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常常是NBA第一控卫,帕克常常是送第一控卫回家的那个人

  对很多人来说,2008年都是一个相当特别的年份,有人在这一年失去了生命,有人在这一年得到了升华。虽然现在想来已经过去许久,但很多记忆却异常清晰,以至于被这整整一轮生肖的时间跨度反吓一跳。

  那一年的NBA也发生了很多大事:科比·布莱恩特斩获年度MVP、勒布朗·詹姆斯连续第二年淘汰吉尔伯特·阿里纳斯、蒂姆·邓肯命中当年第一个三分球帮助马刺拖入加时、波士顿凯尔特人三巨头终于圆了冠军梦,以及——

  首次入选全明星的克里斯·保罗首次冲到年度MVP榜第二,生涯首次打进季后赛。

保罗常常是NBA第一控卫,帕克常常是送第一控卫回家的那个人

  就算放眼GDP联手的这十余年,2008年马刺对黄蜂的系列赛也足够惊险刺激:黄蜂以势如破竹之势连下两城,马刺前两场一共输了37分。在第二场比赛中,托尼·帕克14投只有5中,保罗则施施然砍下全场最高的30分,顺带还有12助攻。

  第三局马刺返回主场,保罗面对维克森林大学学长邓肯丝毫不留情面,25次出手砍下生涯新高的35分,这个纪录要到10年后才会被打破。

  不过幸运的是,前一场哑火的托尼·帕克终于爆发,24次出手砍下31分——和保罗一样,帕克这31分全部来自三分线内。

  虽然临时进入首发并砍下31分的马努·吉诺比利和终于找回三分手感的布鲁斯·鲍文同样是马刺抢回一分的功臣,但帕克和保罗的对飚,成了这场比赛和整轮系列赛的代表性画面。

  在邓肯一拿球就被包夹、不得不由外线队友主导进攻的情况下,还没被伤病削掉速度和爆发力的保罗,和一年前刚拿过FMVP与伊娃·朗格利亚的帕克,两人对刷挡拆突分和攻守转换,这幅极具现代感的画面再次证明:不是小球时代成就巨星后卫,巨星后卫本身就意味着小球时代。

保罗常常是NBA第一控卫,帕克常常是送第一控卫回家的那个人

  保罗的篮球智商在那轮系列赛中展露无疑,面对体型更大的鲍文就利用掩护玩跳投,面对更灵活的帕克就用脚步和运球秀操作,借助大卫·韦斯特和泰森·钱德勒的扎实掩护,保罗始终能找到马刺重重防线上的缝隙——当然,帕克也是这样做的。

  认真地说,这组对位从一开始就没有公平可言:篮球是5v5的运动,保罗和帕克很少直面对手,在更多时候,他们面对的都是来自内线和侧翼的补防。

  但在那一场的最后时刻,情况略有不同:保罗突破上篮拿下第35分,解说员刚刚恭喜他刷新生涯新高,帕克就带着一丝谜之微笑运球过前场,拒绝了队友的掩护,面对保罗撤步干拔,收下自己的第31分,给马刺的系列赛首胜敲下最后一块砖。

  在这场比赛期间,帕克特地走到保罗身边笑道:“我还以为你防守很强的。”

保罗常常是NBA第一控卫,帕克常常是送第一控卫回家的那个人

  马刺悬崖勒马,鏖战七场终于淘汰黄蜂,等待他们的是让格雷格·波波维奇为之跳脚的科比加索尔。而黄蜂队——这支由22岁的保罗率领的黄蜂队,已经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西雅图时报》写道:“以克里斯·保罗、大卫·韦斯特和泰森·钱德勒为核心的黄蜂注定会成就大业,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时任黄蜂主帅拜伦·斯科特也说:“你必须经历这样的挫折,然后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更上一层楼’的美好。要赢得总冠军就得先打过季后赛,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番话影响深远,就算第二年的黄蜂队首轮就被掘金淘汰出局,赛后的保罗依然相信球队和自己有着光明的未来:“我无比坚信这一点。”

