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阜陽這條巷道變了

摘要:   昨日,走在巷子剛硬化的水泥路上,居民張大明很高興:“環境變了,政府為這裡的居民辦了件大好事!”    張大明家住阜南縣鹿城鎮薛集社區回民巷。提起巷子以前的環境,他直搖頭。這裡位於老城區繁華地段,周 ...

贊!阜陽這條巷道變了

  昨日,走在巷子剛硬化的水泥路上,居民張大明很高興:“環境變了,政府為這裡的居民辦了件大好事!”

  

  張大明家住阜南縣鹿城鎮薛集社區回民巷。提起巷子以前的環境,他直搖頭。這裡位於老城區繁華地段,周邊多為自建房屋,巷內公廁為1970年修建的旱廁,年久失修、缺乏管理,下水道不通、糞便汙水氣味難聞,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出行帶來困擾。

  

  “公廁解決了大家的如廁需求。”在這個巷子居住了大半輩子的楊永良老人說,後來,周邊群眾建房把地基抬高,公廁地勢就顯得低窪了,加上下水道堵塞,夏天一遇暴雨天氣,糞便一直流到居民家門口,大家掩鼻而過。另外,附近小吃點多,一些吃夜宵的人在巷子裡隨地大小便,給管理帶來難度,讓公廁環境雪上加霜。

  

  薛集社區相關負責人說,這個公廁屬於社區管理。幾年前,就旱廁堵塞等問題,群眾多次反映,但社區財力困難。社區曾打算封閉旱廁,杜絕巷子裡的隨地大小便現象,考慮到周邊居民如廁難,沒有實施。今年上半年,光打掃巷子的廁所衛生、清運糞便、沖洗路面等,社區就花費3000多元,但這些措施治標不治本。

  

  今年開展“三聯四建”活動的過程中,阜南縣委縣政府、城管執法局及鹿城鎮相關負責人瞭解到當地群眾訴求,決定由城管執法局負責,徹底對巷子道路和這所公廁實施改造。

  

  分管環衛的阜南縣城管執法局副局長周鳳彬說,通過多方徵求群眾意見,城管執法局決定,硬化巷道內路面,將旱廁改造為水衝式的三級沉澱式公廁,並接入汙水管網,安裝感應式路燈,同時在巷道內設置3個汙水檢測口、2個雨水井。

  

  上個月中旬,薛集社區公廁改造工程正式開工。由於巷道狹窄,大型機械無法進入,清理糞便、雜物以及埋設下水管道、硬化路面全靠人工,工程進展緩慢。前幾天硬化道路,為了不耽誤巷道內居民出行,工人冒著嚴寒連夜加班加點施工,終於按時將工程完成。

  

  按照計劃,下一步將對公廁內部進行改造,安裝排氣扇、粉刷牆體、接通水電等,預計很快即可投入使用。周鳳彬說,這處公廁也將納入縣環衛處日常管理範圍,從而更好地改善周邊群眾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