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沟通课--让沟通成为你的优势

沟通的核心是与人的心灵交流,所以之前始终在强调,要真诚。


但真诚不仅仅是用说来表达,还包括你的回应方式、态度、表情、语气等等。


今天给大家介绍对话高手的7个技巧、学会提问的8个要点。


好,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


先说说对话高手的7大技巧。


一分钟沟通课--让沟通成为你的优势


跟很多人一样,朋友昊天不太爱说话,但是奇怪的是,人缘特别好,很多朋友遇到问题都喜欢跟他倾诉。


我也试着找到昊天的神奇之处,后来发现,昊天有一个特点——让人感觉舒服。


而这种优势,是通过不同方式体现的,现在为大家提炼并总结概括为7大技巧。

1、根据对话内容和对话人,调整语速和语调

大家有没有一种体验,就是你因为某件事情很生气,然后去投诉,结果对方服务人员的语音语调,让你很崩溃。


就是无论你是愤怒、伤心、高兴,对方就像机器一样,语调平和,语速固定,好像你与机器人在对话一样。


这往往让人更加生气,感觉对方在敷衍我们。


我们在与人沟通时,一定要适时改变和调整语速和语调。


这样才能表达出情感,让对方感觉你是带着感情在跟TA对话。

2、要学会点头

大家都知道,在对话中要表示听到、听懂了对方的意思,也会点头示意,但很多人点头的方式不正确。


这里强调两点,第一,在听的过程中,对于你听到的内容,要学会点头,因为你光听不反馈,对方不知道你是否在认真地倾听;而你如果通过语言来表达,有可能打断对方,所以一个点头,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第二,点头不是随意的,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头脑中要想着对方表达的观点,做出点头。

很多人往往想通过凝眉等表情,装出“我在听”,其实,这种伪装很容易被洞察到。所以建议大家,头脑中真正思考对方要表达的观点和中心思想,一方面表达我在听,一方面又为之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准备。


我的朋友昊天,让人感觉到舒服的关键,主要在这里。他愿意倾听,并且认真点头作出回应。


3、学会留白


对话中,在你回应前,要学会留白。


很多人在对方说出观点后,马上说“对对对”,“是是是”,让对方感觉这是附和,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回应。


留白的同时,也给对方留一点时间,看对方是否会继续补充,当确认对方停下来,你再做出回应,才是明智之举。


4、学会复述对方的话

光点头的对话,绝对是附和和敷衍。

真正有效的沟通,要学会确认,而确认的有效方式,是学会复述对方的话。

复述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复述,对方说的话一字不差,直接用疑问语句。

第二种,转译,但是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看是否没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


一分钟沟通课--让沟通成为你的优势


5、学会共情

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些事情我们客观上看,往往没必要大惊小怪,而对方却十分激动。

这时,我们需要站在对方角度,不要用自己的认知、想法去回应。

只有学会共情,你才能理解对方,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之前,关于阿里巴巴无人商店,采访大妈的视频火了。


记者:“您好大妈,关于无人超市,您有什么看法”?

大妈:“啥?超市里都没人了,那不就是倒闭了吗”?

记者:“大妈,无人超市不是没人来的意思!而是说超市里面并没有售货员,收银员等工作人员的意思!”


大妈:“嗨,那应该叫无员工超市!就你这水平当什么记者”?

记者:“是是是,您说的对,应该叫无员工超市。您对这种新时代超市有什么看法吗?”


大妈:“超市不雇佣员工了,成本岂不是低了?拿东西不就是便宜了吗”?

记者:“这个...暂时我们还不知道。”


大妈:“瞧瞧您们记者是怎么干的?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你们不关注,成天就关心马云又弄啥新东西了,我们百姓最关心的当然是有没有假货?加个会不会优惠了!有没有员工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记者:“您不觉得这次改变会颠覆我们传统的购物方式吗?”

大妈:“能改变什么,刷支付宝就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了吗?”


记者:“大妈啊!看来您还是不太了解年轻人的潮流啊!”

大妈:“没有员工就叫年轻人的潮流啦?要是以后企业都没有员工,那大家去哪里工作啊?”


记者:“大妈,您是不是对马云有意见啊!”

大妈:“我不是对马云有意见,我就是对你这种不务正业的记者有意见!问点问题从来都不抓重点!”

记者:……

这个记者从头到尾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问自己关心的问题,而大妈关心的产品价格等问题,都没有想过。

这也是最后沟通失败的根本原因。

要通过对方关注的焦点切入,进而实现有效沟通。


一分钟沟通课--让沟通成为你的优势


6、不要用“可是”、“但是”等转折作为开场白

很多人会在开始前,做一个铺垫,然后转折,而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没有必要。

结果上来第一句,就是“可是我认为不对”……

这种上来就否定的做法,看似提高了对话效率,却降低了对方的接受度。

好像飞机没有经过滑行,直接从地面拔到了1000多米的高度,容易让人有不适感。

7、学会复盘

在每次沟通之后,要学会复盘,对于重要的对话,如果可能,要录音后再过几遍。

一方面通过复盘,能听到对方的话外音,另一方面通过复盘,找到自己的不足,方便日后提高。


这是听的一部分技巧,下面跟大家聊聊提问的8个注意事项。

1、提问要结合谈话主题

我们生活中,总有些人的问题,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正在讨论中午吃什么,突然有人问去年你的为什么没休假?

偏离主题的提问,会让人感觉你刚才根本没认真听对方讲话,给沟通带来很大麻烦。

2、问问题一定要深思熟虑

有人在和人对话中,经常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即使是在主题之内,也会让人感觉问的随意。

比如,采访一位名人,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时间有限,问的问题不能太多,随意的问题就是浪费机会;另一方面,随意的问题,会让对方有被轻视的感觉。

3、提问要具体

提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也要具体,方便对方回答时聚焦。

尽量提供备选,不是说开放性的问题不能问,而是一旦问的太广泛,对方回答起来也天马行空,也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


一分钟沟通课--让沟通成为你的优势


4、即使听懂了也可以提问

对于对话中的关键点,即使我们听懂了,也可以进一步提问,以便确认。

有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听懂了,结果提问时忽略了,结果是我们错过了最佳的确认时间。

例如领导布置工作,我们要在最后,再提一些关于这些工作的问题。《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执行力固然重要,但是一旦你没听懂,最后“累死也无功”。

5、学会随机应变,把握当下的信息

我们之前准备信息虽然充分,但是如果对话中,对方的信息出现变化,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把握好当下的信息。

把握好变化的内容,才能真正把握住机会。

6、学会从一般到个别

相亲时,想知道对方的收入,但又不好直接开口问,可以尝试问一下普遍情况。

例如对方是教师,可以问一下:教师待遇好,收入肯定高吧?

对方一般会说出一般的同时,也会说出自己的情况。

即使对方不说自己情况,掌握一般,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7、学会间接提问

刚才从“一般到个别”实际上也算间接提问,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间接提问,要学会根据不同特点,迂回提问。


同样是相亲,想知道对方情感经历,就要迂回提问:我是情感小白,不知道你能否接受?

8、尽量不要提出让对方一两个字回答的问题

例如,“外面冷吗”、“吃饭了没”,如果对方不善于说话,容易冷场。


要学会试着暖场,并让对方尽可能多说一些。


一分钟沟通课--让沟通成为你的优势


这里提示一下,沟通中,要善于运用幽默,之后的课程中会进一步详细说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