。而後在2000年梁朝偉的派對上,王菲拉著20歲的青蔥少年謝霆鋒亮相,這段相差11歲的“姐弟戀”一經公佈就遭到了眾人的抨擊。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但向來我行我素的王菲並不在意,打架鬥毆醉酒駕車的頑劣少年謝霆鋒更是不在意。可以說,王菲與謝霆鋒骨子裡的叛逆與對世俗的反抗如出一轍,他們志同道合。

熱戀期間,王菲與謝霆鋒一同紋下了稱之為“比翼雙飛”的紋身,並約定:無論以後是否在一起,彼此一生只紋這一個,永遠不會洗掉。媒體問謝霆鋒是否真的喜歡王菲,他說:不是喜歡,我深愛她!

喜歡一個人,千山萬水都要與他在一起;當愛意不在,千思萬緒都一刀斬斷。這是大部分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瀟灑。並且,離婚後帶著孩子的王菲不僅沒有掉價,反而找到了小她11歲的謝霆鋒,並讓這個帥氣的男孩對她如痴如醉。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當你罵王菲時,你何嘗不是在罵她敢愛敢恨的灑脫與肆意,何嘗不是在罵她敢於追求真愛又被人深愛的勇氣和魅力?當你罵她時,歸根結底,你罵的也是自己的懦弱與自卑。

你罵的是自己的無可奈何

嫁給李亞鵬,是王菲與她自己反叛不羈的性格的一次和解。李亞鵬出身於傳統的中國家庭,他孝順、保守、盡責。他能給王菲的,是一個世俗中的家。

在8年的婚姻生活中,王菲過上了一段平靜的家庭生活,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在眾人心中,天后最終歸於平淡的生活,嫁給了一個愛她又負責的男人,也是一個不錯的歸屬。

何況,李亞鵬對待她與竇唯的女兒竇靖童如同親生,而且,他們也有了愛的結晶李嫣。生活中的一切都走向平穩,或許激情在淡去,但煙火氣的平淡安穩卻也是幸福。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她應該知足。可是她沒有像大眾所願那樣知足。在婚姻中的第八個年頭,她選擇了離婚。

人們沸騰了。如果浪蕩不羈的竇唯不是一個適合的結婚對象,那麼傳統盡責的李亞鵬明明是一個好丈夫與好父親。更何況此時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竇靖童已經經歷了父母離異,難道李嫣也要再次經歷這些嗎?

起碼為了孩子,有什麼不能再忍忍的呢?這是大眾的普遍心理,更是眾多女人的心聲。在中國式的婚姻中,多少女人在忍耐著不成熟的丈夫,忍耐著多事的三姑六婆,忍耐著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只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可王菲不管不顧不屑於世俗。具體離婚原因雖未公佈,但李亞鵬說:我要的是一個家庭,你卻註定是一個傳奇。他是世俗中人,而她從不妥協於世俗,他們從來都談不到一起。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離婚後的王菲並沒有從此沉寂。在50歲天命之年來臨的時候,是謝霆鋒陪在她身邊。兜兜轉轉,她又回到了謝霆鋒身邊。

當初的叛逆少年不在舞臺上怒摔吉他了,他拿起了鍋鏟,為她點起了世俗的煙火,做下了“十二道鋒味”。要知道,這是一個在張柏芝口中只知道打遊戲而從不管家事的男人。

很多人不理解,很多人還想著謝霆鋒會與張柏芝復婚,畢竟兩人已有了兩個兒子,畢竟張柏芝要比王菲年輕。而且與張柏芝不管是離婚前還是離婚後對於孩子與家庭的付出相比,王菲更注重自己的感覺,似乎不是一個世俗意義中的好妻子和好媽媽。

這樣的王菲,憑什麼能得到比她小11歲帥氣多金的謝霆鋒的念念不忘?大眾義憤填膺,給這對戀人貼了很多標籤,說他們同樣不負責任,同樣自私只為自己著想。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大眾的輿論對於王菲從來沒有停歇,但對她從來也不起作用。她的一生,最想做好的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而這,也正是叛逆的謝霆鋒為之欣賞與迷戀的。

