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的是世界,還是人心~

世界上一切的罪惡,來自於人心,但一切的善良,同樣也來自於人心!

曾經看過雨果的【悲慘世界】,書中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民不聊生,生活窮困潦倒,他希望在這無情的社會能有人站出來,給人們帶來希望,帶來和平與安定的生活。

眾所周知,維克多 雨果於1802年出生於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的父親是拿破崙麾下的一位將軍。按正常來說,雨果也應當在父親的栽培下參加軍隊,征戰四方。但是,雨果就像是一個叛逆的孩子,他不喜歡軍隊,他喜歡文學創作,對文學創作有著極其強烈的興趣。從中學開始,他便開始寫詩,他寫的第一篇長篇小說【漢 伊斯蘭特】被諾蒂埃認可。雨果也因此與他結緣,開始轉向浪漫主義。

我們可能會認為,雨果出身于軍官家庭,雖未繼承家業,但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文學愛好,這樣的生活著實讓人羨慕,可生在軍官家庭,必然也會有許多的身不由己。他不喜歡仕途生活,卻於1845年被路易.菲力浦封為法蘭西貴族世卿,並當上貴族院議員。在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起政變,實行帝制,對人民進行鎮壓,雨果被迫在國外流亡長達19年。但在此期間,他並沒有停止自己的文學創作,用文學作品來與拿破崙的獨裁政權進行鬥爭。

雨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與1862年橫空出世。書中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們之間的貧富差距,生活矛盾,以及社會底層人們的窮苦生活。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只因偷取了一塊充飢的麵包,被捕入獄,開始了長達19年的苦役生活。或許當時的冉阿讓真的僅僅是因為飢餓而偷取了一塊麵包。他又何嘗不知道盜竊是違紀的呢?所以說,善惡只在那一念之間。他既然已經想到了惡,他便要為此付出代價,便要在牢獄中度過19年。 19年很長,足以讓一個年輕人變成一箇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獄中的生活並不如外面,它會使人看起來比他的年齡更加蒼老。 當冉阿讓19年後在獄中出來後,他想改變自己,想成為一個好人。但是沒有人願意相信他 。他揹負著囚犯的身份,所有人都歧視他。社會的不公,人性的排斥,都在一點點地將他想重新做人的希望給磨滅。但,世界上總會有那麼的一位救世主,一位以慈悲為懷的主教向冉阿讓伸出了救命之手,他給了正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一個溫暖的家,用自己的善心、愛心與耐心一步步的引導著冉阿讓走出泥沼,感化了那個已冰冷自私的心。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變了,變得善良、正直、樂於助人,變得讓人們喜歡他。擁護他。敬重他。最終成功當選為市長。囚犯到市長,身份的巨大轉變,這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命運不會永遠的那麼悲慘,人生必然會有大起大落,真正悲慘的並不是自己的命運,而是當時所處的世界,自己所產生的世界觀是悲慘的。但即使再悲慘的世界,總會有那麼一個救世主的存在。也正是因為有這種人的存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才會變得溫暖,安定,和平!

是啊,人心是最不可捉摸的東西,有人確實有那種不好惹的感覺,但他的心卻是熱的,就像紋紋身的人並不都是壞人。人心,是善,是惡,只在一念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