  正如《西雅图时报》所说,这三个年轻的黄蜂主力有着光明的未来——时至今日,他们人均斩获一枚总冠军戒指,就算加上老将佩贾·斯托亚科维奇也是人均一枚。

  但保罗的道路却并不顺利。2009年,黄蜂没有征求保罗的意见就炒掉了拜伦·斯科特,然而保罗和佩贾的受伤却让黄蜂更加寸步难行。保罗随后加盟快船,并一度传出了“施压管理层换走主教练维尼·德尔·尼格罗”的流言,不过新任主帅道克·里弗斯也没有让保罗走得更远,2008年的季后赛次轮抢七仿佛就是保罗“出道即巅峰”的天花板,就算到2015年也是如此。

保罗常常是NBA第一控卫,帕克常常是送第一控卫回家的那个人

  2015年,帕克和保罗季后赛再相会。和2008年一样,帕克在相会的前一年又拿了个总冠军戒指。

  不过和2008年不同的是,29岁的保罗渐入大乘之境,就算失去了当年的速度和爆发力也能成为“联盟最好的控卫”,而32岁的“法国跑车”帕克却在屡次爆胎之后一去不返,整轮系列赛场均只有10.9分,命中率也跌到了36%。这轮系列赛的代表性画面不再是帕克和保罗的对飚,而是卡哇伊·莱纳德生断保罗,和保罗受伤归来、迎着邓肯抛投准绝杀。

  和马努vs科比类似,帕克与保罗的中间也隔了一档,况且两个人本就属于不同风格。如果说保罗类似于詹姆斯那样的指挥官——球权在手,统揽全局,顺便还能影响主教练的人选——那帕克就是凯瑞·欧文那样的1号位刺客。除了经典的中投、抛射、转身和篮下终结能力之外,巅峰期的帕克和欧文一样,都有一定的侧翼单打属性。在2008年的季后赛中,帕克曾数次在腰位接球单打保罗。

  虽然时过境迁,到2015年,轮到保罗在腰位接球单打帕克了。

  那轮史诗级的首轮大战让保罗提前体验到了总决赛的强度,然后他就迎来了史诗级的次轮大逆转——在对方核心坐替补席的情况下。

  至于保罗和这位核心联手组成联盟最强后场、打破西决魔咒与杜库勇士大战七场、最终却因为腿筋拉伤饮恨出局、一鼓作气再而衰之后加盟雷霆 、每次换队就要经历换老板和发洪水……那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故事了。

保罗常常是NBA第一控卫,帕克常常是送第一控卫回家的那个人

  2005年,当保罗登陆NBA时,马刺正带着杰森·基德环游圣安东尼奥。帕克对记者说:“我已经习惯当第二了。”

  你不得不感慨GDP这个组合的性格:他们没想过争当核心,各自的巅峰期和队内权重过渡得恰到好处。帕克对自己的定位也始终很清晰,从早期的突击手,到中期实际上的球队核心,再到后期逐渐让渡出球权和首发位置。和邓肯、马努乃至保罗不同,初入联盟的帕克并不是完全体,他更像是波波维奇和马刺体系打磨出的代表作。

  从这个角度来看,保罗更像是邓肯那样的“球队体系基石”,他的性格也是小个控卫一生要强的典型。但1号位基石和5号位基石之间的差距无法用技术和性格去弥补,“控卫核心带队无法夺冠”固然有失偏颇,不过保罗的运气也确实没有邓肯和帕克那么好。且不说伤病和2015年的大逆转,邓肯身边有帕克和吉诺比利,而在错失科比之后,身高1.83米的保罗就再也没找到一个真正靠谱的杀手伙伴。

  更不用说那笔4000万的影响。

保罗常常是NBA第一控卫,帕克常常是送第一控卫回家的那个人

  不过相对于童话般的GDP和比自己多打了114场季后赛的托尼·帕克,克里斯·保罗可能才是更符合现实设定的多面体。他的实力更全面,剧情却更曲折,更有戏剧性。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么多玩不烂的名梗。

  2019年6月,托尼·帕克在黄蜂打完最后一个赛季宣布退役,克里斯·保罗送上了老对手的祝福:“从导师到竞争对手,再到兄弟……左右晃动的变向撤步,我至今难以判断的转身和无数次的终结。对托尼·帕克充满了爱,祝贺你拥有了一个名人堂的职业生涯。”



(撰文 / 潘志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