而當你罵她時,何嘗罵的不是這些呢?我們很多人的一生,被生活的瑣碎與現實的無奈拖累,做自己,這是一個多麼難以企及的夢想。當你罵她時,又何嘗不是在罵自己的無可奈何。

你罵的是自己的無能為力

對於王菲的兩次離異,很多抨擊者認為她在婚姻中過於任性與不負責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她確實沒有給兩個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她的兩個孩子沒有因為家的破碎而誤入歧途,甚至,在大眾之前都沒有表現出一絲怨言和恨意。反而,她們活潑、開朗、自信、很有主見。

這與王菲前衛的教育理念息息相關。她對於孩子做到了難能可貴的尊重與理解。竇靖童喜歡音樂,她就送她去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習;竇靖童中止學業選擇出道,她也表示支持。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她給予孩子充足的獨立空間,但又在尺度中對其嚴格。竇靖童曾說,她16歲時,晚上10點回家,超過一分鐘王菲都催她,讓她必須在10點前回家。

“你可以不乖,但是你不可以學壞。”這是王菲一直以來踐行的教育理念。竇靖童在她的教育之下,雖然個性十足,但小小年紀就才華橫溢,出專輯,開演唱會,雖然父母的資源豐富,但她的努力也不可或缺。

對待患唇顎裂的二女兒李嫣,王菲做得最好的一點是沒有將她當成一個特殊的孩子保護起來,她讓李嫣認為自己和別的孩子沒有任何不同,她告訴李嫣她長的很美。

李嫣的自信就是這樣被養成的。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雖然王菲沒有給兩個孩子完整的家庭,但她對孩子的陪伴與愛一點都不少。當初竇靖童還小時,王菲在演出時都要帶著她,洗澡哄睡都是親力親為。小女兒出生後,她一直處於半退隱狀態,並親自陪伴她到處遊學。

雖然離婚後李嫣被留在父親身邊,但王菲一直和李亞鵬及他的家人保持緊密聯繫,時常組織聚會,一家人仍然其樂融融。王菲對待每位前任,從未見其抱怨聲討,這也為兩個女兒樹立起了榜樣。

竇靖童自曝和母親的關係非常好,母女二人從未吵過架。她和李亞鵬離婚時,竇靖童貼心安慰並祝福;她過50歲生日時,李嫣用心為她作畫。

王菲說過:

我對孩子的這種保護欲及擔憂只存在於她們的嬰幼兒時期,過了這個階段就把她們當作獨立個體去相處和交流了。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她們確實如她所願,成長為了堅強、樂觀、獨立的個體。

在兩個女兒前,她無疑是一位合格的母親。她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她給予她們的陪伴和培養,她在合理範圍內讓她們做自己的胸懷和眼光,是太多母親做不到的。

當你罵她的不負責任時,卻不願意看到她將兩個女兒培養的多麼優秀。你明明知道,是否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並不能成為判斷一個母親是否負責的標準。除了一個完整的家,母親還可以做得更多。相反,當你的標準只剩下這個時,說明了你的無能為力。

結語

在綜藝節目《幻樂之城》中,擔任幻樂體驗官的王菲在其中靈動可愛,笑容燦爛。本是天命之年的她活成了一個小女孩的模樣。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王菲曾說:

歲月並沒有在我身上留下痕跡。都說年齡越大煩惱越多,我從不覺得。要說煩惱,以前的煩惱是因為太紅了,現在的煩惱是不會變老!

是啊,她的心境何曾老過呢?只要心不老,人就永遠不會老。

那些曾經指責過她的人也不得不感慨,她活出了大多數人羨慕的樣子。

王菲被罵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人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無望?

在她被罵的背後,是大部分普通人對生活的妥協,在歲月之中,留下了那麼多被生活折磨過的烙印。她代表著成年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勇氣,自由,對自我的成全,以及對生活的自主。

她的身上,寄託著你未曾得到的夢想。

承認這一點很殘忍,所以有人選擇了指責她。畢竟,比起指責自己,指責別人要容易的多。

公眾號:畫堂春慢,哲學出身,感性地流淚,理性地活著,願為迷途的你點起一盞清醒的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