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今天要記錄的是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重慶市長壽區渡舟街道兩名普通的西部計劃志願者。

“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遊書航,26歲,2018年西部計劃志願者。大年初二就積極響應上級指示,報名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鄧宇翔,23歲,2019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在校任校學生會主席,參加重慶市第五次團代會。現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於長壽區渡舟街道辦事處。

“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他們每天的工作簡單而繁瑣,負責街道職工的後勤保障工作,每天為大家測量體溫,派發物資,為轄區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市場秩序的維護。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成為西部計劃志願者時他們許下的諾言,是他們一直恪守的準則,更是每一個西部計劃志願者,在戰“疫”期間牢牢不忘的初心。

“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下面是他們記下的部分抗疫日記。

1月27日 陰 正月初三

7:40 起床、洗漱。 8:15 出門。

“正月正,大街小巷掛紅燈”,這首歡快的童謠伴我們度過無數個張燈結綵、鞭炮四起的熱鬧春節。然而,今年的正月初三,告別熙熙攘攘,告別走親串門,街上行人寥寥,在風中微微搖晃的只有三兩隻燈籠,而依然如舊的,恐怕只有灌入脖頸的漸冷寒風吧。

“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9點在會議室參加抗疫工作部署會,街道全體工作人員放棄假期,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敢於擔當,勇於奉獻。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我們,自然也不例外。因為沒有駐村居的工作任務,我們便被安排留守在黨政辦,為在各村居走訪調查的同事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工作會議一結束,所有人就立刻動了起來,還不等我們一一問詢需要哪些物資、需要多少物資,大家便依著早有的分組,或步行或乘車,匆匆奔赴抗疫一線。我們只得挨個打電話,一個村一個村地詢問,一項一項地記載,逐項逐項地統計。

爾後的工作便如同碎片一般,一件連著一件,一樁接著一樁,讓我們倆應接不暇——收發文件,報送給領導,傳給相應的部門;接打電話,瞭解群眾反映的問題,認真記錄一一轉達……就在這樣的反反覆覆中,結束了抗疫第一日的工作。

拖著疲憊的身子,一動也不想動的我們卻為自己在抗疫一線的堅守而驕傲!

“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1月31日 小雨 正月初七

吃過早飯,測過體溫,便到辦公室坐下,準備一日的工作。原以為今日如舊,我們會繼續留守辦公室,做好早先安排好的工作,不過剛坐下不久,就接到黨政辦徐主任通知,今日我們將和社區幹部、衛生院醫生一起走訪轄區內群眾,瞭解他們是否一直在長壽、是否有從武漢等地回來的經歷。

“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走訪的過程是枯燥、乏味的。我們在樓棟長的帶領下挨家挨戶敲門,為他們測量體溫,詢問其和家人近期生活軌跡,登記在冊,添一句打擾了、麻煩了,然後再敲開下一家的門……只是讓人想不到的是,走訪的過程除了枯燥與乏味,竟然還有牴觸與質疑:“我們一家人都在長壽沒走過,有啥子體溫好測的嘛。”“你們一天跑來跑去的,莫倒來給我們傳染起了喲!”這樣的話語劈頭蓋臉地向我們潑來,將剛剛上陣的我們那顆火熱的心瞬間冰冷,委屈之至。但是,我們立即調整心態,慢慢給群眾解釋排查的意義與作用,獲得他們的理解,笑容也漸漸在我們臉頰暈開。尤其是在平凡之中的點點動人瞬間,更讓我們心生安慰——我們和一位女士在溝通結束後,她的女兒站在母親的身後,向我們告別:“叔叔,你們辛苦了。”這樣短短一句話,寥寥幾個字,其中夾雜的情感,並不複雜,似乎,這就是一日暖陽,這當是今日我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吧。

由於有的群眾曾路經湖北,按例需要居家隔離14天,不能外出。因此,社區幹部留上了居家隔離群眾的聯繫方式,方便後面的時間,按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採購生活用品和其他物資。今日稍晚一點回了辦事處,就按照大家收集的信息,擬定了之後的採購計劃。

  2月4日 晴 正月十一

今日是連續上班的第9日,生活和工作似乎都平淡了不少。正在進行第二輪排查工作的大家,也早早適應了新的工作內容,和起初的高度緊張相比,是淡淡地鬆了口氣的。

白日裡的工作倒是和平常一樣,下班之後回家吃過晚飯,和家人一起看看電視,早早地便洗漱上床睡覺去了。快10點時,接到徐主任電話通知,需要我們兩位志願者立刻前往辦公室協助處理剛到達的疫情防控物資的登記,存放以及分配。掛掉電話後,依依不捨地鑽出溫暖的被窩,接受初春寒風的考驗。因為我們深切地知道: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去哪裡,無論白天,抑或深夜,無論嚴寒,抑或酷暑,我們責無旁貸。

待我們披著寒霜到達的時候,徐主任正在清點物資,我們也立即投入其中:清點,搬運,整理……

“疫”路有你 “疫”路同行 渡舟街道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2月9日 陰 正月十六

凌晨3點40分,翻身起床。小心翼翼地關閉了鬧鐘,洗漱換衣,爭取不發出一點聲響,靜悄悄地出了門。

天還是黑的,抬頭也不見月亮,只有並不明亮的街燈在寂靜的城市裡,寫明瞭一條通達的路。在這昏黃的燈光裡,瑟瑟的寒風中,一道拉長的車影,正載著我們奔赴今天的目的地——農貿市場。

約摸4點半,我們到達了農貿市場,和陸續趕來的城管隊員、協警人員、社區幹部匯合,互相配合著拉警戒線,搭警示牌……做完前置工作後,又一起在市場巡視。本以為我們已經來得夠早了,沒想到的是仍有些商販比我們來得更早,敦促他們戴上口罩,做好消毒工作,對於不戴口罩的商販耐心勸離。

不知不覺間,天邊泛起絲絲光亮。我們和執勤的工作人員輪班去食堂吃了早餐。吃過早餐回來之後,我們發現已有不少群眾經過測量體溫後,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進入市場了,而一旁的“小喇叭”也一直叮囑外出購物的群眾不要一直在市場裡面閒逛,買好了需要的東西就儘快回家,縮短在外的時間,注意好個人衛生等等。在“小喇叭”的陪伴下,在我們不停地測量體溫,溫馨提示,真情勸導裡,時間悄然流逝,等市場裡的商販和群眾差不多都離去歸家時,時針已快指向錶盤上的數字“6”了。勞碌一天的我們,才緩緩鬆了口氣,各自離去,等待著下一個“趕集日”同樣的工作。

他們的工作算不上繁重,甚至有些“單調”,但疫情期間他們一直堅守崗位,為其他同事服好務。遊書航說:“比自己更辛苦的人都沒有休息,自己更沒有理由休息,只要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那麼這場戰爭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疫”路有你,“疫”路有我,“疫”路同行,“疫”路同心,並肩作戰,眾志成城,相信我們一定能迎來更加明媚的春天!(陳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