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有些地方隔幾年去看就變了個樣,那些珍藏著舊時光的老街小巷,趁它們還未消失,Bigger希望能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保存下來。

這盤Bigger在成都最繁華的片區,找到了一處老巷子,煙火氣十足,歷史文人大家還曾在此居住過。

它跟成都其他老巷子無異,名字普通,打這經過如果不是特別好這口,可能就匆匆掠過。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01.方正街:並不方正

提起成都的地標,春熙路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無論是在情懷,還是歷史價值,它都是不容忽視的一個。

春熙路周邊的老街巷眾多,耿家巷算是比較打眼的一個,不過去年拆遷也提上了日程。

好在,在春熙路1.6公里外的方正街,竟找了一絲耿家巷的影子。低矮的棚屋,破爛的門簾,算不上整潔的街道,但處處都透著平易近人的生活氣息。

方正街不長,不過幾百米,雖然取名方正,會讓人以為這條街及兩邊的房子修得很方正,這是一個令人莞爾的誤會。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關於方正街的名字,有著非常深遠的淵源,它與大名鼎鼎的忠義名士方孝孺有直接關係。

方孝孺,字希直,是明朝初期一個名聲很大的儒學名士。據《明史·方孝孺傳》記載,說他“幼警敏,雙眸炯炯,讀書日盈寸,鄉人目為‘小韓子’”。雖有些誇張,但由此可見幼年的方孝孺天生就是讀書的料。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長大以後,方孝孺拜得宋濂為師,宋濂弟子何其多,太子朱標、皇子朱椿等都是他的學生,唯獨方孝孺在學問上極受宋濂器重,評價他:“百鳥之中見此孤鳳”。

他的才學義氣早就得到了王室公卿的青睞,後來,方孝孺晉見朱元璋,獲得了漢中府府學教授的職位,去了陝西漢中。

正這一機緣,在成都的蜀王朱椿向方孝孺發出邀請,要他順便到蜀王府教王子功課,每年來成都一兩月或兩三月,相當於寒暑假授課一樣。

之後朱椿就把方孝孺的住地安置在今天的方正街,並將其寓所書齋題字“正學”。因此,一些仰慕他的人都尊稱方孝孺為正學先生。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此時的方孝孺還不得重用,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這段時期才是他的高光時刻,朱允炆每逢軍國大事,總會找方孝孺商量。

後來燕王朱棣造反,文武百宮見風轉舵,俯首稱臣。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捕下獄,寧死不屈,被朱棣下令,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連同宗親九族,合計“十族”,全部處死!

後來,成都官民在蜀王府的授意之下,將昔日方孝孺在成都時所居住的街道,改名為方正街,以紀念這位被稱為正學先生的方孝孺。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02.如今的方正街,難掩人間煙火氣

清明節去了一趟方正街,來回逛了一圈,如果沒有方孝孺的歷史背書,這條街道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因為年前突如其來的一場變故,即使已然4月,成都防控也已從三級降為二級,但街上行人並不多,顯得格外冷清。

開門營業的商家,特別是餐飲店,基本上沒有顧客。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煙火氣頓然減半,但是細枝末節處也有生活的溫度。

十字路口的幾間商鋪,賣的有米酒糧面、雞鴨魚肉、新鮮蔬菜……店內都張貼的有“未戴口罩,不得入內”的標語。

只看這一隅,會覺得生活與往日並無兩樣,日子照舊,市井煙火仍然暖人心。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因為這段特殊的假期,我才得空靜下心來回歸生活的本質。

平日上班,常常公司和家兩點一線,有時候忙著加班,常常敷衍應付三餐,美其名曰叫“為夢想拼搏”、“年輕就要多奮鬥”……但卻忘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假期待在家裡,也常常無所事事,覺得虛度光陰,年歲漸長,卻一事無成,焦慮感油然而生。總要找些事幹,才覺得沒有浪費時間,於是開始給家人搗鼓一日三餐,雖算不上美味,但也算可口。

這段時間跟賣菜的阿姨相處極好,有時候買土豆也會附贈幾根蔥蔥,雖是平常小事,但多了點人情味。

不由感嘆,菜市場就是一個人間溫暖收容所。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方正街不長,唯一比較特別的是沿街圍牆有塗鴉,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是有個小區裡面有棵百年黃葛樹,很打眼。

我只拍了一個分枝,它的主樹幹很粗壯,但是因為小區環境不好,周邊很雜亂所以沒有拍,感興趣的朋友路過可以去看下。(就在張嬢烤肉附近的那個小區)

成都方正街:並不方正

喜歡懷舊風的可以去方正街逛逛,與它相連的還有一個網紅老街——北書院街,也很有味道哦,適合寫生採風,老成都味濃厚~

你還知道哪些有情懷有故事的成都老街巷,可以留言分享一波~


——歡迎分享——

圖:Big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