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道岔大修:“擦亮”火車地面“方向盤”

4月17日凌晨1點,通州西站燈火通明,探照燈照亮漆黑的夜空,幾百名施工人員正在站內進行更換道岔施工,一場鐵路設備大型“外科手術”在緊張進行中。

深夜道岔大修:“擦亮”火車地面“方向盤”

這支由北京工電大修段組成的專業換道岔團隊,根據北京局集團公司2020年道岔大修總體安排,全年計劃在局管內北京、天津、秦皇島等區域更換17個站的187組木枕道岔,當晚通州西站的施工是今年的“首秀”。

施工技術負責人李坤介紹說,眾所周知,火車上是沒有方向盤的,想要改變運行軌道必須通過“道岔”完成,今晚的施工就是道岔以新換舊,“擦亮”火車地面上的“方向盤”。

當晚更換的是通州西站內39# 道岔,由木枕道岔更換為SC390號鋼筋混凝土道岔,道岔裝置長度30米,重量達到40噸。為在180分鐘的“天窗點”內,將這個“龐然大物”嚴絲合縫的“拼接”在鐵路線路上,北京工電大修段的施工人員提前幾天,在線路外做好道岔設備預鋪拼裝工作,施工當日12個液壓頂鎬找好支撐點,將道岔平穩頂升,通過“橫移”和“縱移”調整後再平穩落入已經平整好的道床內。

深夜道岔大修:“擦亮”火車地面“方向盤”

施工現場人聲鼎沸,此起彼伏的號子聲劃破夜晚的寧靜,“一、二,走!”軌排緩緩移動,按計劃被推送到指定位置,道岔落地後,作業人員首先調整橫向位置,然後使用拉伸器進行縱向調整,“承前啟後”連接鐵路線路。一組作業人員同時拆除、倒運液壓道岔鋪設機組等料具,推運到指定地點。

雖然看起來都是體力活,可是道岔設備的精調要的是股“精細勁兒”,上下、左右的水平誤差都以毫米計算,微小的誤差都能引起連帶影響。為了不給以後設備養護工作“埋雷”,工人們或蹲或趴,利用手中的水平尺、測距儀等設備精確調整各項設備參數,汗水和泥土在他們額頭上留下了一道道“溝壑”。

由於施工場地狹窄,挖出的大量廢石砟等需要立即運出現場,達到“工完料淨場地清”的效果。本次施工總指揮李生輝介紹說,前期經過多方協調,今晚利用挖掘機將廢料剷出,直接裝進運土車,連夜拉到指定地點,不給施工現場留下任何安全生產隱患。

深夜道岔大修:“擦亮”火車地面“方向盤”

為積極響應關於復工復產工作要求,這家鐵路施工單位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3月初,施工人員分別從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回到燕山基地,嚴格落實返京人員隔離14天集中觀察的要求,每日2次準時測量體溫,安排專人詳細掌握每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為了做好“首秀”,可謂“施工三小時,準備一個月”。

東方天色漸白,現場斷斷續續傳來小機搗鼓線路的“嗡嗡”聲,經過整整一夜的辛苦勞作,施工陸續進入尾聲。

通州西站道岔大修施工是北京局砼枕道岔逐步替代木枕道岔任務計劃的一部分。當天更換作業完成後,通州西站將徹底告別木枕道岔,全部採用砼枕道岔,並依靠其自重大、線路基礎牢的特性,為旅客帶來更加平穩舒適的乘車體驗。

完成工作後的施工團隊沒有休息,第二天,他們轉戰百子灣站、小紅門站等地,持續做好復工復產工作,進一步提升鐵路運輸安全水平。


記者:馬丹丹

通訊員:高志華、李俊毅

企業供圖

執行主編:周宇傑

主編:陳麗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